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深入研究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规律、机制,寻找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视角、新途径,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和急迫的问题。应该说,我国对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是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的,但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多样而复杂。最近,廖小平教授发表的新作《代际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代际维度研究》

  • 标签: 公民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代际 维度 实践探索
  • 简介: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教育轻行为训练是青少年道德建设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养成训练则被证明是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生成的有效路径。这是由品德生成的客观规律、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体验教育、实践育人的任务决定的。要切实提高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效果,德目指标应易记易循,行为准则须明确具体;活动方案设计应贴紧未成年人实际,训练活动要注重可操作性,强化情感体验环节,抓好“小处”、“小事”,注意训练活动的持续性和家校(园)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养成成果。实践证明,从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入手正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养成训练 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德目指标 活动方案 情感体验 家校(园)互动
  • 简介:上海市伦理学会于2004年5月29日召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吴振标、副会长朱贻庭主持了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有关专家教授20余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了学术交流,并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学术研讨会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 简介:一导言世界1/3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已开始进入"老年"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就业,以缓解"养老"给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以及劳动人口减少造成的经济压力。

  • 标签: 就业问题 人口普查资料 老年人 关怀伦理学 实证分析 中国
  •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欧洲近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模式与规范伦理的具体成因、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并对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说明。笔者认为,麦金太尔在重建传统生活共同体基础上恢复古希腊美德伦理的主张只是一种道德乌托邦幻想,我们应当在努力完善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模式和规范伦理类型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启蒙运动所开创的现代性事业,而不是一味地吁求回归传统。

  • 标签: 民主 法治 规范伦理
  • 简介: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是关涉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也要重视道德建设。建设农村伦理社区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以"仁、义、礼、智、信"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典型内容的中华传统道德,能够通过对农村社区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培养和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传统道德 农村 伦理型社区
  • 简介:在汉语谚语中,存在着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伦理谚语,在言语教化中,谚语的教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谚语教化的独特性在网络时代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谚语 伦理 道德教化 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