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新见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佛教的一些问题作了新的探讨。作者搜集了多种西夏皇室发愿文,为历朝稀见,并指出它们的学术价值;西夏有三位帝师反映出西夏帝师制度的形成,并对元代帝师制度产生直接影响;众多的国师也是西夏佛教的显著特点,国师在西夏佛教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夏后期佛教法事的铺张,表明了西夏佛教的繁荣,但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扭;西夏不同形式的佛塔展示出佛教建筑的多样性,也透视出佛教信仰多民族融合的风格;西夏首刨以活字版印刷佛经,形成实用规模,并保存了很多早期的活字印刷实物。

  • 标签: 西夏 佛教 中国 历史发展 民族风格 佛事活动
  • 简介:六祖慧能以后,中国佛教中禅宗一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后世禅对慧能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上,以马祖道一的洪州禅发扬了慧能禅的革新思想,而其弟子百丈怀海则是体现在禅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在禅门规制上,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怀海一方面在继承马祖洪州宗禅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禅法特色;另一方面,由于他把握南宗禅的实质精神,所以能别立禅居,建立适应禅门修行的丛林规制。所以说,能在思想和制度两方面对禅宗的发展都作出了独特贡献的禅师,当首推怀海禅师。而本文旨在说明怀海《禅门规式》的创制,以确立他在禅宗史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 标签: 百丈怀海 丛林 清规 禅门规式
  • 简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滇、黔、川边活动的传教士为了便于在少数民族中传播教义、教理,在少数民族信徒的帮助下,先后创制和推广了几种少数民族文字。英国循道公会传教士柏格理创制了老苗文;英藉内地会传教士富能仁和缅甸克伦族传教士巴东创制了老傈僳文;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库森、欧.汉逊等创制了景颇文;美国浸信会传教士永文生创制了拉祜文、佤文;英籍澳大利亚传教士张尔昌等创制了黑彝文。这些文字对基督教的传播和少数民族的生活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 标签: 基督教 西南 少数民族 文字
  • 简介:甘肃武威凉州区城南15公里处的缠山,是巨龙般横贯东西的祁连山北侧的一座黄土覆盖的红砂岩小山包,其南部祁连雪山的宏伟壮丽,更映衬出它的质朴。

  • 标签: 凉州区 西夏文化 金刚 传说 瑰丽 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