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对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的批判以及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卢奇提出总体性思想,阐释了总体性与物化、总体性与无产阶级意识的关联。但卢奇黑格尔式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富有意义的解释,终不能摆脱黑格尔哲学框架的束缚而达到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本质。重温科耶夫作为存在论的黑格尔辩证法,我们会发现卢奇对黑格尔辩证法是一种有缺陷的解读。劳动和斗争,则是使总体性思想摆脱唯心主义残余影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反思 具体的总体性认识 无产阶级意识 存在论
  • 简介:本文围绕MEGA编辑与马克思研究的主题,对黑克尔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访谈从德国的“语文学”(Philologie)研究传统出发,对文本考证(Textkritik)工作的内涵、原则与意义进行了介绍,进而提出,应当恰当理解MEGA独特的编辑原则,即文本考证的原则、时间顺序的原则、文本类型分类的原则,但这种原则并不是文本编辑和理解的唯一方式,同时也要加强对其『也类型文集的编辑工作,因此有必要对MEGA的功能予以合理定位。访谈也回顾了两德统一前后MEGA编辑从陷入低谷到复苏重建的历史变迁,并简要介绍了其运行现状。访谈最后对与MEGA编辑和出版相关的《资本论》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等问题做了评述,对中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译工作予以了积极评价。

  • 标签: MEGA 马克思研究 马克思学 文本考证 《资本论》
  • 简介:1999年,陆贵山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曾经引起一场重要的学术论争,文艺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关系问题是那场论争涉及的核心问题。同一时期,关于人文精神危机的文化讨论也仍然余波未平。在今天看来,那场短暂的论争既反映出新时期以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美学与文艺观念的主导地位,又反映出这种主导地位所受到的反思与挑战。今天,现实与理论的发展为我们回顾那场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的论争,进一步反思人文主义美学与文艺观提供了条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反思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文艺观念,为文艺研究和文艺评论重新确立牢固的价值基点。

  • 标签: 文艺评论 人文精神 历史精神 人性论
  • 简介:2015年上半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尹庆红博士在英国切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和切斯特大学校长惠勒教授进行了一次访谈。他们围绕缇姆·惠勒教授的教育背景、英国的心理学美学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传统的关系以及审美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心理学美学 交流 文化传统 审美教育
  • 简介:汤尼·白露(TaniE.Barlow)现任美国莱斯大学赵廷箴与怀芳亚洲学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她的著作《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2012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该书论述了中国启蒙知识分子对妇女整体不断发展的描述。在论证几代理论家如何与国际思潮进行辩争的过程中,涵盖了优生学、社会性别、性意识、精神分析思想、文学批评、道德伦理以及革命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阐述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所关注的性别平等问题。围绕该书提出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王杰教授与汤尼白露教授进行了一次访谈,讨论了中国的女性主义、左翼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与未来。

  • 标签: 妇女 女性主义 左翼理论 马克思主义美学
  • 简介:本刊记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年初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近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也把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一项重点建设内容。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是在高校宣传思想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