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1984年8月7日至11日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亲自召集、主持并在会上做了主要学术报告的全国首次思维科学学术讨论会,被认为是思维科学正式宣告诞生的事件。这次学术讨论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以这次会上发表的论文中由钱学森亲自选择、编篡出版了《关于思维科学》一书,二是在中国科协认可下成立了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

  • 标签: 中国思维科学学会 学术活动 思维训练 《思维科学通讯》 社会思维学
  • 简介:在1984年8月召开的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第一次会议上,经讨论决定学会筹备组下设立两个机构,一个是办公室,设在山西太原,由张光鉴主管;一个是学术活动中心,设在北京,由田运主持。还决定创办思维科学公开学术刊物《思维科学》,张光鉴任主编;编发内部学术刊物《思维科学通讯》,田运为主编。还推举林学谛为学术活动中心秘书长兼《思维科学通讯》副主编。1998年5月林学谛同志逝世后,由郭俊义研究员接任中心秘书长工作,最近又增补陶伯华研究员为秘书长,由一位主持人、两位秘书长组成“中心”的常务工作核心。经常参与学术活动中心工作的核心成员,还有杨春鼎教授、朱长超研究员、黄浩森教授、王维镛教授(已逝世)、余华东博士等。

  • 标签: 《思维科学通讯》 学术刊物 秘书长工作 第一次会议 副主编 中国思维科学学会
  • 简介:经研究协商,决定成立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学术活动中心(别名“世纪思维与现代教育研发中心”)全国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名单如下:田运、朱长超、庄寿强、杨春鼎、胡恩厚、赵诚、赵总宽、柳树滋、郭俊义、陶伯华。本中心首届全国学术委员会由13人组成,现公布10人,另3人以后公布。随着形势的发展委员还可增加,田运为学术委员会主持人,郭俊义、陶伯华为秘书长。学术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主持人与二位秘书长负责处理常务。工作需要时还可增设副秘书长。

  • 标签: 消息报道 中国思维科学学会 学术活动中心 全国学术委员会
  • 简介:赵总宽: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40年5月生,河北献县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逻辑教研室主任,现代逻辑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研究所所长。曾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逻辑学会会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代逻辑与科学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思维科学全国学术委员会委员。

  • 标签: 学术委员会 思维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逻辑 博士生导师 教研室主任
  • 简介:田运简介田运,原名肖思田.,1932年出生,山西省忻州人。1952年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名北京理工大学),担任学校管理工作,最后任职为校党委书记,并从事科学研究,被学校评定为副研究员,1988年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晋升为研究教授。是国家教委发证认定的大学教师。

  • 标签: 学术委员会 思维科学 简介 学校管理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 科学研究院
  • 简介:思维科学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任务与方向,它们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排斥主观随意性。思维科学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维科学学会必须坚持学术民主,不搞一言堂。这些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应当引起广大的思维科学工作者和学术界的重视与讨论,才能进一步开展好思维科学的研究工作。

  • 标签: 钱学森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民主
  • 简介:我在《思维论》前言中说:“任何写作者都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是错误的,我也不例外,尽管我在写作的时候力求有据,写的过程中又经常自己反驳自己,写出来以后又力求投入应用、进行检证,予以修订,隔上一段时间回头再看,进行反思——但仅有这些仍不能保证没有

  • 标签: 学术挑错讨论会 《思维论》 科学研究 科学论证
  • 简介:田运教授出版的《思维论》一书,系统地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在思维科学领域里的思想成果。该书出版后,他发起组织了一次挑错讨论会,让读者们从中提出问题,挑出错误。从挑错讨论会发言纪要看,批评坦诚而认真,有些批评是相当尖锐的。

  • 标签: 学术讨论 田运 《思维论》 思想成果 学术风气
  • 简介:环顾当前我国科技界的学风状况,是颇堪担忧的。最近,科技日报勇敢地提出了中国科技界流行的瘟疫——浮躁问题,尽管言犹未尽,但确实在一片沉静而混浊的水塘中抛下了一块令人清醒的大石头,说出了许多科技界人士憋在心里的话。

  • 标签: 中国 学术风气 管理体制 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民主
  • 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全体院士应当身体力行,高度珍惜和自觉维护这一荣誉;模范地恪守法纪和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恪守科学道德准则;一切以国家、人民和全人类的利益为归依,做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为严以自律,并接受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特制定如下准则:

  • 标签: 中国科学院 管理机制 学术道德 人格修养
  • 简介:科学创造想象的形象性。科学创造想象最基本的性质是意象的一种特殊运动。意象虽然是理性思维的基元单位,蕴含着人类情感评价和理性认识成果;但当它运动于想象时空的观照中时,却始终保持着形象的形式。故而说,科学创造想象是以“形象的运作”创造着世界——世界上一世新的东西。

  • 标签: 创造想象 科学 理性思维 形象性 认识成果 情感评价
  • 简介:(按:原文标题为《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在力学和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此处仅摘登文章前半部分)当今,科学发展非常快,知识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可能若干年后就没用了,所以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是非常关键的。已故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1983年到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时就指出:我们希望学生到学校里来主要是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所学的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训练学生掌握方法。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并不容易。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强调要教给学生方法,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做到位。

  • 标签: 科学方法 维和 学思 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 大学阶段
  • 简介:日前读到张劲老撰写的《让科学精神永放光芒——读有感》和新华社记者曲志红、孙承斌撰写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心情十分激动。钱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科学思想永远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南。不知有多少新兴学科的出现都是由于受到他的科学思想的哺育,对此我深有所感!

  • 标签: 钱学森 科学思想 数学思维 哲学思维
  • 简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倡议创建现代思维科学,至今已有30年了。然而思维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分界问题,至今仍争议不断。这也是思维科学发展艰难,

  • 标签: 思维科学 认知科学 科学发展 钱学森 科学家
  • 简介:“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一词于1973年南朗盖特·希金斯开始使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逐渐流行并开始兴盛起来,是从多学科出发研究信息加工认知活动规律的一组前沿性尖端学科,主要探究人脑或心智的工作机制。1975年,纽约市“斯隆基金会”开始对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计划给予经费支持,资助一直持续至今,从而形成为国际认知科学联合会这一全球认知科学界的学术组织,

  • 标签: 认知科学 思维科学 跨学科研究 70年代 活动规律 信息加工
  • 简介:人类是会思维的动物。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都在人的思维的指导、控制和作用下进行的。对思维历史的了解,将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认识人类的历史,更好地认识人类的精神创造的历史。具体地讲,了解人类思维的历史,将能更好地揭示科学、艺术、宗教、法律、哲学等的起源,更好地认识它们早期的特点。

  • 标签: 人类思维 科学 早期 精神活动 物质活动 精神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