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寻找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新途径,探索我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子,近几年来,衢江区委、区政府将新家庭计划活动纳入全区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以重点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突破口,引导广大育龄群众创建“少生优生、文明富裕、健康幸福”新家庭,群众生育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区计划生育率年年控制在98%以内,

  • 标签: 计划生育 利益导向机制 新家庭计划活动 衢江区 人口出生率 生育观念
  • 简介: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今后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须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认识搞好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引导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 标签: 《中共中央 第十个五年计划 可持续发展 “三个代表” 中国 国民经济
  • 简介:江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党各项工作指南。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三个代表本质和内涵。宁波市计生工作要实现“十五”目标,再上新台阶、新水平,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标签: “三个代表” 计生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重要组成部分 “十五”目标 重要思想
  • 简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现实意义、广泛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一个新发展。

  • 标签: “三个代表” 婚育文化 中国 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水平
  • 简介: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中央计划生育座谈会上指出,人口问题要和社会、经济建设、资源、土地、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决定》中指出人口问题仍是我国首要问题。要求“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怎样倡导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呢?我们认为府从以下六个方而来认识、实践。

  • 标签: 婚育文化建设 晚婚晚育 计划生育工作 中国
  • 简介:“十五”期间,“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确立,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增添了新活力。抓住机遇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国家人口计生委组成了一个7人小组,于2005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赴浙江省绍兴市和温州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 标签: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浙江 人口政策 扶贫工作
  • 简介:<正>“十五”期间,“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确立,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增添了新活力。抓住机遇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国家人口计生委组成了一个7人小组,于2005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赴浙江省绍兴市和温州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 标签: 奖励扶助 导向政策 双女户 一次性补助 养老保险 生育行为
  • 简介:我省人口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省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是在我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发展机遇历史条件下召开,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重要作用。会议按照预定日程,通过了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新的人口学会章程,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人口学会理事会,

  • 标签: 人口学会 三个代表指导 坚持三个代表
  • 简介:<正>人口死亡一直是人们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一个重要环节。人口死亡统计与分析对于促进人口、社会和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对于制订社会保障政策和卫生工作规划都有着不可忽视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就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死亡资料,参考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死亡资料,对我国人口死亡年龄分布作一初步分析。

  • 标签: 平均死亡年龄 中国人口 人口死亡 婴幼儿死亡 死亡水平 年龄中位数
  • 简介:中国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仅用30年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历史性转变.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是政策力、经济力、文化力综合作用结果.其中文化力对生育率下降起着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和鼓舞力作用.在文化力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影响下,中国城乡育龄夫妇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且这种变化还远没有完成.

  • 标签: 文化力 生育率 人口文化
  • 简介:<正>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均在100以下,女性多于男性。中国第一、二、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大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分别为81.75,75.50,86.75。1987年抽样调查为89.20。表明了与世界相同表现。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我们发现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一个客观规律:在横穿中国大陆北纬40度线以北省、自治区老年人口性别比均在100以上;临近该线省在100左右;该线以南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在100以下;沿海省分,从广东到辽宁,基本上形成了阶梯型增高趋势。总的看来,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了南低北高规律性特征(图1)。参照1987年1%人口抽查时数字大体相同,趋势是一致

  • 标签: 人口性别比 中国老年人口 人口普查资料 性特征 东北地区 男性
  • 简介:<正>5月内务部统计课出版内务部《内务统计》(民国六年分·京师人口之部)。7月内务部统计课出版内务部《内务统计》(民国五年分·湖北人口之部)。8月《建国周刊》第15、16、17期载徐柏园味《东三省移民问题》。10月《地学杂志》第11卷第10期载吾生《汉族开拓满洲史》。11月1日《山东半月刊))第1卷第8期载恒山《吉林省区耕地面积及人口分布状况》。本年《中国纪录者》第11卷第8号载摩根《人口法》。(Morgan,E:—ThelawofPopu-lation,ChineseRecorder,Vol11No8,1920.)

  • 标签: 内务部 中国近代 统计课 东方杂志 人口史 民国日报
  • 简介:本文从所提供资料中筛选出有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日常生活功能和社会完好性等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将这些指标的加权值进行量化处理.发现中国高龄老年人口总体生活质量平均等级分最高,生理健康平均等级分最低,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功能平均等级分居中.同时,还发现中国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平均等级分高于女性高龄老人;80-90岁组生活质量平均等级分高于90-99级老人,更高于100-105岁级老人;城镇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平均等级分高于农村高龄老人.

  • 标签: 高龄老人 生活质量
  • 简介:<正>本文就我国城镇迁入与迁出人口在迁移时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迁入和迁出人口异同及其原因,找出一些规律性东西和某些反常现象,希望能为制定有关城乡社会政策提供有价值材料。一、迁入迁出人口数量年际变化比较根据抽样调查数据,1949到1986年城镇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分别相当于样本总人口数38%和6.16%。由于调查设计缘故,迁出人口有一部分不能进入样本,数字看上去小了一点,但仍不失为全国宏观分析依据。

  • 标签: 人口迁移 迁入迁出 对比分析 中国城镇 总人口数 迁移量
  • 简介:<正>广东省人口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1990年人口科学讨论会于9月28—29日在省计生委培训中心举行。出席大会代表50余人,收到论文近20篇。会议听取了朱云成教授关于中国人口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情况报告。省计生委副主任郑木胜同志向代表们介绍了我省人口控制形势,表示省计生委将尽力支持我省的人口科学研究,欢迎人口学者为计划生育工作献计献策。省计生委副主任孙沐寒同志做了“对我省人口学研究几点希望”报告,对我省的人口学研究提出了四点希望。一些代表宣读了论文,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一致

  • 标签: 人口学研究 人口科学研究 广东省 会员代表大会 讨论会 计划生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