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因其非凡军事才能与传奇经历而被后世神化,遂建庙以祭,最终形成了以胶东渔埠村、瓦北村及东永安村为核心,方圆达几十公里的孙膑信仰圈。在西乡渔埠村,每年正月十六举行盛大的'赶庙会烧大牛'祭祀活动。这一仪式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性信仰传统,且在乡村公共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嬗变,乡村公共仪式活动在构成、服务对象以及自身功能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适应性变迁。

  • 标签: 孙膑崇拜 渔埠孙子庙 烧大牛 赶庙会 地方化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尪公信仰在台湾的多元发展,特别是地域性和宗族性上的发展脉络,并对台北木栅忠顺庙的祭祀活动进行概述,以及探讨地方共同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记忆传承。尪公是先民在台北地区屯垦时最重要的信仰神祇之一。早期台北地区的屯垦移民多数以务农为主,因此每当农作物受到虫害造成大量损失,先民无计可施时,便会举办尪公绕境仪式来驱除虫害。除驱除虫害外,尪公也是一位武神,早期先民与原住民作战都会先祭拜尪公,祈求带来胜利。本研究通过考察台北木栅忠顺庙后发现,尪公信仰在台北地区有地方传统文化上的记忆,但随着台北的都市化、居住群体改变,以及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形态后,让原本具有驱逐虫害功能的神祇信仰文化逐渐消失殆尽于台北地区。对此笔者尝试探讨具传统与地方特色的尪公信仰文化如何延续地方共同宗教的信仰及城市文化记忆的传承。

  • 标签: 台湾民间信仰 木栅忠顺庙 尪公信仰 双忠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