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不止一个西安人跟我提起太白山。那个时候,我还在终南山上和他们一起学习禅修。望着群岚上徜徉的白云朵朵,我心满意足地以为,隐士大德们深居的终南,我终于得见一斑。可西安的朋友却摇摇头说,还有一座太白山,是他们心目中更为神往的地方。

  • 标签: 太白山 终南山 西安
  • 简介:本文对属于德山一系的大宁微禅师的生平事迹及机缘法要进行了概略的介绍,并对始自罗山的“师子在窟出窟”句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隐微 罗山 禅宗
  • 简介:在灵飞来峰麓的玉乳洞与龙泓洞之间,耸立着一座明代古塔。塔身用石块砌成,六面七层,上面浮雕着佛、菩萨圣像以及佛经、真言等铭文。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天光筛落,更显塔影古朴,情趣别具。这座宝塔就是灵著名的佛塔——理公之塔,简称理公塔(图一)。

  • 标签: 中国 佛教 杭州市 灵隐理公塔 明朝 形制
  • 简介:黄檗文化发源于唐代福建福清黄檗山,以佛教文化为内核,涵盖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等丰富内容,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着新鲜的当代活力。以唐代断际希运禅师、明代元隆琦禅师为杰出代表,黄檗文化是一种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综合性文化形态,尤其是在17世纪中期以后深刻影响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至今日。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到元禅师东渡弘法传播文化的功绩,体现了对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视。可以认为,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中,佛教文化于推动与近邻诸国的友好交流,具有历久弥新的重要价值。

  • 标签: 隐元大师 黄檗文化 断际希运 黄檗山 黄檗宗
  • 简介:慧远是南宋佛教禅宗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位高僧,学成于四川,弘法于川外,一生历住名寺,得到孝宗皇帝的数十次召见,门下弟子众多,法脉广布,远播海外。对慧远一生行实的考察无疑是研究灵慧远的重要部分。

  • 标签: 灵隐寺 慧远 行实
  • 简介:《登真诀》和《登真诀序》是怎样的关系?《正统道藏》在不同的字号有登载,不过,在《序》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记载。“既撰此真诀,乃缀书而叹日,若顾玄子在此,乃当知我心理所得,几于天人之际,往矣如何,孰与言哉,方将之于玄会耳”。这个真诀明确指的是《登真诀》。但是,明白这个道理还是最近的事。

  • 标签: 《正统道藏》 道理 心理 字号
  • 简介:在考察本文之前,首先看一下序文的全文。昔在人间、已钞撰真经、修字两卷、于时亦粗谓委密。项严居务静。颇得恭洁。试就遵用、犹多阙略、今更反覆研精、表裹洞洽、预是真学之理、使了然无滞、一字一句、皆有字旨、或论有以入无、或据显而知、或推机而得宗、或引彼而明此、自非闲练经书、精涉道教者、率然览之、犹观海尔、必须详究委曲、乃当晓其所以、故道备七篇、义同高品、当闻古言、非知之难、其在行之、意非学之难、解学难也。屡见有人、得两三卷书、五六条事、谓理尽纸、便入山修用、动积岁月、愈久昏迷、是未造门墙、何由眄其帷席、试略问粗处、已自茫然、皆答言经说止如此、但谨依存行耳、乃颇复开动端萌。序导津流、若值智尚许人、脱能欣尔感悟、询访是非於愚迷、矜固者便径道君、何以穿凿异同。

  • 标签: 是非 道教 人间 首先 陶弘景 经书
  • 简介:葛洪是东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其巨著的出现,标志着民间原始道教的终结.他出身于江南著名的士族官宦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硕儒,又有求仙得道的血统.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他常在出仕与修间徘徊,但动荡的时代以及个人独特的遭遇使他由入世到遁世,舍儒从道,提倡儒道双修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他虽遁世修,但仍不忘关心国家大事,这其中是不是存在着矛盾?由此就涉及到他如何看待出仕与修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番较为初步的探讨.

  • 标签: 葛洪 道教 《抱朴子》 隐修观 出仕观 道德修养
  • 简介:巴哈欧拉的《言经》原文为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自1858年问世以来,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期间各种文字的版本层出不穷,多达120余种。在中国及华人地区,根据守基阿芬第1934年英译本翻译的中文版本至少有5种以上,其中包括最早的20世纪30年代廖崇真译本(简称“廖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台湾本(简称“台本”)、马来西亚苏逸龙译本(简称“苏本”)、20世纪末澳门巴哈伊总灵理会出版的译本(简称“澳本”)和新纪元国际出版社出版的李绍白译本(简称“李本”)。前4个为散文译本,可视为一个系列,最后1个为诗体本,别具一格。将这几个译本加以比较,意在探询其继承关系与创新精神,为《言经》译本今后进一步的修订和提高做一些建议。

  • 标签: 巴哈欧拉 《隐言经》
  • 简介:道教名山齐云山,现在是我们相对较为陌生的地方。今年七月中旬,我随上海市宗教学会考察团来到此地,特别地感受到它的壮观、秀丽及对道教教理的启示意义。现将本人的点滴感受记述如下,希望能得到同好者的喜欢。

  • 标签: 教理 道教名山 宗教学 灵气 相对 希望
  • 简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都南京拥有大大小小四十多座寺庙,无数寺庙建于此,又陆续毁于天灾战火,在这之中,仍有屹立千年的六朝古寺,经受住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裹挟。

  • 标签: 古寺 六朝 南京 寺庙
  • 简介:言经》是新兴宗教巴哈伊信仰的核心经典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言经》的英译和中译情况,接着概括了巴哈伊的翻译标准——忠于原文意义,符合译语规范,契合原文风格,然后根据这三条标准来对比分析《言经》的两部通行中译本——澳门版和台湾版。

  • 标签: 巴哈伊信仰 翻译标准 隐言经
  • 简介:取经、译经、解经、注经、刻经等构成一部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史。印度、西域高僧大德们为了佛法的流通,不断的向汉地输送佛教经典,或讲习或翻译;汉地的高僧大德们为了纯净的佛法、健全的僧团制度不畏艰辛冒着生命的危险,经过流沙、前往戈壁到印度去学习佛教的仪轨、经典,引进如法如律的僧团生活形式,回汉地后夜以继日或翻译、或讲习。这些高僧大德们宏大悲愿,无私的奉献,无上人格品质,

  • 标签: 译经 中国佛教史 大师 法显 佛教经典 生活形式
  • 简介:据房立中主编的《新编鬼谷子全书》,全国与鬼谷子事迹有关,称为鬼谷、鬼谷洞、鬼谷墟、鬼谷庙,鬼谷祠和云梦山、鬼谷山的地方有38处之多,大都分布在河南、湖北、湖南,陕西,浙江、新疆等省区。江西贵溪亦有云梦山鬼谷洞,也是因鬼谷子曾修真讲学于此而得名。鬼谷子一生当中修道究竟到过哪些地方?时隔二千五百多年,孰真孰假,已无从确考。不过,从史料记载和文物遗迹来看,鬼谷子确曾修于江西贵溪云梦山鬼谷洞。

  • 标签: 鬼谷子 云梦山 考略 文物遗迹 史料记载 江西
  • 简介:20世纪以来,《周易》研究被l学者们从各种视角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与探索,由此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其中,易学史研究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各种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在对前人易学思想进行钩沉索、考镜源流的过程中,对中国易学的一些核心命题思想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诠释。

  • 标签: 易学史 索隐 钩沉 形态 《周易》研究 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