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不列颠诸岛是基督教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格里高利一世和坎特伯雷的圣·奥古斯丁时期[1]起,英国便从属于位于东方的罗马教廷了。而作为中世纪基督教世界此类研究中的一项,英国的伊斯兰研究,其初期学术史也与此类研究的历史密不可分。中世纪的众百年,是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冷眼对立的众世纪,双方都深信神圣真理是己方独有,只有严格遵循本教的教义和律法,信徒才可获得拯救。故而,尽管是迫不得已,

  • 标签: 伊斯兰世界 基督教世界 中世纪基督教 奥古斯丁 《古兰经》 易司马仪
  • 简介:11月16日,英国政府与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兰柏斯宫举办英国宗教交流周宣誓会,主题为“互助合作造福大众”。坎特伯雷大主教表示,宗教交流周举办的目的就是要让各宗教能在相互交流中更了解,彼此更尊重;并希望各宗教不但彼此相互合作团结,更多协助政府为社会谋福利,为世界和平努力,同时也带动善良的信仰风气。

  • 标签: 英国政府 相互交流 宗教 互助合作 世界和平 主教
  • 简介:我国天主教从明末开教四百年来,教会管理大权一直被外国势力所控制。这种殖民主义统治状态,不仅在政治上是不能容忍的,从神学上讲也是站不住脚的。唯其如此,我国神长教友数百年来曾为争取中国教会顺利传扬福音应有的权利和地位,为及早改变这种辱国害教的殖民主义路线,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果得到的却是打击和压制。1919年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烈火燃遍全国时,本笃十五世发出的《夫至大》通谕,许下外国传教士要把地方教会的管理权交给当地神长,要任命本地主教;1926年为了安抚人心,庇护十一世在中国民主革命的高潮中,发表《上任初》的宗座公函,要中国神长教友对外国传教士捐弃前嫌,重申《夫至大》的许诺,

  • 标签: 神长教友 宗徒 本笃十五世 宗座 外国传教士 玛弟亚
  • 简介: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已经阐明,以宗徒继位人——主教为首的地方教会,有独立自主地履行司训、司祭、司牧职务的权利。而地方教会独立自主自办又只能是在本地教会自选的主教领导下来办,因为自选主教是地方教会独立自主自办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所以独立自主自办问题主要是地方教会自选主教的问题。1.地方教会自选主教符合宗徒传统精神。因为教会从宗徒时代开始,一直是由全体成员来选定神职人员的。在犹达斯出

  • 标签: 宗徒 犹达斯 神长教友 公会议 司训 玛弟亚
  • 简介:纳雍作为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县份,解放以前,统治者历来“都以这片地区鸾远,鞭长莫及,治理困难”为由,常采取羁糜管理,根本谈不上促进地方建设与发展。

  • 标签: 民族地方 现状 解放以前 地方建设 多民族 统治者
  • 简介:11月17日,英国圣公会与“英格兰和威尔士天主教主教会议”在伦敦举行联席会议,就主教的工作、教会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讨论。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博士、英格兰与威尔士天主教的领袖红衣大主教考尔马克·墨菲·奥康纳共同主持此次会议。

  • 标签: 联席会议 天主教 英国 威廉姆斯 威尔士 英格兰
  • 简介:近日,由世界范围内很受年轻穆斯林欢迎的英国明星SamiYusuf提议,一场题为“为了达尔福尔地区和平”的音乐会在伦敦温布里剧场开演,参加此次音乐会的英国穆斯林慷慨解囊,帮助处于苏丹混乱地区的贫苦居民。好莱坞国际著名歌手AllahRakha,美国穆斯林乡村歌手KareemSalama,加拿大明星组合季节之声应邀参加了此次慈善音乐会,该音乐会同时得到了英国政府的积极支持。

  • 标签: 英国政府 音乐会 穆斯林 难民 世界范围 地区和平
  • 简介:3月1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爱国会副主席马英林主教会见了应基督教全国两会邀请来访的英国圣经公会新任主席保罗·威廉姆斯先生及联合圣经公会中国事工部主任柯伟生一行。

  • 标签: 圣经 英国 教会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威廉姆斯 部主任
  • 简介:20世纪20年代,在民族主义压力下,华西协合大学开始向政府立案,以期获得社会认可。由于南、北政府都颁行了立案法规,鉴于其时四川所处的特殊处境,华西协合大学决定率先得到四川地方当局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华西协合大学在1926、1927年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满足立案要求,并于1927年底在省教育厅获准立案。华西协合大学的立案过程清晰展现了华大在具体的地方处境中对立案这一“国家”规定的地方响应。同时,它也为20年代“国家政治”在“地方”的运作实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 标签: 华西协合大学 收回教育权运动 民族主义
  • 简介:日前,英国基督教浸信会、卫理公会和联合归正会领导人呼吁发达国家承担更多保护环境的责任。基督教领导人表示,发达国家的财富积累建立在极高的碳排放量基础上,因此在对抗全球变暖的努力中,应该承担有更多的道德责任。他们呼吁此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出台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球变暧对贫困人口的伤害,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 标签: 发达国家 道德责任 全球变暖 领导人 基督教 呼吁
  • 简介:2005年11月1日颁布实施的《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举办的州庆、县庆活动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近年来,省民委抓住有利时机,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州庆、县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就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州庆、县庆工作,谈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上级国家机关 贵州省 突破性 民委
  • 简介:18世纪,卫斯理约翰创立英国循道会。19世纪中期,随着英籍牧师俾士来到中国香港,英国循道会在华传教活动亦拉开序幕。梧州开埠通商后,在麦路得医生的带领下,循道会在梧州地区积极宣讲教义传播福音,开展各项传教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以慈善救助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各种具体行为,再现了这些慈善活动对教会和当地百姓的双面向影响。

