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罗钦顺对自然界“理”、“气”范畴和理气关系探讨及其对程朱理学批评形成其“气本论”理气观,所提出哲学命题作为其整个哲学体系立论根据构建了其哲学逻辑结构理论基础。罗钦顺对人生界“心”、“性”范畴和心性关系探讨及其对程朱理学继承与发扬、对陆王心学和禅宗佛学批判与排斥形成其“性本论”心性观,所提出哲学命题作为其整个哲学体系论证主题构建了其哲学逻辑结构思维重心。罗钦顺用人之“心”、“性”即自然之“气”、“理”作为统一其自然界之理气观与人生界之心性观逻辑前提,但其哲学逻辑结构中阐发其论证主题的人生界之“性本论”心性观与提供其立论根据自然界之“气本论”理气观存在着无法统一内在矛盾

  • 标签: 理气关系 心性关系 逻辑结构 内在矛盾
  • 简介: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美学思想一个重要特征是讲求朴素与实用,反对奢靡华丽,并且据此把“朴素为美”美学观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观念之一。这样来理解儒家美学观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儒家美学观存在着内在矛盾,它既有提倡“节用而爱人”即赞同朴素与实用一面,又有重视外表“文饰”即提倡绚丽与华美的另一面。在儒家美学思想体系中,绚丽与华美都是权力、地位和礼仪象,正,又是同他们所提倡“礼”思想紧密联系着。对“朴素为美”提倡,更多地表现为道家、法家和墨家美学观。在中国美学史上,儒家美学中对绚丽与华美的赞赏,很难得到民问认同。追求绚丽与华美的美学态度和艺术风格,还常常受到泛道德化批判。

  • 标签: 绚丽 儒家 美学观 千盾
  • 简介:爆发于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而且对其政治、文化以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破坏性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西方社会以至整个世界都在进入一个新调整时期。与这种调整相适应,思想观念也进入了一个新“调整期”。金融危机在更深层面上既是一场思想文化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一次总爆发,还是一场价值观危机。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文化矛盾 价值重构 金融危机 2008年 社会生活
  • 简介:本文从易学史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矛盾学说演进历程.认为《易传》构建了阴阳矛盾学说基本框架,是阴阳矛盾学说之源。从玄学易到理学易.阴阳矛盾学说得以进一步展开,而王夫之易学,则对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作了全面总结。

  • 标签: 阴阳 矛盾 周易 易学史
  • 简介:康乾时期,清廷一方面利用程朱理学道统论为其合法性作论证,凸显程朱理学“正人心”思想;另一方面又打击道统论中所蕴涵与治统相对抗精神,难以容忍程朱理学“正君心”思想。在对待程朱理学问题上,清廷始终在道统与治统之间处于矛盾心态。为了消除程朱理学“弊端”,清廷又开始提倡汉学。所有这些策略最终加速了理学走向僵化历程。

  • 标签: 程朱理学 道统 治统 宋学 汉学
  • 简介:对于《管子》中哲学思想,学术界一般注重《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研究,而对《水地》篇未给予足够重视,缺乏深入细致研究。本文试从思想背景、思想内涵两方面对该篇作些具体探讨。一、《水地》篇思想背景尼达姆认为《水地》篇“既吸收道家代表...

  • 标签: 水本原论 《管子》四篇 内在矛盾 《老子》 天地万物 超越性
  • 简介:政策执行者具有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等身份属性。在公共政策实践中,政策执行者扮演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互有交叉、彼此重叠,形成角色错位、身份矛盾,使执行者陷入价值选择困境。政策执行者在价值选择中所具有的两种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经常呈失衡状态,表现为其工具理性张扬与价值理性式微,这些情况使公共政策执行失灵难以避免。

  • 标签: 公共政策 执行者 身份 理性
  • 简介:知道一项行动从来不只是知道行动所寓于其中物理事件,而且意味着知道行动意义或意向性内涵。对于他人行动,我们需要通过观察而知道其意义;对于自己行动,我们则直接地、不由观察而得知其意义,因为这取决于我们自己意图。

  • 标签: 自我知识 图表 意向性 意义 他人
  • 简介:“道德自我”是唐君毅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现代重建核心概念。唐君毅提出此一概念内在理路是,以道德自我来重新树立传统心性观念权威,进而从道德形上学根源方面重建现代中国道德体系。“中体西用论”与“泛道德主义”对道德自我学说批评虽然道出了其面临困境,但是从道德奠基理论看,道德自我作为超验根源对于儒家道德原则论证,是传统道德理论在现代社会新发展。

  • 标签: 唐君毅 道德自我 道德奠基
  • 简介: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本文从利益主体理论产生背景和内涵入手,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中利益主体构成,指出利益主体协调机制是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途径和基本保证。这一机制核心主要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和激励、分配机制。

