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上主要存在"对立说"、"并存说"和"融合说"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学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超越则使其有能力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儒学现代化,从而为和合提供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儒学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儒学
  • 简介:集体主义话语权的确立受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与自身的内在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多元文化、集体主义逐渐回落到社会道德层面,都对其话语权形成了极大挑战。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指向性的统一、坚实的利益基础和正确的衡量标准。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是一个集体和个人双向作用的过程,需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需要不断实现由社会到个人、理论到实践、外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 标签: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话语权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 简介:伴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其价值观也在逐渐形成与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具体的"人"出发,认为价值观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要受到历史、社会实践的制约;价值的内涵、价值观应该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客观性、阶级性、具体性等特征;价值的实现是现实的,价值观的评判标准是社会实践。因此,对于价值观的分析,我们应该采取历史、阶级和具体的分析方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价值观 特点 分析体系
  • 简介:"觉解"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一种深入的当代中国人的"觉解"。同时,"觉解"思想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积极的贡献。二者都体现着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结合着讲有相得益彰之妙。

  • 标签: 觉解 核心价值观
  • 简介:在公共卫生规制中,政府常常依据父爱主义原则对个人的涉己行为进行干预,以维护(或增进)个人福祉。当对非自愿的涉己行为进行干预时,依据的是弱父爱主义;当对自愿的涉己行为进行干预时,依据的是强父爱主义。其中,弱父爱主义因其是对行为人“非自愿”(非理性)的补正以帮助其恢复到“自愿”(理性)状态,因而较容易得到辩护。但是,强父爱主义是对行为人自愿的涉己行为的干预,因行为人并非欠缺理性,因而在论证上存在困难。在公共卫生规制中,弱父爱主义是对能力欠缺者的保护;强父爱主义是对个人自冒风险的防范。

  • 标签: 父爱主义 涉己行为 对能力欠缺者的保护 对个人自冒风险的防范
  • 简介:中国传统医疗模式强调医生基于患者利益,为患者做主,病人在医患关系中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是由于医生具有专业知识的优势,只有医生才能做出有利于病人的决策。这种医疗模式具有父爱主义的特点,但它同时也意味着对病人权利的忽视。因此,它最终被以尊重自主原则为核心的医疗自由主义传统所取代。但是医疗自由主义在片面强调病人自主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医生的德性,产生了新的医患矛盾。面对今天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困境,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病人自主的至高无上地位以及废弃已久的医疗父爱主义的当代价值。传统医患和谐关系中有很多值得发掘的有利因素,医疗父爱主义有利于增强医者的责任意识,重塑医家美德,从而缓和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中国传统 医疗父爱主义 医疗自由主义
  • 简介:"经济学帝国主义"往往会带来对功利最大化的推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效率的崇尚。因此经常有人将"经济学帝国主义"与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和效率主义等混为一谈。但就其实质而言,"经济学帝国主义"与这些主义有关联但却本质不同,更不能相互替代。所以有必要在厘清"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表现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上述主义区分开,以便对"经济学帝国主义"进行更好的认识和反思。

  • 标签: 经济学帝国主义 功利主义 物质主义 效率主义
  • 简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西方思想史上一个核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事实与价值"这一特定问题上,维特根斯坦尤其是前期维特根斯坦,与新康德主义者如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有一种思想上的联系。因此,本文的主要任务,即是对此一可能的思想联系,给出一个简明的勾画,以期在比较中加深我们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理解。

  • 标签: 事实 价值 文德尔班 李凯尔特 维特根斯坦
  • 简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中国,"诚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她是个人的美德、企业的黄金资产、社会的公序良俗、国家的重要软实力。诚信以明大理、守善道为前提,集"诚实"与"信用"于一身,表征着劳动者诚实创造的态度和优良的品德。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必须坚持德法共治,在切实加强诚信制度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弘扬诚信美德,使诚信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一个人则必须做到诚信律己、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奉职。

  • 标签: 诚信 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正确理解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的特征对于理解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体系至关重要。判定正义原则与利己主义之间关系的关键在于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是否将自利原则视为其理论体系的首要价值,我们不能因为该理论承认立约人的理性选择的自利考虑而判定其是利己主义。任何企图从立约人合理性选择推出理性选择的思考进路,都是对原初状态的误解。

  • 标签: 罗尔斯 公平的正义 利己主义 理性选择
  • 简介:传统的心灵哲学只关注对心灵的求真性研究,而不关注对心灵的价值性研究。美国哲学家弗拉纳根打破常规,基于自己对心灵哲学元哲学问题的反思和理解,把幸福等价值性问题纳入到心灵哲学的研究视野当中,发起并推进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哲学"转向"。弗拉纳根把他对幸福的自然化研究称作"幸福学",幸福学的研究方法是他所谓的"神经现象学"的方法。他利用"幸福学"和"神经现象学"对当前幸福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形而上学问题。弗拉纳根的工作是一次"将幸福自然化"的尝试,这既为我们理解幸福提供了新的维度,也为当前陷入困境的自然主义注入了新的动力。

  • 标签: 幸福 自然主义 心灵哲学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具有如下主要特征。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呈现出一个十分明显的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现实道德层面逐渐增强关注和研究的发展过程;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呈现出了从继承和借鉴马克思的批判传统对资本主给予道德批判到积极发掘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和注重从伦理层面上建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过程;再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呈现了一个从政治革命、社会批判到生态建构的发展过程。深入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伦理思想 特征 意义
  • 简介:黑格尔的神选观念和普遍等级说在马克思和列宁那里转化为党的先锋队理论。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意无意地漠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党视为人民群众事业的代理人。先锋队理论造就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弱化了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是苏联官僚主义的主要根源。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导致其反官僚主义措施总是以绕开甚至强化集权体制为终结,这当然不可能真正根除官僚主义

  • 标签: 普遍等级 先锋队 人民群众 官僚主义
  • 简介:今年10月,在刚刚结束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与会学者深深感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的灵魂一直与我们同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中国,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青年。这让我们感到欢欣鼓舞,但也有些人尤其是青年对马克思主义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丛书。

  • 标签: 国杰 伦理学家 中国传统道德 道德品质 道德修养 活着
  • 简介: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生成性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内生逻辑,其对于当下道德治理具有深远的现实观照意义。当下,以"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为主要表征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为指导,构建科学而有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首先,秉持"道德批判当先"的理念,是合理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坚持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自觉契合,是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现实诉求。

  • 标签: 道德批判 经济批判 生成性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 内生逻辑 当代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