  • 标签: 英国循道会 麦路得 梧州 慈善活动 《麦路得》回忆录
  • 简介:英国循道会是卫斯理兄弟于18世纪在英国创立的教会。19世纪中期,英籍牧师俾士来到中国香港,拉开了英国循道会在华传教活动的序幕。1897年,梧州开埠通商,英籍牧师麦路得被派往梧州开展传教活动。在麦路得等人的带领下,英国循道会在梧州地区开展了教务、医疗、办学、慈善等活动,积极推动了英国循道会在梧州地区的传教工作。本文结合《麦路得》回忆录,利用多方资料梳理英国循道会在梧州的医疗活动始末,再现了英国循道会在梧州地区传教发展的历史图景,并反思其对教会自身及梧州社会的影响。

  • 标签: 英国循道会 梧州 医务活动 《麦路得》
  • 简介:【本刊讯】(记者敏俊卿)2015年7月3日上午,中国伊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金万年基金、东风乘用车公司联合向新疆地方伊协捐赠工作用车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三司司长马劲,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副会长洪长有,深圳金万年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昊,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春荣,阿克苏地区伊协会长艾合买提·买提尼亚孜大毛拉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主持捐赠仪式。此次捐赠以“善行斋月”为主题,

  • 标签: 中国伊协 陈广元 红十字基金会 乘用车 蒋坚永 大毛拉
  • 简介:【天亚社·印尼古邦市讯】在印尼东部西帝汶岛,古邦总教区和地方政府一起努力减轻天主教幼儿营养不良的问题。古邦位于首都雅加达东南1900公里。

  • 标签: 营养不良 地方政府 印尼 教区 孩子 天主教
  • 简介: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庙宇群立,僧众如云。在众多的寺庙中,有一座尤为引人注目的寺庙,以其特有的内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这就是五台山唯一的比丘尼寺庙——集福寺。集福寺古名洪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中心区北一里许。寺前的高台十分宽敞,下有一面小坡,长满松柏云杉,杨柳榆树。寺后一座尖顶高山,山腰苍松直立,杨树成林。

  • 标签: 福寺 佛教圣地 心区 文殊菩萨 午斋 十小咒
  • 简介: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因其非凡军事才能与传奇经历而被后世神化,遂建庙以祭,最终形成了以胶东渔埠村、瓦北村及东永安村为核心,方圆达几十公里的孙膑信仰圈。在西乡渔埠村,每年正月十六举行盛大的'赶庙会烧大牛'祭祀活动。这一仪式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性信仰传统,且在乡村公共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嬗变,乡村公共仪式活动在构成、服务对象以及自身功能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适应性变迁。

  • 标签: 孙膑崇拜 渔埠孙子庙 烧大牛 赶庙会 地方化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尪公信仰在台湾的多元发展,特别是地域性和宗族性上的发展脉络,并对台北木栅忠顺庙的祭祀活动进行概述,以及探讨地方共同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记忆传承。尪公是先民在台北地区屯垦时最重要的信仰神祇之一。早期台北地区的屯垦移民多数以务农为主,因此每当农作物受到虫害造成大量损失,先民无计可施时,便会举办尪公绕境仪式来驱除虫害。除驱除虫害外,尪公也是一位武神,早期先民与原住民作战都会先祭拜尪公,祈求带来胜利。本研究通过考察台北木栅忠顺庙后发现,尪公信仰在台北地区有地方传统文化上的记忆,但随着台北的都市化、居住群体改变,以及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形态后,让原本具有驱逐虫害功能的神祇信仰文化逐渐消失殆尽于台北地区。对此笔者尝试探讨具传统与地方特色的尪公信仰文化如何延续地方共同宗教的信仰及城市文化记忆的传承。

  • 标签: 台湾民间信仰 木栅忠顺庙 尪公信仰 双忠信仰
  • 简介:16世纪英国改教时,英国教会对教会音乐也进行改革,在圣诗歌词的选用方面选择加尔文路线,与加尔文改革宗一样继承了早期教会的音乐传统——诗篇;另外,为了能保持圣经原文且符合英文语言特点,在音乐方面创立了"安立甘颂调"(AnglicanChant),以此曲调颂唱散文诗篇。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兴盛时期,英国教会正统基督教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历代教会推崇为"英国赞美诗之父"的以撒·瓦茨(IsaacWatts,1674一1748)于18世纪开始对英国教会传统圣诗进行改革,提倡"唱福音",开创了基督教赞美诗的新时代。他不仅改革英国教会的传统圣诗,而且藉着神赐给他的恩赐创作很多圣诗,并将他那时代的教会,带进一个属灵的复兴。同时,他的改革还激励了后来众多神所使用的仆人,藉着时代的语言和文化,将自身从神那里所得到的启示、灵感、亮光、经历,写成许多宝贵的赞美诗,使后世的众教会获益无穷。本文首先叙述瓦茨改革前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发展概况,其次阐述十八世纪瓦茨改革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基本见解以及他的创新理念对后世教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 标签: 瓦茨 18世纪英国教会圣诗改革 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