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宗教精神性定义历史出发,梳理了两个概念形成、发展,指出了定义两者困难挑战,从不同维度论述了如何定义两个概念,论述了两者相互关系,并且指出要关注两个概念社会维度以及文化影响,最后提出定义两个概念三种方法,并且指出近年来逐渐出现一些相关研究问题。

  • 标签: 宗教 精神性 社会维度 文化
  • 简介:信任之于个人生活与社会存在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已有研究似乎并未能使我们更真切地理解信任本身。通过批判性反思以往经验研究概念化信任不同进路及其弊端,本文发现信任绝不只是一种基于结果预测、利益计算或理性选择认知判断现象,而是一种有其认知、情感与行动维度社会事实,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情感。与此相对应,所谓信任危机实质也绝不只是人们从理性计算或认知判断而来普遍彼此互不放心,而是一种充斥于全社会存在性焦虑或恐惧。这种焦虑或恐惧根源,在于不恰当社会结构安排、不合理社会制度设计不友善社会生存氛围。因此,信任危机治理,面对不只是一种"社会病态",更是一个"病态社会"。

  • 标签: 信任 信任危机 社会情感 存在性焦虑 结构性处境
  • 简介:以18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3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考察了情绪劝捐策略对个体捐款决策影响。结果发现:情绪劝捐策略主效应均显著。悲伤情绪状态下被试比愉悦情绪状态下被试捐赠更多.决策时间更短;信用劝捐策略相对情感理性劝捐策略,被试捐赠更多,决策时间更短。个体在悲伤情绪下,如果募捐者使用信用劝捐策略,其捐赠意愿最强。

  • 标签: 情绪 劝捐策略 捐赠决策
  • 简介:通过考察经验水平和线索提示对他人焦虑共情影响特点,揭示有经验者低共情原因提高共情方法。结果发现:(1)有经验组焦虑共情得分显著低于正在经验组;(2)详细线索条件下被试共情得分显著高于概括线索条件下被试得分;(3)详细线索条件下,经验匹配被试焦虑共情显著高于经验不匹配被试。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境简单线索条件下有经验被试对他人没有高焦虑共情,但详细线索提示可以唤醒情绪记忆,显著提高有经验被试共情水平。

  • 标签: 焦虑共情 相似经验 线索提示 记忆受限 易得性启发
  • 简介:通过实验探究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对员工负性情绪行为倾向影响。实验一采用被试间设计。探讨公众舆论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对员工情绪行为倾向影响。实验二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管理惩戒危机情境下利益相关性(主相关,他相关)组织回应策略类型对员工情绪行为倾向影响。结果发现,威胁解释下被试负性情绪更高;机会解释下被试发生负性网络行为可能性高于威胁解释,但现实行为倾向水平均较低;员工利益主相关情境下,被试负性行为倾向更高,危机情境类型组织回应策略类型交互作用显著。研究表明:机会解释对抑制员工负性情绪更有效;威胁解释对抑制员工负性网络行为倾向更有效;员工利益主相关危机情境会使员工负性情绪负性行为水平更高。

  • 标签: 危机沟通 回应策 威胁解 机会解释.
  • 简介:对6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羞怯量表、SCL-90、同伴侵害量表施测,以考察偏执、同伴侵害在羞怯与敌对关系中作用。结果发现:(1)个体羞怯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敌对倾向;(2)偏执、同伴侵害在羞怯与敌对关系中起多重中介作用;(3)羞怯也可以通过同伴侵害对偏执思维影响预测敌对倾向。

