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自己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成长经历,以及参加工作经历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求学、工作和生活中重要事件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分析、整理了自己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动机,以及从事心理咨询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努力目标。

  • 标签: 成长经历 自我分析 职业动机 心理咨询
  • 简介:朱智贤先生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朱老先生对中国心理学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分析了其学术思想时代性与前瞻性;其次,介绍了以林崇德教授作为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们以朱老学术思想为指导.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目标中所做出不懈努力以及所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最后,本文指出了在朱老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我国当代心理学研究梯队建设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值朱老诞辰105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 标签: 林崇德 朱智贤 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中国化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常进楼堂馆所开会,便常见白壁上龙飞凤舞,而见得最多——就是“宁静致远”。这其中意思,一是安宁沉静下来,才可以获得辽远境界;一是要学问做到渊深博大,则必须宁心静气地学习,否则不然。基本上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就连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末代皇帝溥仪,也知道“静以养浩然之气”。故,他将天津原来陆宗舆宅邸“乾园”,更名为“静园”之后,才搬进去住。

  • 标签: 静园 品质 二三十年代 末代皇帝 浩然之气 溥仪
  • 简介:动物界中“和谐伉俪”美洲鹦鹉不仅长得美丽,而且是动物界最温柔情侣。在漫长岁月里,雌雄鹦鹉踏实地生活在一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互相帮助。为了保持良好婚姻关系,雄鹦鹉经常向伴侣奉送礼物:从热带雨林里摘回最可口水果,用喙凿开最硬巴西核桃。双方喙对喙相互传递美味佳肴,总是雌鹦鹉吃掉最大一块。日久天长,就这样,“接吻”习惯保持了下来……

  • 标签: 婚恋 生物 互相帮助 婚姻关系 热带雨林 鹦鹉
  • 简介:采用记得/知道范式,以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以32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记忆鲜活性和准确性关系。结果发现,情绪记忆记得成绩好于中性记忆,说明情绪记忆较中性记忆更具鲜活性;情绪记忆鲜活性和准确性存在较大关联,在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上相关都达到了显著,表明情绪记忆鲜活性与刺激中心细节恢复相联系。

  • 标签: 情绪记忆 鲜活性 准确性.
  • 简介:最初读浩然《艳阳天》时,我还是个懵懂少年,对两性刚刚有了好奇和遐想。萧长春、焦淑红爱情实在太含蓄了,三大卷百万字小说,很少给他们互诉衷肠单独机会,直到结尾,俩人谈婚论嫁仍遥遥无期,使人怀疑他们是不是两情相悦。这个过程对于读者已不是考验,而是煎熬。现在想来,爱情题材在那个年代还是个写作禁区,浩然是在有意采取回避策略,却使人物故事平添些许“柏拉图”色彩,收到了意外效果。

  • 标签: 爱情题材 耐心 《艳阳天》 回避策略 人物故事 柏拉图
  • 简介:本文通过阐述影响个人成长事件,分析了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在个人性格过程中所起到重要作用,结合个人性格特点,阐明个人对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期待。

  • 标签: 经历 成长 期待
  • 简介:本研究将权力感作为影响个体暴力态度情境变量,通过权力感启动来考察被试暴力态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进行权力感启动后,被试内隐暴力态度发生了显著改变,受到高权力感启动被试与受到低权力感启动和控制组被试相比,对暴力内隐态度趋于积极;但权力感启动没有影响被试对待暴力外显态度。研究结果可以反映出权力感与暴力态度之间存在自动化认知联结,权力感激活削弱了将暴力与消极现象相联结反应。

  • 标签: 权力感 暴力态度 内隐认知
  • 简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用侧抑制任务探讨了刺激和反应冲突脑内时程动态变化。行为数据表明,冲突条件反应时显著长于无冲突条件,表现出明显干扰效应;脑电数据表明,在300-450ms内,反应冲突比无冲突诱发了一个更负ERP成分(N300-450),主要分布于额顶部,偶极子溯源分析发现,这一负成分可能主要源于ACC;而刺激冲突与无冲突相比在350-450ms内,也诱发了一个更负ERP成分(N350-450),该负成分可能主要源于丘脑附近。这一结果表明,刺激与反应冲突所涉及大脑机制可能并不相同。

  • 标签: 侧抑制任务 反应冲突 刺激冲突 事件相关电位(ERPs)
  • 简介:采用工作记忆和时间判断双任务范式,探讨了言语工作记忆保持过程对时间知觉影响。研究中操作记忆负荷和任务之间时间间隔(ISI:记忆刺激消失到时间判断任务开始之间时间间隔)。结果发现,记忆负荷越大,知觉到时间越短,韦伯比例越低,反应时间越长;ISI越短,知觉到时间变短,反应时间越长,这表明知觉时间和反应决策是一致,不存在累加时间和反应判断之间trade-off。但是记忆负荷和ISI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记忆负荷和ISI以不同方式影响时间判断,言语工作记忆保持和时间加工共享工作记忆资源。

  • 标签: 言语工作记忆 保持过程 时间知觉 工作记忆资源.
  • 简介:萧红跟萧军在哈尔滨某旅社同居,萧军失业,她无业,没钱买吃,饿得快不行了。萧军抗饿,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萧红睡不着,凌晨爬起来,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其他房客门口挂着面包圈,一个劲儿地流口水。她想偷一个,可是不敢,犹豫了很久,等她终于下决心要去偷时,面包圈已经没了。这是电影《黄金时代》里一个片段。

