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白质病变(WML)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依据颅脑MRI成像结果分为深部白质病变组(DWML)50例及脑室旁白质病变组(PVWML)50例。对所有入选对象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定。各组进行认知功能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正常组比较,WML组患者在认知功能的多个领域受损,其中以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等领域受损更突出(p<0.05)。DWML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受损更明显(P<0.05),而PVWML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受损更明显(P<0.05)。结论1.白质病变患者在认知功能的多个领域受损,其中以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等领域受损更突出。2.深部白质病变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受损明显,而室周白质病变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和语言功能受损明显。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摘要熵,这一原本热力学概念被引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中,用于度量时间尺度上的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时域功能熵和功能连接之间存在负的时空线性相关,被认为是大脑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能提供区域灌注、低频波动幅度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作为大脑功能信号的一项基本特征,fMRI的时域功能熵已用于揭示意识、衰老等生理和病理状态(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成瘾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为认识疾病提供了新的利器。本篇文章从fMRI时域功能熵及其分析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生理基础及意义、临床应用和未来方向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以期能为相关专业领域的同道们进一步了解功能熵提供帮助。

  • 标签: 放射学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复杂性 大脑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探讨失眠障碍患者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通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失眠障碍患者54例为病例组,男16例、女38例,年龄(42±12)岁。招募健康志愿者56名为健康对照组,男21名、女35名,年龄(38±11)岁。病例组行多导睡眠监测,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和rs-fMRI扫描。计算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统计比较两组的组间差异,与失眠病程、神经心理量表和多导睡眠监测行相关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s-fMRI各参数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双侧颞中回VMHC低于健康对照组(t=-4.276,P<0.05)。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左侧丘脑、右侧小脑小叶Ⅳ~Ⅴ及左侧小脑小叶Ⅷ(t=4.719、5.297、6.044、4.129,均P<0.05)间的功能连接增强,与对侧颞中回(t=-4.139,P<0.05)间功能连接减弱。病例组颞中回的VMHC值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r=0.288,P=0.035)、蒙特利尔认知评分(r=0.283,P=0.038)呈显著正相关;左侧颞中回与右侧小脑小叶Ⅳ~Ⅴ间功能连接与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302,P=0.027)。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间的功能连接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结论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半球间信息交流和整合障碍,双侧颞中回的半球间协同性受损及其与多个区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其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神经病理机制及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损害 慢性
  • 简介:摘要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随着ECMO应用的日益增多,ECMO患者功能监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临床上神经系统检查、脑损伤相关标记物检测、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监测、视神经鞘直径测量、近红外光谱法氧饱和度监测、连续脑电图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等多种功能监测方法已在ECMO患者中使用,但是单一的功能监测手段在预测功能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尚存在不足。因此,重症医学以及体外生命支持多学科专家越来越提倡多模态功能监测,以提高监测ECMO患者急性脑损伤发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及早发现急性功能损伤并进行干预,进而提高ECMO患者预后。但目前尚缺乏多模态功能监测的规范化实施流程,制订ECMO患者多模态功能监测流程,在多中心进行验证并不断完善,将之转化为正确治疗决策是新使命。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脑功能监测 多模态脑功能监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成像技术,对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前后健侧功能网络进行构建及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胶质瘤切除术患者18例,均为右利手。年龄20~65(45.1±13.6)岁,其中男6例,女1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分别在患者清醒和外科麻醉深度下进行磁共振扫描,并以图理论的方式进行健侧功能网络构建及分析,计算其全局和节点拓扑属性。全局拓扑属性包括:全局效率(Eg)、局部效率(Eloc)、集聚系数(Cp)、最短路径长度(Lp)和小世界属性(SW)。节点拓扑属性包括:节点度(ND)、节点效率(NE)及介数中心度(BC)。比较所有不同半球占位患者在清醒和麻醉状态下健侧网络全局和节点拓扑属性的改变。结果清醒状态下,所有患者健侧网络全局拓扑属性中的Eloc和Cp分别为0.259±0.007和0.197±0.010,麻醉后降低到0.242±0.013和0.177±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者健侧网络节点拓扑属性表现为默认模式网络相关区的ND、NE及BC升高,边缘系统和皮层下结构NE和BC降低。左侧半球占位患者清醒状态下Eloc和Cp分别为0.258±0.008和0.198±0.008,麻醉后降低到0.241±0.011和0.177±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右侧半球占位患者麻醉后仅发生Eloc降低,清醒和麻醉后Eloc分别为0.260±0.006和0.243±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不同半球占位患者节点拓扑属性呈双向变化,且左侧半球占位患者麻醉后更易受广泛影响,麻醉药物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半球偏侧性,如果肿瘤在优势半球,则优势侧代偿功能更易受损。结论麻醉诱发的脑肿瘤患者意识丧失期间,大脑整合信息能力变弱,局部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部分区发生了功能连接重组,网络变化呈双相调控。

