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泰和县实施“金钥匙”富工程五年来,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性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帮助每个村选择一个条件较好的祠堂筹建婚育文化书舍。开设计生夜校,组织育龄群众学文化、学技术,掌握致富信息、致富本领;建立“计生之家”服务基地,基地优先安排独女户、二女户家庭务工。泰和县计生协建立了万亩苎麻种植基地、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万羽乌骨鸡饲养基地;基地安排2100户计生家庭投劳务工,计生户仅此一项年人均收入达8100元。

  • 标签: “金钥匙” 工程 婚育文化 致富信息 种植基地 知识培训班
  • 简介:<正>从1992年第3期开始,我刊开辟了“计生委主任人口”专栏。这个栏目旨在更好地反映战斗在计划生育工作第一线的主任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亲身体会、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和遇到的新问题以及探讨中国计划生育理论方面的问题等等,以促进实际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的交流和联系,共同为做好人口控制工作而努力。来稿应实事求是,有实际内容,字数以3500字以内为佳。作者在4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可自行处理。刊用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编辑部在不改变文稿观点的前提下,有

  • 标签: 计划生育工作 实际工作者 栏目 人口控制 理论研究 主任
  • 简介:<正>1986年4月11日至13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香港浸会学院在珠海市联合主办《迈向21世纪的粤港关系》第二次研讨会。围绕两地经济、技术、文化人口等5个问题进行了研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城镇人口研究室主任李稚的论文:《穗港老年人口和老年工作比较》,认为穗港两地老年人口状况有同有异。老年工作各有长短。广州老龄

  • 标签: 老年工作 社会科学院 广东省 老年人口状况 粤港 人口研究
  • 简介:为有效破除农村群众“养儿防老”传统思想观念,解除群众养老后顾之忧,进一步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微山县傅村镇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奖励、优先优惠救助扶持等利导制度,加大了奖惩力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 标签: 一次性 稳定低生育水平 绝育 传统思想观念 农村群众 计划生育
  • 简介:应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邀请,我国著名人口学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邬沧萍,于1989年1月28日在上海市举行的“人口形势报告会”上,与上海市的各级领导干部谈了人口意识。这个讲话共分三个部分:第一,全党全民必须提高人口意识;第二,增强人均观念、树立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第三,把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提到理论的高度。这个讲话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计生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已将录音整理成文,印发给各部委办,区县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参阅。为了把邬沧萍教授的讲话推荐给广东读者,本刊特根据省计生委宣教处的要求,将邬沧萍教授的这次讲话介绍给大家,目的在于用科学的理论启迪大家,进一步增强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更好地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为四化建设服务。今天我讲三个问题:

  • 标签: 计划生育 人口问题 上海市 出生人口 领导干部 人均观念
  • 简介: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存在的形态,一是理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灵魂),二是意化形态的生育文化(作为生育观是生育文化的核心);三是外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主要载体),四是物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人口文化、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与计划生育密切相关的,要有一个明晰的大思路,要在“结合”中,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在发展载体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 标签: 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建设问题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存在 物质条件
  • 简介:<正>二月三日,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广东省府迎宾馆召开了全省第二次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由副省长凌伯棠主持;省长朱森林到会讲了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根据严峻的人口形势在会上提出了如何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八条意见。副省长李兰芳和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各市主要负责同志及市级计生委主任12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 标签: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控制 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 广东省委 副省长
  • 简介:<正>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从而带来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大量增加,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显得更为迫切。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种植业中的劳动力拥有量大于耕地的容纳度,而需要按照农村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农村各部门之间依照一定的比例,合理分配耕地无法完全吸收的农业劳动力,以促使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多余的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以外的部门转移,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标签: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教育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 非农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