  • 标签: 羞怯 同伴侵害 偏执 敌对.
  • 简介:采用情境回忆任务启动被试权力,并引入收益损失两种任务框架,综合考察权力高低、任务框架对自我决策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影响。结果表明:(1)在为他人决策中,启动高权力被试有更强风险偏好,而自我决策中,高、低权力启动组被试风险偏好上无显著差异;(2)在为他人决策中,被试在收益框架损失框架下风险偏好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决策中,损失框架下风险偏好显著高于收益框架;(3)低权力启动被试,在损失框架下,为他人决策风险偏好要小于自我决策,而在收益框架下差异不显著;高权力启动被试无论在收益框架还是损失框架,自我-他人风险决策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权力 任务框架 决策者角色 风险偏好.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儿童对人类心理与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理解之间联系,探讨儿童究竞是如何理解各种超自然实体心理属性,以及儿童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理解是什么时候发展。本研究采用两个经过改进心理理论实验任务。实验一是对观点采择任务表面一真实任务改进,称为“暗盒子任务”。实验二为“密封盒子”任务。首先对儿童进行语言测试真主认识测试,通过测验儿童进行正式实验。两个实验任务中都要求儿童对三类代表(女孩、超人、真主)能否正确完成实验任务进行判断,并且要求儿童解释为什么代表能或不能正确回答原因。结果显示,儿童对人类心理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地提高,4岁是儿童理解人类感知觉局限转折点;3岁儿童认为人类能看见暗盒子密封盒子里东西,4~5岁儿童认为人类看不见;儿童区别人类超自然者关键年龄是4岁。3岁儿童认为人类、神、超人都能正确回答,不会犯错。4—5岁儿童认为人类更有可能犯错,而仍然认为超人和真主具有正确信念;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将超凡能力归于超自然者能力在不断增强。4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对超自然者能正确回答归因主要是基于事实或无法提供理由。4—5岁大部分儿童能够将超自然者正确回答归因于他们超凡心理特性;5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归因,认为超人是因为拥有超常视觉而能正确回答;神具有超常心理能力因而能正确回答。

  • 标签: 穆斯林 儿童 真主认知 心理理论 宗教认知发展 宗教认知科学
  • 简介:本研究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GamblingTask,IGT)范式,探究工作记忆在情感决策过程中作用,以及风险取向类型与工作记忆作用机制。以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变量2(风险取向类型:风险偏好/风险规避)×2(工作记忆负荷:无负荷/有负荷)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高工作记忆负荷会降低被试IGT成绩;工作记忆负荷和风险取向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即对于风险偏好型被试,工作记忆负荷对IGT损失敏感性干扰并不明显,但对于风险规避型被试,高工作记忆负荷时IGT损失敏感性比低工作记忆负荷时更差。这些结果表明工作记忆和风险取向均会影响个体情感决策。

  • 标签: 工作记忆 风险取向类型 爱荷华博弈任务 情感决策
  • 简介:为验证探讨生涯适应力对创业意识影响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426名大四本科生生涯适应力与创业效能感创业意向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经济形势职业环境催促着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发展;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既能直接预测创业意向,也能通过创业效能感间接预测创业意向;积极生涯关注是大学生领悟内化“创业角色”从而增强创业效能感创业意向关键因素。生涯适应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形成发展重要心理资源。将生涯适应力开发融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

  • 标签: 生涯适应力 创业效能感 创业意向.
  • 简介:多元文化经验是一把双刃剑,以往研究发现它可以提升创造性,但本研究认为它也会增强外文化排斥反应。91名具有不同多元文化经验中国大学生对麦当劳在长城开分店中美文化混搭情境进行了评价。对于多元文化经验较少(从来未出国留美时间4~6个月)被试,开放性高低对他们评价麦当劳态度没有影响;对于多元文化经验较多(留美时间2年以上)被试,那些开放性较高的人比开放性较低的人对麦当劳有更负面的评价(外文化排斥);多元文化经验开放性这一交互作用只存在于对中国文化有较高认同被试身上。进一步深度访谈和质性分析表明,具有丰富多元文化经验的人所产生外文化排斥反应与对文化信息深加工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对'认知深加工产生整合反应,认知浅加工产生排斥反应'观点做出了重要补充。

  • 标签: 多元文化经验 开放性 文化排斥反应 文化认同
  • 简介:为探索幼儿教师组织支持、职业压力倦怠对离职意向影响机制,选取四川、重庆、西藏、贵州北京五地幼儿教师326名,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问卷、幼儿教师离职意向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组织支持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是风险性因素,提升其离职意向;幼儿教师组织支持是保护性因素,降低其离职意向,且组织支持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主效应。(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组织支持职业压力对离职意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缓解幼儿教师离职意向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实践意义。