  • 标签: 调料 饥饿 《黄金时代》 哈尔滨 萧军 萧红
  • 简介:应激是心理病理素质一应激模型中提及两个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尽管如此,大多数素质一应激模型研究者忽略了对应激现象(特别是心理应激现象)科学探索,以致在所提出许多理论模型中混淆了应激、应激源和应激反应概念,没有论及心理应激何以发生以及影响心理应激各种因素。以下专门阐述应激和心理应激基本概念、应激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心理学应激理论,以及心理应激同健康和疾病间复杂关系。

  • 标签: 应激模型 心理生理 心理应激 致病因素 科学探索 应激反应
  • 简介:创设了习俗领域和个人领域两类道义情境故事.在每类故事中又呈现领域内冲突和领域间冲突两种规则冲突类型,考察了176名中学生对道义情境故事中行为者和规则制定者想法、感受和行为倾向等方面的认识,来分析中学生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被预测对于习俗领域中两个规则倾向会给予相同理解.在个人领域中会倾向于接受其他制定者规则。(2)教师被预测在领域间冲突规则中会对违规学生有较多负面看法。(3)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学生对冲突道义情境中心理理论问题认识基本一致。结论:中学生对于中学生自身及成人认识和行为预测.因不同道义情境领域和冲突规则而会有所不同。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理论 道义情境 道义规则 冲突.
  • 简介:父母信任水平如果能预测子女信任水平,就表明信任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以198个家庭中青少年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投资博弈任务分别测量其信任水平,检验父母信任是否能预测子女信任水平。结果发现:(1)父母信任水平能够预测子女信任水平:如果母亲是高信任者,其子女相信陌生人可能性是其他人3.17倍;如果父亲是高信任者,子女成为高信任者可能性是其他人2.52倍;(2)父亲和母亲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关联,父母信任水平一致家庭中半数以上子女表现出与父母相同信任水平。

  • 标签: 信任 代际传递 议价博弈 青少年
  • 简介:研究历史目的是为现实服务,以史为鉴。近年,司法工作者试图将诸葛亮心理战术应用在教育改造罪犯系列“工程”上,也获得了不少有益尝试。1.以《出师表》为监狱干警增强了心理素质诸葛亮《出师表》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尽管他北伐没有成功,但他那忠心耿耿,呕心沥血,:“出师未捷身先死”忠君爱国思想,堪称中华民族崇高道德楷模。

  • 标签: 改造罪犯 心理战术 诸葛亮 教育 《出师表》 为现实服务
  • 简介:研究以333名国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探索了仁慈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影响以及组织内自尊中介作用和员工面子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仁慈领导负向预测员工沉默行为,组织内自尊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内自尊和员工沉默之间关系,即面子意识越高,两者之间负向关系越弱,不光如此,面子意识还调节组织内自尊对“仁慈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中介作用。

  • 标签: 员工沉默行为 仁慈领导 组织内自尊 面子 自我调节理论
  • 简介:本研究从消费者社会需求层面,探讨在中国新奢侈品会给哪些人带来优越感,什么样产品可以带来优越感,以及为何会带来优越感等问题。本研究使用一个混合设计实验,结果发现:(1)相比较非社会排斥状态,社会排斥状态增加了消费者身份消费需求。(2)在产品炫耀性大时,相比较传统大众产品和奢侈品,社会排斥增加了消费者对新奢侈品购买意愿。而在产品炫耀性小时,社会排斥影响不显著;(3)社会排斥、产品种类和产品炫耀性三者交互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中介变量是消费者感知产品身份价格比。结论表明,相比较传统大众产品和奢侈品,炫耀性新奢侈品以相对低价格满足了社会排斥消费者身份消费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优越感渠道。

  • 标签: 社会排斥 新奢侈品 廉价的优越感 感知的产品身份价格比 身份消费需求
  • 简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考察身体清洁刺激启动后对道德纯洁词加工影响及其内在神经机制,探讨身体清洁信息与道德纯洁信息认知加工特征。研究通过启动词(清洁词VS非清洁词)与目标词(道德纯洁词VS非词)四类刺激类型在N400波幅和潜伏期上有无差异来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启动词(清洁词VS非清洁词)与目标词(道德纯洁词VS非词)四类刺激类型所诱发N400成分差异显著,与非清洁词-道德纯洁词相比,清洁词-道德纯洁词所诱发了更小N400波幅。结果表明:身体清洁词与道德纯洁词之间存在紧密语义联结。身体清洁词启动后,个体更关注道德纯洁信息。

  • 标签: 身体清洁 道德纯洁 N400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IAT范式,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健全人对残疾人行为内隐认知评价及其可塑性问题。其中,实验1基于对残疾人和健全人图片以及表征残疾人行为特质结构分析及其标定词筛选,考察了对残疾人行为特征内隐认知评价特性。实验2以镶嵌残疾人图片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为文本阅读材料,采用概念启动范式,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行为内隐认知评价特性可塑性。结果发现:(1)被试对残疾人持显著内隐负性认知评价(实验1);(2)阅读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材料可显著减弱该认知评价(实验2)。因此,创造条件鼓励残疾人尽力发挥其积极社会功能,引导和塑造其身残志不残品质,有助于改善健全人对该类人群内隐认知偏见。

  • 标签: 健全人 残疾人 内隐认知评价 IAT范式 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