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都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他的诗来奠定的,但他留下的数量不多的词同样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评价都剌及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结合都剌的生平和思想,对其词做些肤浅探讨。(一)鲁迅先生曾认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无疑也是我们今天评价古人应予注意的。可惜的是

  • 标签: 萨都剌 散论 首词 词风 雁门集 乌衣巷
  • 简介:都剌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回族诗人。他工诗画,善楷书,为元代文坛艺苑名家多口赞誉。明、清以后,至近、现代,他的作品,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关于都剌的祖籍、族别、生平、仕履、作品以至姓氏由来,曾引起过种种争论。本文重点虽不在考据、考辨,但在综述、整理都剌传略的过程中,对歧疑较大、争议较多的问题,仍准备粗略涉及,或附以简注,使读者大体了解对氏研究的一般概况。

  • 标签: 萨都剌 答失蛮氏 雁门集 宫词 元诗选 诗词创作
  • 简介:山萨满》曾广泛流传于我国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中,其传承的内容涉及民间文学、宗教、民俗等方面,是研究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信仰等问题的重要资源。《山萨满》研究已成为国际“山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国内关于《山萨满》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这一问题研究的成果。

  • 标签: 尼山萨满 “尼山学” 萨满教
  • 简介:《格(斯)尔传》不同分章本试探古正熙英雄史诗《格萨尔传》在世界史诗中,不仅诗行最长,而且版本最多,流传国内外地域也广。现将其版本进行再统计、分类;对各版本的思想性、艺术特色的异同两方面,进行探讨。一、版本的再统计和分类《格萨尔》有“分部本”和“分章...

  • 标签: 《格萨尔》 格斯尔 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格萨尔王传》 木刻本
  • 简介:满族传说《山萨满》,广为流传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满、赫哲、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等民族中,历史悠久。传说篇幅虽不长,但内容却很丰富。仅就宗教文化而言,它不仅反映了同一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而且还反映了不同种类的宗教文化。纵观中国历史上所信仰的主要宗教,有释、道、儒三种。本文仅就《山萨满》中所反

  • 标签: 《尼山萨满》 宗教文化 少数民族 佛教文化 满族
  • 简介:杜尔伯特旗扎克承袭中因有弟袭兄爵、叔袭侄爵情况,十八任扎克世系辈分为十世;另有第三任扎克沙津的辈分,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第一卷编辑出版中笔误、末代扎克年未及岁而执政空位等问题。本文就这几个问题作以分析论述。

  • 标签: 杜尔伯特旗扎萨克 承袭 相关问题
  • 简介:雅克战争,是清政府为了抵御沙皇俄国的侵略进行的一次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体现了清朝政府团结边疆各民族、积极抵御外敌入侵、寸土不让与外敌的边疆防务思想与治国理念。只有边疆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也才能为国家抵御外敌入侵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后备力量。清代统治者在东北边疆采取了政治、军事、民族政策上积极得当的防务战略与措施,逐渐加强了对中俄边界地区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保持了东北边疆地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稳定。

  • 标签: 雅克萨战争 清代 边疆防务
  • 简介:近百年来,对于《萨迦格言》(下称《格言》)及其作者,无论国内国外,论者甚多。但迄今为止,还不曾见有人对《格言》及其作者的思想,作过美学方面的探讨。《格言》既是一部文学名著,同时,“也是一部有多方面参考价值的珍贵著作”。因此,开展对《格言》及作者的美学探讨,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作者思想,把握作品内容,而且对于发掘藏族历史上的美学思想,丰富我国少数民族的美学宝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此一提的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出现”,至今“不过两百多年的历史”。

  • 标签: 萨迦格言 萨班 格言诗 美学思想 人格美 作者思想
  • 简介:清初的布素驻防八旗是因抵抗沙俄入侵而设置的,布素任首位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将军衙门设置后,由于清政府在东北地区防御重心的转移,曾三迁将军衙门,最后移驻齐齐哈尔城。来自宁古塔、吉林的驻防八旗、水师营官兵及其眷属也分别驻扎在瑷珲、墨尔根和齐齐哈尔城,形成了沿黑龙江、嫩江沿岸分布的满族聚居村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形成了黑龙江地区的现代满语。

  • 标签: 清初 驻防八旗 现代满语 影响
  • 简介:古突厥文是历史上突厥语诸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早在17—18世纪,人们已发现用这种文字刻写的碑铭,但长期无人能够释读。1893年12月,丹麦语言学家汤姆森成功解读了这种被称为“谜”一样的文字,从而把突厥语诸民族书写文化的历史提前约500年。

  • 标签: 汤姆森 解读 古突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