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郭定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学与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比较政治、现代东亚政治、现代中国。196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市。1986年9月,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后直升研究生。1989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7月,获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获东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 标签: 政治学理论 中国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 教学科研工作 博士学位
  • 简介:虞崇胜,男,湖北黄石人,1952年10月生。政治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二级教授。1999年至2000年赴日本创价大学作访问学者。曾任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理论系副主任、政治与行政管理系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标签: 政治学 武汉大学 中国 政府特殊津贴 公共管理学院 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刘俊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四川省乐至县人。1982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1986年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当年分配到西南政法大学工作,于1992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人武汉大学,师从刘德厚教授读博,2005年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 标签: 中国政治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 简介:李良栋,男、辽宁省锦州市人,1950年10月生。1989年在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直接联系的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科评定组成员。中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和中国青年政治院等学校客座教授。

  • 标签: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福建省人民政府 研究生导师 社会科学基金
  • 简介:丁煌,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现任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暨博士后合作导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

  • 标签: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政治学 行政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研究 政府咨询委员会 博士生导师
  • 简介:广义政治理论是探索建构当代中国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区分国家与政治是广义政治理论的逻辑起点,人与政治的关系构成其基本的理论框架,广义政治理论的重要命题包括人的政治主体性、政治的本质就是政治主体的全局性利益关系、走向社会政治

  • 标签: 广义政治 逻辑起点 分析框架 命题
  • 简介:幸福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幸福不仅仅只有用收入和GDP的增长来衡量,更不是越有钱就一定越幸福。幸福应该放到社会政治体系中去考量,放到引起公民幸福感日益变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谐、自由、民主、良好的环境都应该成为衡量幸福的指标。幸福政治正是适应了当前的这种趋势而日益为各国政家所关注。幸福政治是以幸福政治为研究对象和对幸福政治进行学理上的阐释,从而成为当前一种新的政治研究视角。

  • 标签: 幸福 幸福政治 幸福政治学
  • 简介:<正>由中国社科院《政治研究》编辑部、山东省政治研究会、山东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与走向21世纪的中国”学术研讨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当前我国政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走向21世纪的中国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建设性的研讨。一、关于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学说。这个学说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民主政治目标;(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作用;(3)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标准;(4)关于保持政治稳定的重大意义;(5)关于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辩证统一;(6)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7)关于通过制度建设反对官僚主义;(8)关于“一国两制”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思想。一些学者指出: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1)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注重社会主义民主的本土化建设;(2)把制度问题提到根本性、全局性高度,致力于开辟由“人治”社会走向“法制”,社会的道路;(3)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中国政治学 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学发展 向21世纪
  • 简介:历史思想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其巨著《西方的没落》中表达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政治是一种可能性”。这一基本思想传达出了丰富的政治内涵:政治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未完成、待完成和需要不断去完成的过程。在这个不断生成塑造的过程中,政治也可能把自己成就为文明,也可能把自己堕落为野蛮;也可能不断进步与前进,也可能一直停滞或倒退。这些不同的可能性均来源于人对它的定位与经营。定位和经营政治,当然属于实践活动,但却更需要理论上的引导和规训,由是产生政治

  • 标签: 《政治学新论》 《西方的没落》 回归 斯宾格勒 政治内涵 实践活动
  • 简介:本文力在厘清政治的基本研究路径,进而明晰政治的话语地位。笔者从政治权力和国家入手,首先阐明了政治的目的何在。其次,简介了政治的内部分歧,并分别论述了政治何以可能和政治何以不能两个问题。最后,指出实现政治理想建构的最有效途径是为政治家所采用。但因三对悖论的存在,我们又不能对敢治学做过高期求。

  • 标签: 政治学 政治权力 国家 政治家
  • 简介:美国学者罗迪·安德逊·克利斯托和格林合著的《政治导论》一书在其第一章“政治的性质和范围”内,对有关政治所应研究的题材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现摘要介绍如下;(一)政治哲学每一种政治行为都包含着某种潜在的政治涵义,从柏拉图到20世纪初期的政治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优良公民和正义国家所必需的基本价值观念上,这是很恰当的。

  • 标签: 政治学研究 题材 基本价值观念 美国学者 政治哲学 政治涵义
  • 简介:网络问政对政府决策、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我国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仍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认识存在误区、公民参与网络问政的自由缺乏有效规范、公民参与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环境缺失等问题。因此,强化政府引导、推进网络问政健康发展,提升领导干部对网络的认识与应对能力,培育公民有序理性参与网络问政的意识。

  • 标签: 网络问政 政治参与 政治社会化
  • 简介:<正>政治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那么,政治研究的是哪一种社会现象呢?这就要搞清楚政治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要确定它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的范围。这个范围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时间范围;二是空间范围。时间和空间这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目前,政治界对政治研究对象的看法还不尽一致,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张,政治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或政治关系。认为政治

  • 标签: 政治学研究对象 政治现象 政治关系 社会现象 阶级社会 经济的
  • 简介:政党政治现象包括非常丰富的因素,准确地解释复杂的政治现象,需要能够揭示这些因素的各种方法。我国传统的政治和政党制度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的定量研究非常少见。西方政治注重经验的、实证的定量分析,较少的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对我国的政治研究和政党制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政党政治 政治分析 实证研究 定量分析
  • 简介:政治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政治。在"法治中国"的时代,中国自然应该有以法学为方法论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政治,可以称之为"政治法学"。在西方,政治与法律历来是一体化的思想体系,因此很多重要的政治思想都可以在法学的思维方式下加以发扬光大。中国的主题无外乎是国家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而从司法主义国家观看国家建设,无疑会有新的发现;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依宪执政",而比较历史研究发现,政治组织主导下的法治建设经验大量存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国家建设也是历史之必然。交叉学科的建设,不但具有重大的学科意义,更重要的是发现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论和话语。

  • 标签: 法治中国 新政治科学 政治法学 政治学 依宪执政
  • 简介:清官意识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中的重要社会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反映了权力的归属和运行以及权利的认同和实现都存在问题.权利的实现必须以权力的制度化运行为保障;权力的有效运作应该受到权利和制度的约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努力做到权利与权力的和谐统一.公民权利的实现应该主动地诉诸可靠的保障制度,而不是被动地期盼某些清官的救助;同样权力也应该依照制度性的法规运行,而不是借助清官个人的德行实施.

  • 标签: 清官意识 权力 权利 权利救济
  • 简介:政治高度上认识精准扶贫问题,不仅是当前优化精准扶贫战略的实践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对精准扶贫进行政治分析,探究精准扶贫过程中蕴含的政治逻辑,明确精准扶贫对于利益整合、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的政治价值,并从政治的视角,构建制度化与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资源高效供给与配置体制,完善贫困村农民参与贫困对象识别与扶贫项目运作监督机制,理顺各层级扶贫部门权力关系并合理设计扶贫干部考核制度,制定既注重贫困户个体脱贫又重视贫困村整体治理扶贫政策,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 标签: 精准扶贫 利益整合 政治合法性 政治发展 全面小康
  • 简介:中国期刊网2011年公布的我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公共管理学报》在290种政治类期刊中,在复合JIF、期刊综合JIF、人文社科JIF三项排名中均位列第一,其中复合JIF达到2.252。这一数据显示,《公共管理学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我国社科管理类期刊中高水准的学术平台,其现实中国场景、真实实证问题、规范学术研究的办刊指导思想,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办刊原则已经得到我国公共管理学界同仁的认可与支持。在此,《公共管理学报》向热心的作者和广大的读者表达诚挚的感谢!

  • 标签: 期刊影响因子 公共管理学 政治学 学报 中国期刊网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