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马尔塞的代表性著作逐渐被译为中文,他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经历了由冷到热、由浅及深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国学者围绕马尔塞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等问题,从批判马尔塞思想的阶级立场逐渐转向对马尔塞重要著作和代表性观点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推动了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年大学生阅读马尔塞著作的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者成为阅读、研究马尔塞著作的主要群体,国内马尔塞研究经历了研究立场和研究主题的转型,逐渐突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域,拓展了研究领域,并且开始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更新了研究视角。今后推动国内马尔塞研究,有必要重视马尔塞新近发现的文本,凸显马尔塞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升马尔塞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

  • 标签: 马尔库塞 中国 回顾 反思
  • 简介:相较于社会研究所的其他成员,马尔塞对现象学运动的了解更为全面,判断更为准确。一方面,马尔塞准确地指出了舍勒的客观一形而上学现象学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着重强调了海德格尔的一般此在现象学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突破。另一方面,自1928年加入海德格尔圈子之后,马尔塞就对现象学特别是海德格尔的一般此在现象学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这种批判归结为一点就是:海德格尔仅停留于对一般此在之历史性的生存论分析,而跳过了历史此在的物质内容,因此,在他那里,具体哲学最终仍是一种“先验哲学的变种”,一种“虚假的具体”。

  • 标签: 马尔库塞 先验现象学 客观-形而上学现象学 一般此在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