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乍读《清净道论》,倍觉译文不顺,再读之,则感其论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尤其对于一些殊胜利益的譬喻,令人爱不释手。这里录一段关于修安般念——数息观时,选其适当的住处,应在阿练或闲静处,说阿练的好处时谈到了一个小牛犊的比喻。

  • 标签: 《清净道论》 佛教 宗教信仰 佛法 “阿练若” “小牛犊”
  • 简介:1690年教皇亚历山大八世建立的北京教区主教的任命权一直掌握在葡萄牙国王手里。1838年第七个由葡任命的北京主教毕学源去世后,葡于1841年2月25日任命了赵望为北京主教。但那时,清政府已改变使用“西洋人”在钦天监任职的政策,因此北京已没有一个可合法居留的传教士。这第八个葡任命的北京主教,人不在北京。

  • 标签: 北京 赵若望 传教士 基督教 宗教政策 传教活动
  • 简介:英氏祖孙三代一门三俊。英敛之是《大公报》创办人,他是满族人,天主教友,世居北京。他学识修养均佳,亦为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新闻界、教育界素有地位。英敛之很开明,他把儿子英千里送到英国留学。英千里毕业于伦敦大学。英千里教友精通英、法、西班牙等国文字,保持中国人本色。抗战期间,英千里参加抗日地下活动,曾被日寇逮捕。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市教育局长。40年代末期,英千里去台湾,夫人及儿女留在大陆。英千里在台湾主持台湾大学外文系,著名的台湾作家白先勇、陈曦、余光中、於黎

  • 标签: 英敛之 《大公报》 台湾大学 伦敦大学 陈若曦 外文系
  • 简介:澳门高等校际学院12月1日起易名为“圣瑟大学”,并于12月15日举行新校舍奠基礼。

  • 标签: 校舍 大学 学院 澳门
  • 简介:冯竞伟居士,男,四十五岁,浙江海宁硖石人。善根深厚,早年崇奉佛法,皈依三宝,亲近著名高僧虚云长老之高足、原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方丈悟源大和尚,深受其影响,拟舍俗出家,惜缘悭未成。

  • 标签: 冯竞伟 佛教信仰 人格修养 生平
  • 简介:三世章嘉国师毕弘法利生,著书立说,翻译了许多汉、满、蒙、藏佛教经典,还协助清政府解决了不少有关汉、满、蒙、藏间的政教问题,为汉、满、蒙、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说,三世章嘉国师不仅是清代五台山的著名高僧,而且也是中国佛教史上颇有作为的佛学家、翻译家、宗教家和社会活动家.

  • 标签: 三世章嘉国师 驻锡五台 弘法利生 著书立说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 简介:佛教寺院往往有一座名日“五观堂”的处所。五观堂是僧尼用斋的地方,又称“斋堂”。泉州开元寺的五观堂的石门楹联写着:“五观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佛教的“五观“是: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斋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三心”是:贪、嗔、痴。

  • 标签: 佛教寺院 用斋地 用斋制度 宗教信仰 僧尼
  • 简介:斐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神学家、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神学带有浓烈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色彩。本文通过梳理斐奇的人文主义思想背景和主要特征,介绍了他的非主流人文主义享乐观、人生的目的在于回归上帝的论断和提倡"古代神学"等三大人文主义特点,初步说明了其基督教人文主义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 标签: 斐奇诺 基督教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享乐观 古代神学
  • 简介:森林中,野兽受到猎人的枪伤,到处逃跑奔走时,感到无比的伤痛。圣母玛利亚在圣殿中奉献圣婴时,听得西默盎预言后,把圣子耶稣将来忍受的苦难,时时映在眼前。小耶稣一天天显得更可爱,但想到圣子将受的恶人迫害惨死,更是利刃刺透心。

  • 标签: 圣母玛利亚 耶稣 圣殿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