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非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格局。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一是已经稳定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民既想长期占有土地,不愿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以达到保障土地承包权益的目的,又不愿增加投入,精耕细作,土地产出经济效益率低下的情况比较严重。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经济联合社 土地承包权益 土地经营权 实践 股份
  • 简介:在全国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青海这块约占西部十二省市区10.5%、全国7.5%的国土上,有54个民族聚居,少数民族除京族和景颇族两个民族之外达53个,2000年“五普”的少数民族人121占全省总人121的45.5%,分别高出内蒙古(20.76%)、宁夏(34.53%)、广西(38.34%)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全省8个州地市中有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

  • 标签: 青海 中国 民族自治县 西部 发展 广西
  • 简介:20世纪已经落下帷幕,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仍犹如久治不愈的顽症困扰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处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治贫工作,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将贫困理解为一种自然生态的伴生物,认为是由于能源、资源、土地等自然条件恶劣而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导致了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的贫困。这种生态贫困观反映在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中,就是只重视物质上的反贫困,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何发展民族贫困地区的生产等,而很少人文生态的角度思考民族地区贫困的实质和反贫困的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民族地区大面积的贫困落后状况得以延续至今且久治不愈的根源。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民族地区贫困的实质,在反贫困战略上实现创新与突破。

  • 标签: 民族地区 贫困文化 反贫困文化 对策 发展战略
  • 简介: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农村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供销合作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供销合作作为植根于农村的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参与农业产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既具有功能优势,又面临发展的挑战。1,组织功能和载体作用。供销合作本身就是由农民群众组织起来的,其宗旨就是组织农户,服务农民。农村分户经营很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经不起市场的风险,不易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小规模的初级产品难以抢占市场份额,难以有更大的发展。供销合作应以资产或服务为纽带,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民,提高走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只有组织起来,规模生产,集约经营,才能吸收先进的科

  • 标签: 农业产业化经营 供销合作 合作社组织 服务组织 科学技术 充分发挥
  • 简介:应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统计教育的发展云南省文山州财贸学校何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内地与边疆的差距、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致使统计人员的素质教育也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别。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统计教育呈现先行性、导向性、普及性的特点,而边疆...

  • 标签: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统计教育 统计工作 统计专业人才 统计课程 统计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