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道教的自然美思想,植根于道家“原天地之美”的理论。当道教将“山林”之幽静美与宗教修炼挂钩、将鸟兽虫鱼和草木金石与得道成仙相联系的时候,古代传统美学趣味就与宗教的神秘意蕴相结合了。本文从三个层次分析道教以隐遁“山林”为中心的回归自然的情趣,从中寻找代表“民族精神之美”的自然美论。

  • 标签: 道教 自然美 趣味
  • 简介:巍山是彝族南诏国的发祥地,在南诏统治时期以及以后的一千多年里的历史长河中深受道教影响,在巍山,无论在彝族宗教体系上,还是在道教宫观里都能体味到两种文化的交融.道教丰富了彝族宗教信仰的内容,道教在传播中又吸收了彝族的传统文化,为道教能在巍山彝区长久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论文根据本人到巍山彝区的调查探讨了巍山彝区道教的传播以及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的交融.

  • 标签: 道教 巍山彝区 传播与发展
  • 简介:贵州"瑶传道教"经籍文献是当地瑶族人千百年来生存智慧的生动呈现,也是中国道教传统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这笔重要的民族文献遗产正面临濒危的困境,需要我们运用文献学、人类学、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开展抢救、整理和研究,阐述其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挖掘和揭示其多重价值,借以推动贵州瑶学的理论建设和方法创新,并以研究成果来反哺或推动贵州民族文献遗产抢救性搜集和传承保护的工作实践。

  • 标签: 贵州 “瑶传道教” 濒危经籍 抢救整理研究
  • 简介:本文论述了道教禁戒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首要性,认为道教养生的头等大事是严守禁戒,否则生不得养,道不可成.道教禁戒中包括很多宝贵的养生智慧,以现代行为医学的观点,可以对其主要内容作出科学的分析和结论.

  • 标签: 道教养生 禁戒 行为医学
  • 简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丰富多彩,促进了各民族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特别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越来越深,民间少数民族文化呈现汉化倾向.有些土家族地区渐渐丧失了本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巫术形式也在汉化过程中显现出新的特点.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巫术吸收并逐渐运用汉族道教仪式.土家巫术的道教化极为明显,在各种巫术仪式活动中取而代之以道教的传统.土家族民间信仰体系逐渐发生变化,与汉族信仰体系兼收并蓄.道教思想逐渐深入土家族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

  • 标签: 土家族 巫术 道教化 民间信仰
  • 简介: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首推以“透过现象说本质”的央视论坛.该栏目的开办为我国的电视加强新闻评论带了一个好头,对完善体制、扩大影响、提高我国电视在国际上的水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栏目在栏目的定位,嘉宾的选择,话题、时间和地域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本文以栏目宗旨和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对该栏目2005年至2006年的一些节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意见和看法,以促进人们对中国电视评论的关注.

  • 标签: 央视论坛 栏目宗旨 栏目定位
  • 简介:云南玉溪大营街汉族社区出现的“开大经”仪式活动,充分表达了仪式主体(家主)基于仪式“超度”并“还愿”亡灵,进而通过多种形式的报答性“承诺”,在“转让”器物归属权的过程中,“净化”自家方土,以祈望获得多重意义的平安和终极意义的财富“回报”。在人神多重意义“沟通”的结构过程中,仪式将这些具有多重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参与者整合成具有不同“回报”诉求的复合意义共同体。

  • 标签: 开大经 还愿 求净 回报
  • 简介:为探究我国道教研究近年来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本文以1991—2015年期间立项的190项与道教研究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458篇成果论文为研究对象,从项目信息、成果信息、研究热点、相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全面地展现我国道教25年的研究与发展的状况。研究表明儒释道三教关系、道教史、典籍研究与整理等为道教研究的热点;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为我国道教研究的重镇;《宗教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是刊载道教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论道教的洞穴信仰》、《论道教与科学》等论文被引用频次最高。

  • 标签: 道教 国家社科基金 信息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