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灾难叙述是灾难人类学行为反应研究取向视角之一。文章以1933年川西地震灾难叙述为个案,尝试了解特定时代中各色人群对这场灾难叙事方式。透过邓锡侯灾情通电、叠积水疏导纪念碑文、《叠地质调查特刊》、《四川叠地震调查记》等四份灾难叙述文本阐释,不仅可获悉书写者对灾难本身情绪、企图与立场,更能深刻理解文本背后社会权力关系与历史语境。

  • 标签: 岷江上游 叠溪地震 灾难叙述
  • 简介:前言西道堂,是清光绪年间出现于我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教派别之一,由甘肃临潭旧城回族秀才马启西先生首创。在不到百年时间里,西道堂无论在其宗教信仰,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领域里,都表现出它与众不同和非凡生命力,从民国年间起即引起了研究工作者注意。

  • 标签: 西道堂 西大寺 民国年间 临潭 明仁 门宦
  • 简介:傩信仰研究需要走进田野,参与观察并如实记录。贵州省印江县板镇文武村还傩愿活动大致为请师、请神、迎神、收邪、酬神、勾愿、送神等主要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有一定逻辑关联性,一些仪式程序中能看到人间世俗生活缩影,譬如人神之间互惠、圣俗之间往来等。

  • 标签: 印江 还傩愿 田野调查
  • 简介:甘肃临潭马启西先生创始并倡导伊斯兰教西道堂,是我国伊斯兰教诸多门宦和教派中出现最晚,人数最少门宦之一。它自光绪二十八年正式挤入门宦之林,直至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前夕,教民已遍及甘、宁、新、青各省,包括了回、藏、汉、撒拉、东乡、保安等六、七个民族群众。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公社韩、冶二姓,于光绪三十二年就变卖全部家产,携带妻子儿女,到临潭加入西道堂;民和县马营四十余户,于光绪三十三年集体加入西道堂。经济方面,包括商业、农业、林业、牧业等在内较完整道堂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教

  • 标签: 西道堂 中国伊斯兰教 门宦 五功释义 《古兰经》 化隆回族自治县
  • 简介:明朝时期,由于朝廷对西南控制力有限,对贵州各地管理比较松散,水西彝族土司和周边同族土司、播州土司、水东土司获得机会进行政治地位角逐和资源竞争。在旷日持久竞争中,明王朝对土司进行了调控与整合,水西土司虽然获得了较高政治地位和广阔生存空间,但终因其历史局限性难逃衰落命运。

  • 标签: 水西 土司 民族关系
  • 简介:<正>一九八四年五月十八日(农历四月十八日),我们哥俩有幸参加了市民委召开“哈市锡伯族首届“四、一八”西迁纪念日座谈会”,会中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本民族历史和现状,同时也深深地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增强了各民族大团结情感。锡伯族西迁至今已二百二十余年,它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历史长河中一股小小细流,但是,它在锡伯族民族史和清史研究中,确是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弄清这一历史事件,

  • 标签: 锡伯族 爱国主义教育 新疆伊犁地区 察布查尔 民族大团结 少数民族
  • 简介: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朝《军机处上谕档》《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帝起居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及录副奏折、题本、硃批奏折等原始资料,尝试重新架构乾隆帝六次西巡五台山之史实,从微观视角,全新解析乾隆帝朝台具体历史原因、过程,并从乾隆帝自身、北京皇家藏传佛教信仰发展和成型及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三个维度,来诠释其六巡五台历史意义。

  • 标签: 乾隆帝 五台山藏传佛教 西巡
  • 简介:历史上,西道堂既是一个宗教共同体,又是一个在共同宗教信仰基础上形成共同劳动、联合经营、平等消费经济共同体.西道堂以商业经济为主,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体现出复合型经济模式发展特点.

  • 标签: 西道堂 复合型经济模式 管理模式
  • 简介:松巴堪布·益西班觉尔是18世纪在青藏高原享有盛名大学者。对他族属及其出生地问题,学界尚无定论。该文在考证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基础上认定益西班觉尔是青海蒙古巴特德部落人,出生于青海和硕特右翼部政治活动中心托勒地区,即令责德县河东乡之南贡巴寺附近。其父亲是著名四卫拉特巴特德部贵族多尔吉扎西,母亲是卫拉特准噶尔部人扎新措。

  • 标签: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尔 族属 出生地 考证
  • 简介:水资源价值补偿理论提出,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加深认识结果,也是川西民族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使川西民族地区水资源达到有效利用,维护生态平衡目标,下游流域地区必须按照水资源价值补偿理论要求对民族地区进行补偿,这是恢复与保护水资源环境最终保障.川西民族地区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应使当地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利用优势衍生.

  • 标签: 价值补偿 水资源环境 优势衍生 战略选择
  • 简介:对于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汉人社会生活状况,一直以来研究不多。对于康区、西藏中部人文地理结合部工布江达地区,更是尚无专文论及。根据台湾地区最近公布国民政府行政院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本文复原了当时西藏工布江达一地“汉人社会”历史面貌,并大致勾勒出其轮廓。

  • 标签: 民国时期 “康西”边缘地区 工布江达 在藏汉人 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
  • 简介:大慈法王释迦益西是宗喀巴大师主要弟子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一代高僧。明永乐六年,明成祖派遣金字使者携厚礼邀请宗喀巴大师到南京,但因宗喀巴大师有拉萨祈愿大法会、修建甘丹寺等要事在身而婉言谢绝。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又派遣以侯显为首使团入藏邀请宗喀巴大师入京,宗喀巴大师仍然未能成行,只好派其弟子释迦益西进京。释迦益西进京后,受到明成祖极大赏识,封以大慈法王称号,并赐予大量财物。返藏之后,释迦益西便以个人威信和名望,以及明皇所赐予财物,建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色拉寺。本文通过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两次应召进京受封时代背景,历史原由等问题研究,分析明代治藏政策和汉藏关系。

  • 标签: 释迦益西 进京受封 治藏政策 汉藏关系
  • 简介:文章以市民社会为契入点,探讨了市民社会缘起及其与民法、民法学内在联系.进而从市民社会存在与市民社会思维着手,构建存在民法理念,即私法自治、权利神圣与进化理性.

  • 标签: 民法世界观 市民社会存在 价值 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