  • 标签: 利益主体理论 旅游利益主体 协调机制
  • 简介:毛泽东两类矛盾学说一直是当代中国社会冲突治理指导思想。从历史上看,该学说在实践中有平和、暴烈和柔弱等三种反差极大表现。本文致力于将这些表现统一起来解释,以探寻该学说在实践中发生变异规律。本文认为,中国政治体系构造和运作基本逻辑是人民政治逻辑。基于该逻辑,国家一方面享有极大专断权力,另一方面对政治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这使国家对权力行使具有显著策略主义特征。两类矛盾学说在实践中表现出平和、暴烈和柔弱等三种面相,虽然差异极大,但本质上都是人民政治逻辑在不同政治形势下具体展现,即都是国家以人民政治逻辑赋予专断权力为基础,再斟酌具体政治形势予以策略性调整结果。在当前,如果不注意反思和克服人民政治逻辑固有局限,中国社会冲突治理将难以走出革命复生革命困境。

  • 标签: 人民政治 公民政治 两类矛盾学说 社会冲突治理
  • 简介:<正>“无友不如己”一语,出自《论语·学而》(《子罕》重出,不论),历来解释,大意多是“不要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商聚德同志提出异议,并做了新解释((见《〈论语〉辩疑二则》,《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认为“如”是似、类、均之意。“不如己”即与自己志趣不一致的人,不同道的人。“无友不如己”就是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历来那种解释,确如商同志之所指,漏洞百出,难满人意。但如商同志新解,却也觉得还存在难

  • 标签: 孔子研究 论语 辨疑 子路 言忠信 交朋友
  • 简介:自我决定权是权利人针对自己具体人格要素进行自我决定和塑造权利,其性质是对于具体人格权权能进行抽象一种相对独立权利,以保护权利人意志人格为目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于生命、身体、健康和姓名塑造与决定。对于自我决定权侵害表现为欺诈、胁迫和未履行告知义务等,侵害自我决定权产生实际损害,要进行完全赔偿,未产生实际损害,要对于权利人自我决定机会丧失进行象征性赔偿。

  • 标签: 人格权 自我决定 意志人格 权能 抽象
  • 简介:18世纪末19世纪初柏林沙龙代表了沙龙发展史上高峰。这些沙龙创办主要是犹太女性,她们把早期浪漫主义关于“自我教化”观念内在化,追求展现个性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由于传统犹太宗教教育不足和受到浪漫主义宗教观影响等原因,她们走上改宗之路,试图以同化为代价融入主流社会。但这带来了身份认同危机,并推动了以种族和经济为导向现代反犹主义发展。这些犹太妇女所经历自我解放、团体忠诚、社会接受之间冲突,她们所开始同化,以及她们心路历程,在随后两个世纪中将被几代德国犹太人一一重温,开日后德国犹太社团融入德国社会彻底失败先声。

  • 标签: 沙龙 犹太妇女 “自我教化” 同化 反犹主义
  • 简介:目前学术界对协同治理行动结构双维通道和动力构成运行机制讨论尚不充分。文章通过分析协同治理在制度形式系谱中定位,梳理其与协同政府、官僚制政府和外包型政府等话语体系关系,继而探讨其行动构成差异,分析了基于“部门合作”与“公私合作”双向维度行动网络。从动力产生来源、表现形态和协同演化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协同治理动力构成及其运行机制。

  • 标签: 协同治理 行动者 结构 动力机制
  • 简介:洛学门人王蘋以开心学端绪著称于史,然由于朱子为清理门户、重建道统之需要,对王蓣之异己思想大加挞伐,作《记疑》逐条批驳,致使其沉寂于哲学史,暗而不彰,且尤为当前哲人所遗忘。摈弃门户之见,考镜心学源流,王蘋为洛学开出新面向所做努力与尝试应该给予必要和足够关照,从而彰显王蘋在心学建构历程中草创之功,以期丰富和完善心学史研究。

  • 标签: 王蘋 心学
  • 简介:<正>中国逻辑史发轫于何时?开创是谁?我国逻辑学界对此似有定论。目前已经出版几本有影响中国逻辑史专著都认为中国逻辑史开创是春秋末年郑国邓析。笔者认为,邓析开创中国逻辑史观点与史实不符,因为邓析逻辑思想远没有孔子丰富,邓析对中国古代逻辑学发展影响也远不及孔子,且邓析比孔子小6岁,由是观之,中国逻辑史开创应属孔子。本文拟从逻辑思想产生、"正名"理论提出和《论语》中逻辑思想三个方面来论证孔子在中国逻辑发展史上开创地位,并对"邓析开创中国逻辑史"几条主要论据作一些分析。

  • 标签: 中国逻辑史 开创者 逻辑思想 孔子 邓析 中国古代逻辑
  • 简介: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兴起,许多企业开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提升品牌吸引力,获得消费认可和喜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企业责任形象对消费响应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责任形象能够积极影响消费响应,而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关系方面。消费企业认同是影响企业责任形象与消费响应关系重要中介变量。本文既丰富了从消费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又为企业运用社会责任战略获得消费积极响应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消费者响应 消费者企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