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从《论语》注释史来看,关于“在齐闻《韶》”典故,宋代讨论的热点问题是孔子何以可能固滞的长达三月不知肉味的问题。由此问题出发,程颐认为“三月”是“音”字误,朱熹认为当增“学之”二字。程颐和朱熹之说影响巨大,门人皆附和师说。但是,和程颐同时期的陈祥道反对“学之”之说。“在齐闻《韶》”伤心说(孔子伤心于《韶》乐至齐而三月不知肉味)在宋代并未绝响,郑汝谐和蔡节是代表。宋元之际的金履祥对“在齐闻《韶》”论述最为详尽,附和朱熹之说,认同赞美说(孔子陶醉于《韶》乐之美而三月不知肉味)。

  • 标签: 《论语》 《韶》 宋代
  • 简介:孟喜的阴阳运行轨迹思想采用了《易传》及《淮南》的"阴阳顺行"观点。就纳支而言,京房采用"阳顺阴逆"的原则,承续了董仲舒"阳顺阴逆"的阴阳运行观。京房以土星配乾卦,应是受到了董仲舒"尚土"学术思想的影响。孟京易学中透显的"贵微重始""大一统""三纲"等人道思想,与《春秋繁露》中的公羊大义直接相关。

  • 标签: 孟喜 京房 淮南子 春秋繁露 阴阳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