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个人自主是一个充满歧义的概念。程序性自主观反对为自主个人的行动或愿望施加任何内容方面的限定,而实质性自主观则主张施加这类限制。在揭示实质困难和回应实质质疑的基础上,一种德沃金自主理论框架下的程序辩护尝试对个人自主的外部影响机制做出说明,使其与人们的道德直觉相容,同时补充完善德沃金自主理论。

  • 标签: 个人自主 实质性 程序性
  • 简介:《资本论》商品的内容是经济的,但商品的概念要素却牵涉不少哲学性问题。分析涉及内外空间性的财富“表现”问题、“需要”的满足问题、作为抽象结果的“抽象人类劳动”之被表现问题、随之而来的劳动时间之“凝固”及其异化问题,构成本文的基本任务。在所有这些分析中,抽象和简化之现实性和理论性特别值得重视。在此基础上,《资本论》商品的理论结构将得到新的哲学评估,相关的方法论自觉也将得到新的学理阐释。

  • 标签: 商品 表现 空间 时间 抽象 隐喻
  • 简介: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生态的关切日益加深。本文立足中西方舆论对“中国模式”所作的正反两方面的表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若干主干价值和事实,对论题进行讨论。本文认为,漠视浸润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历史的、有意识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模式”的竞争性置评终无可能揭示事实的真相。通过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的批判,本文指出中国发展生态其实就是邓小平称谓的“自己的模式”,如果进一步挖掘对其“是者”的认知,中国发展生态未必就不能成为一种确保全面性、常规性的经济健康、社会和谐、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的趋于至善(或人类公认为善)的人类发展取向。

  • 标签: 中国发展生态 社会主义 价值 事实
  • 简介:韩丁好友金宝瑜认为不能忽略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某些负面影响;韩丁终生关注的山西张庄及周边耕地的现时萎缩,从新层面证实了一些负面影响;韩丁的学生美国学者穆达闻对全球化影响中国农民两极分化问题,提出应以印度棉农悲惨境地为戒;韩丁的妹妹寒春、外甥阳和平通过中国与菲律宾比较,信奉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深刻历史意义.

  • 标签: 中国农业 全球化 警惕负面影响
  • 简介:学界在阐释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演进时经常随意使用“形态”和“阶段”。通过追溯和分析马克思在《大纲》等文本中关于社会历史演进问题的经典表述之原文、英译文和中译文,可以看到“形态”和“阶段”的混用不仅是一个由马克思自己的文法疏忽引起的翻译问题,更是一个理解问题。澄清混乱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马克思是用“形态”表示人类史前史阶段中的诸种社会形态,诸形态有其实质上的一致,即它们都是人类不自由的社会。相反,马克思是用“阶段”表示人类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真正的自由的人类历史时期。在这一尚未被辨明的区别的基础上,马克思的有关思想可以呈现为更明晰有序的格局,即人类社会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但以自由为尺度,却只有两大阶段。“形态”与“阶段”之准确区分也为人们理解社会历史演进的多样性留下了广阔空间。

  • 标签: 社会历史演进 形态 FORM 阶段 Stufe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