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正>人口素质是人口学中反映人口素质的规定性的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它反映一定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不是固定不变的。人口发展史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口素质呈现不断提高的运动趋势。这种趋势在现代社会愈益加速,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福建省自70年代末以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同时,文化教育、科学技

  • 标签: 女性人口 人口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 预期寿命 社会经济
  • 简介:5年来,红卫街办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少生优生、婚育观念,大力传播妇女儿童卫生知识,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先后涌现出100多个“五好家庭”、“计划生育模范家庭”和“文明家庭”。

  • 标签: 女性 关怀 文明家庭 男女平等 婚育观念 卫生知识
  • 简介:<正>我国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约一半,无论过去,现在及未来女性人力资源都十分丰富。改革开放和劳动优化过程中,女性就业人口仍呈现增长势态。但与男性人力资源相比较,开发利用量少、面窄、层次低,女性现在存在的诸多就业问题,均同对女性人力资源、对女性价值认识有关。为了进一步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必须对女性人力资源和就业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女性人力资源 女性就业 女性人口 改革开放 社会劳动 工作人员
  • 简介:本文利用2001年秘鲁国家统计和信息局第三期家庭抽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在秘鲁城市中,人口、经济和教育变量是如何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并且将首都利马和利马以外的其他地区加以区分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秘鲁城市范围内,女性劳动参与随着女性生命周期的变化出现了很明确的模式;生育、婚姻状况、与家长的关系、接受高等教育(指硕士及以上和培训)明显地影响女性劳动参与.在首都利马和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影响方向很类似,但是在首都利马的影响程度要大一些.

  • 标签: 女性劳动参与 LOGISTIC回归 女性生命周期 教育
  • 简介:女性丧偶老年人是老年人口中的双重弱势群体。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以及对18位女性丧偶老年人的深度访谈资料.发现我国女性丧偶老年人普遍存在着经济收入低、保障水平差、自评经济状况“困难”比例大的特点。此外,女性老年人在丧偶之后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对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强调性别平等观念,建立遗属养老金制度,是解决女性丧偶老年人经济、生活困难的一个主要措施。

  • 标签: 女性丧偶老年人 遗属养老金 养老保障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及Logit和Probit模型检验了老年照护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制约作用,并进行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论证了村里提供的老年照护公共服务在缓解这一制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前仍然存在大量可以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劳动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该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劳动力相对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 标签: 老年照护 公共服务 非农就业
  • 简介:<正>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与人口流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分析和研究这一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它们彼此间的促进作用和影响。一、庞大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城市以流动人口状态而存在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农村庞大的女性劳动力与男性一样,为改变自己贫穷状况而流入城市,并以流动人口状态存在。

  • 标签: 女性流动人口 外来妹 人口流动 打工妹 珠江三角 市场经济发展
  • 简介: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占已婚夫妇的10%左右。在女性不孕中,排卵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占25%—30%。在目前的检测排卵方法中,B超以其具有直观、清晰、精确等特点.成为监测卵泡发育的重要手段。本站从1999年6月以来对35例不孕女性应用阴道B超进行卵泡监测,以预测排卵、指导性生活和临床用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阴道B超 不孕女性 卵泡监测 不孕症 排卵障碍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又一批的山东女性,从渤海之滨来到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她们或以女兵的身份进疆,或以建设者的身份进疆,她们的到来不仅解决了驻疆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保证了屯垦戍边的宏图伟业,同时她们也积极投身到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洪流之中.

  • 标签: 建国初期 山东女性 进疆 历史背景
  • 简介:<正>人口素质(或称人口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人口素质题。古人所提出的一些颇具卓识的人口素质思想,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 标签: 人口素质 先秦时期 身体素质 思想家 男子 女子
  • 简介:<正>一、总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7月1日,广东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共4634.08万人,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1063.47万人,增长29.78%,大大快于同期总人口17.15%的增长速度;每万人口中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为7376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90人;在全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中,按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低排列,广东居第9位;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共656.28万人,与1982年相比,

  • 标签: 文化程度 人口文化素质 人口减少 人口普查 广东省 小学
  • 简介: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劳动力需求剧增,人口流动政策逐渐放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抱着改善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梦想流入城市打工。近三十年,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由1982年3000万激增到2005年的1.47亿。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女性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001万,占流动人口总量(4242万人)的47.2%,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到工厂打工,因而派生出一个新的称谓——“打工妹”。

  • 标签: 女性流动人口 当代中国 性别认同 人口规模 劳动力需求 农村劳动力
  • 简介:<正>历史上,我国人口国际迁移者多是迫于战乱、灾荒、生活无计而外出谋生的,其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到近代方有少数女性随亲属出国谋生或与亲人团聚。但广东省顺德县自清末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却有大量女性人口迁移东南亚,其中新加坡最多,马来西亚次之,形成了一股以家庭事务(女佣)为主要职业的国际迁移流。自1984年以来,顺德每年回国探亲访友的华人、华侨达1,500余人次,其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从1975年至1984年十年间,该县回国定居的华人、华侨共337人,女性占了94.7%。为什么顺德县会

  • 标签: 国际迁移 女性人口 顺德 广东省 人口迁移 新加坡
  • 简介:<正>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国策之一。然而必须注意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人口素质的提高也不容忽略。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文教事业的投资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妇幼保健工作、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传播等等,都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人口的心理素质则是人口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人口素质 心理卫生 心理素质 计划生育 身体素质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较弱,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尤为如此。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和人口学特征变量对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女性流动人口尚未形成明显的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意愿;打算回流者主要是职业声望较低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乡-城女性流动人口更是如此。这表明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农村城镇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尚未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政府需要增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引导其合理有序流动,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女性 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户籍差异
  • 简介:新世纪之初,在我国人口出生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对于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人们有许多的设想与思考,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人口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认为人口数量的压力仍很大,人口工作只能着眼于人口数量的控制;一是认为人口数量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低下的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上升为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作重心应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去;还有一种是比较科学和比较全面的。

  • 标签: 低生育水平 人口素质 中国 计划生育 人口出生率 人口数量
  • 简介:根据1982—2005年间的历次人口调查资料,论文描述了25—29岁女性年龄组的就业、职业、教育与婚姻状况,指出急速的社会发展,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给大都市女性提供了不少发展机会,女性的职业结构优化。与此同时,女性也付出了一些成本,如婚姻的推迟和退出劳动力市场成为专职主妇。

  • 标签: 大都市 青年女性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