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9月15日至17日,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列宁、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暨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第24次年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大学、贵州大学等近3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 列宁思想 年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简介: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重大意义的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发展,促进国内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改革开放问题的研究,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和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承办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学术研讨暨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第25次年会于2018年10月121日至14日在重庆召开。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年会综述 改革开放理论 重庆邮电大学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真理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落实思政课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于2017年12月22日-24日在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33次学科论坛”。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 思政课教学创新
  • 简介: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的建设大体上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发展同步。在第一次美学论争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在'美学热'的气氛中,形成了美学教材建设的高潮,主要是实践美学和反映论美学两派的教材。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践美学内部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21世纪初产生了新实践美学,相应地形成了新实践美学的教材群。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教材作为中国美学主流教材,其创制和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唯物论美学教材、实践论美学教材、新实践美学教材的消长,都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美学回应,同时展现了中国美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教材 唯物论美学 实践美学 新实践美学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郑重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 标签: 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 理论创新 实践经验
  • 简介: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经济复兴”概念。中国经济复兴思想导源于丰富多彩的近代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同时受到国际冷战格局下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强烈影响。中国经济复兴构想的核心是要通过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经济复兴构想并非追求历史辉煌的简单重现,而是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价值意蕴。同时,这一意蕴潜藏着政治理想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诉求,双重目标相互缠绕的思想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经济复兴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化
  • 简介: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构架、科学内涵、理论特征、理论创新、理论纬度、地位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简介:主体的生成及其能动性发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否指导中国实践以及同中国实际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学界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薄弱环节,尚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俞吾金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已有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去提出和追问“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之以“匿名主体”的方式开展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一定程度上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前提性反思不够。靳书君也指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体研究 述评 国内 能动性 化学科
  • 简介: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不断得宽,党史学的专门史学科不断得以建立,其中,中国共思想史的研究就是一项崭新的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党史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以下简称中共思想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有通史类和断代史类等出版,诸如,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版社1991年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史》(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以及《中国共产党思想》(青岛出版社2015版)等.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思想史研究 共产党理论 中共党史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20世纪90年代
  • 简介:任何一个政党,都是秉承一定的价值理念而聚集成的政治组织,因此,政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1956年,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第一次提出并使用"政治文化"的概念,为研究政党文化提供了学术支撑。政党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下半叶逐步兴起的一种崭新研究范式,伴随着政治学理论的发展和政党政治的实践演进而不断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 标签: 政党文化 文化研究 中国共产党 综述 政治学理论 政治组织
  • 简介: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天府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一点一园一极一地”战略发展目标,结合公园城市特点,推动建设人文景观相生、生态宜居相适、生活产业相融的开放式、可进入、可游玩的公园社区样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社会治理经验,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作用,2018年10月13日,由四川省政治学会主办的四川省政治学会2018年年暨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理论研讨会在四川天府新区召开。

  • 标签: 社区发展 治理经验 四川省 研讨会综述 学会 政治
  •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 标签: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委员会 顾海良 副主任
  • 简介:人民政协通过界别设置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深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系统化的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界别的设置、调整、变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不仅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深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而且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协商平台上进行民主商议与治理的民主吸纳机制。政协界别所包涵的行业越丰富,代表性越强,比例设置越合理,越能保证民主协商的水平和质量,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越多。正是如此,政协界别的设置和变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吸纳能力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统合社会的有效组织形式,是执政党和社会维系利益多元化格局及政治稳定的重要平台,而人民政协界别是执政党发扬参与式民主理念的基本单位。

  • 标签: 政协界别 中国共产党 政治吸纳
  • 简介: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概念界定及概括原则学术界对于理论主题的认识是一致的。所谓“主题”,就是理论探索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研究的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从理论本源性来说,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主题 综述 学术界 本源性
  • 简介: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规矩。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循的规矩和行为准则,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严明的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实现宏伟政治目标的坚强保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廖冲绪研究员独著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纪律建设研究》正是一部专门研究党的纪律建设的力作。该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通观全书,体现三个鲜明的特点。

  • 标签: 党的纪律建设 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 党的组织 力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2018年6月15日至17日,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召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与会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维方式和具体实践中的理论发展做了认真总结,对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面临的西方文论的挑战以及新时代面临的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合的诉求,与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都有许多真知灼见值得关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 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创新
  • 简介:近年来,有关中国哲学传统与创新的讨论十分热烈,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中国哲学传统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仍是当前理论界所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重大问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对中国哲学传统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问题进行了全新的理解与阐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新的论述和新的认识,实现了学术范式的变革与创新,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特色和优势,也突出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和学术自信.汪教授对中国哲学传统与创新问题的深入思考,集中地反映在新近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创新》(该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2017年1月出版.为了行文简便,以下该著简称《传统与创新》)一著中.该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与创新为主题,深入阐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研究现代中国哲学范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方法论等重大问题,这一研究不仅有力拓展了学界对现代中国哲学的认识,而且积极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该著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见解卓识、论述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精辟、体系严谨,是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德麟、何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德麟、何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之后,学界又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代表�

  • 标签:
  • 简介:张晖明在《学术界》2017年第11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与“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发育》一文中指出,如何认识评价68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成就,如何理解68年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彻底否定摈弃简单认为两个阶段是“矛盾”或“相悖”的错误观点,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

  • 标签: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 发育 经济学理论 学术界
  • 简介:毛泽东亲自决策领导了共和国开天拓疆的导弹航天事业,倡导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并用诗人的独到眼光,观照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毛泽东的"飞天"决策,吹响了一个东方大国向航天领域进军的号角;毛泽东的"巡天"诗情,打开了中国人民对宇宙苍穹的憧憬与遐想。本文从巡天抒怀、巡天东风、巡天遐想、巡天问答、巡天迢路、巡天忧思、巡天志向、巡天情愫、巡天战歌、巡天梦境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毛泽东诗词与中国航天发展的文化脉络,再现了广大航天人不断从毛泽东诗词那里启发航天灵感、汲取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矢志建设航天强国的历史画面。

  • 标签: 毛泽东诗词 巡天 航天精神 文化自信
  • 简介:改革的破冰与不断推进,必须要有舆论氛围的大力支持。在改革的舆论氛围中,人们可以体会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了解改革的方向、路径与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营造改革舆论氛围,始终坚持以揭示陈旧体制弊端为起点,反思和审视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体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支撑,奠定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以先行试点实践为基础,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以实践成效论证改革可行性;以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为佐证,强调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必须坚定对外开放;以外国发展经验为参照,站在国际高度构建中国改革舆论。在对改革舆论氛围的营造中,改革取得了全国的共识,凝聚了人心,中国共产党人也实现了对改革主导权的掌握,从此带领人民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 标签: 邓小平 改革开放 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