  • 标签: 组织支持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离职意向 幼儿教师
  • 简介:为探讨基本需要满足对游戏满意度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基本需要满足问卷、沉醉感问卷、积极情感量表游戏满意度问卷对286名网络游戏玩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基本需要满足、沉醉感、积极情绪游戏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基本需要满足对游戏满意度不仅有直接预测作用,还能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影响游戏满意度:沉醉感中介作用;积极情绪中介作用;沉醉感积极情绪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基本需要满足不仅对游戏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沉醉感积极情绪序列中介作用影响游戏满意度。

  • 标签: 网络游戏 基本需要满足 沉醉感 积极情绪 游戏满意度.
  • 简介:为考察反刍希望对创伤后成长(PTG)作用,检验一个有中介调节模型,本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希望问卷、反刍问卷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地震2.5年后41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侵人性反刍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G,也可以通过主动反刍来间接地促进PTG;希望在侵人性反刍与主动反刍之间关系中不发挥显著调节作用.但是可以显著地调节侵入性反刍对PTG影响.即侵入性反刍对PTG正向NN作用随着希望水平增加而提高。

  • 标签: 青少年 反刍 希望 PTG
  • 简介:音乐情绪感知是指听众对音乐表达情绪认知理解。本研究选取3岁、4岁、5岁大学生四个年龄阶段中国被试.探讨了他们分别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条件下,对愤怒、悲伤、抒情高兴四类情绪感知能力及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音乐情绪感知能力随年龄上升而提高,其中,4岁是儿童获得基本感知能力重要时期,5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2)儿童对高兴情绪感知能力优于其他情绪类型;(3)儿童对中国音乐情绪西方音乐情绪感知能力并无显著文化差异。

  • 标签: 音乐 音乐情绪感知 发展 文化 情绪
  • 简介: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二维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2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工作倦怠关系,情绪导向应对策略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这一关系中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挑战性压力源对工作投入工作倦怠均有正向预测作用,阻碍性压力源对工作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工作投入有负向预测作用;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挑战性压力源 阻碍性压力源.问题导向应对策略 情绪导向应对策略 工作投入 工作倦怠
  • 简介:为探讨网络社会支持对中职生生活满意度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感恩在其中中介作用,采用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问卷、感恩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56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公正世界信念、感恩生活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网络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没有直接预测作用.但可以通过两条路径间接作用影响中职生生活满意度:通过公正世界信念中介作用;通过感恩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网络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作用机制,能为提升中职生心理社会适应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网络社会支持 公正世界信念 感恩 生活满意度 中职生
  • 简介:采用“中国成年人情绪性量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中国成年人坚韧性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SCL-10”对559名农民工进行了测试,旨在考察农民工情绪性、坚韧性弹性特质负载情况及其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农民工积极情绪性特质坚韧性特质负载量显著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而弹性特质负载量显著低于全国成年人常模;情绪性、坚韧性弹性特质对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对心理痛苦症状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农民工 情绪性 弹性 坚韧性 心理健康 预测作用
  • 简介:为探讨违规违法事件中,旁观者对不同社会身份行为者责任归咎是否具有一致性,研究要求被试对三组不同身份匹配条件下(官员/普通人、富人/普通人以及官员/富人)违规违法行为进行责任归咎,结果发现,无论是对违规行为,还是对违法行为,人们对具有官员身份行为者责任归咎最为严苛,对具有富人身份行为者责任归咎其次,而对既非官员也非富人普通人责任归咎则相对宽容,因而责任归咎中具有明显身份效应。

  • 标签: 违规/违法行为 责任归咎 身份效应
  • 简介:本文在文化混搭与文化适应理论框架下设计调查问卷,以期揭示汉语二语(CSL)学习者在华适应压力群体特征、心理成因与缓解途径。研究1报告了一起心理危机个案并通过访谈分析其文化休克表现;研究2随机调查了52名在广州学习汉语留学生,结果显示,CSL学习者文化适应遵循U形变化规律,思乡情感与中国文化焦虑型依恋关系是适应压力形成主要原因;研究3通过网络平台随机抽样了110名在北京广州学习留学生并分析其文化适应影响和缓解途径,结果表明思乡情感造成了CSL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焦虑,进而形成文化适应压力,并进一步对学习者文化探索行为、文化承诺、学习满意度带来影响,然而这种压力可以通过与中国文化交际经验来缓解。

  • 标签: 汉语二语者 文化混搭 文化适应 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