  • 标签: 全身麻醉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肿瘤 脑网络 偏侧性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脑卒中诊疗近些年取得很大进展,但以解剖学为指导的脑卒中诊疗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迫切需要更精准、全面的功能影像评估手段。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技术,这些成功的经验启发神经影像医生探索动脉功能评估技术并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冠状动脉CT-FFR技术,着重从冠状动脉CT-FFR研究、动脉功能评估研究及动脉与冠状动脉CT-FFR的对照与思考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动脉狭窄功能评估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放射学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流体力学 脑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对于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和胞二磷胆碱分别治疗脑梗塞,长春西汀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长春西汀 胞二磷胆碱 脑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苷肌肽治疗尿毒症性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尿毒症性病患者92例,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6例(连续性血液透析)与观察组46例(连续性血液透析联合苷肌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钾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苷肌肽治疗尿毒症性病,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苷肌肽 连续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肠轴血清代谢物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从2019年7月至10月间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队列和广西长寿人群微生态平衡队列中分别选取100和60名研究对象,构成健康人群子集和长寿人群子集。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采集空腹静脉血2~5 ml,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通过文献检索汇总肠轴相关生物标志物,与非靶向代谢物测定结果取交集并进行注释。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增龄相关的肠轴血清代谢物,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构建生物学年龄模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估长寿人群子集认知功能,比较长寿人群子集不同认知功能老年人生物学年龄和时序年龄的差异。结果健康人群子集和长寿人群子集年龄的M(Q1,Q3)分别为64(38,72)和97(95,99)岁,女性分别为50(50.0%)和44名(73.3%)。初筛得到9种肠轴血清代谢物,分别为丙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乳酸、5-羟色胺(5-HT)、色氨酸、氧化三甲胺、多巴胺和犬尿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谷氨酸和多巴胺与增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8和0.524,均P<0.05),色氨酸、5-HT和GABA与增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8、-0.533和-0.213,均P<0.05)。构建生物学年龄模型为:y=49.81-1.18×10-5×GABA-1.82×10-4×5-HT+1.99×10-3×多巴胺+1.65×10-6×谷氨酸-2.04×10-6×色氨酸+2.36×性别,式中:y为生物学年龄(岁),右侧各项依次为截距项、各代谢物相对水平和性别(男性=1,女性=2),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50(P<0.001)。长寿人群子集认知功能较差、一般和较好者时序年龄的M(Q1,Q3)分别为97(94,100)、97(93,101)和96(94,101)岁,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认知功能较好的研究对象生物学年龄的M(Q1,Q3)为51(38,54)岁,低于认知功能较差者[57(47,61)](P=0.040)。结论可基于肠轴血清代谢物构建生物学年龄模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进行评估。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 代谢组 脑肠轴 生物学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麻醉中高龄患者氧饱和度(rSO2)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13例,其中男67例,女46例,年龄65~89岁。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和rSO2及相关监测下完成。统计分析老年患者合并疾病、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rSO2基线值(rSO2 baseline)、术中rSO2最低值(rSO2 min)、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C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数值,术后POCD发生率及死亡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病历系统和麻醉信息系统。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POC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9例(16.8%)患者术后出现POCD,且19例患者术中rSO2下降幅度均超过基线值30%以上。POCD组与非POCD组患者术中rSO2变异度(rSO2 baseline-rSO2 min)分别为(18.0±2.7)、(6.6±2.3),NSE变异度(NSE术后-NSE术前)分别为(31.3±9.7)、(9.5±3.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5、17.70,均P<0.05)。rSO2变异度与NSE变异度呈正相关(r=0.69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O2变异度[OR值(95%CI)为0.374(0.059~1.895)]、合并糖尿病[OR值(95%CI)为0.493(0.041~1.812)]、脑卒中[OR值(95%CI)为0.325(0.084~0.917)]和房颤[OR值(95%CI)为0.176(0.091~0.943)]是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结论术中监测rSO2下降幅度可预测POCD的发生,推荐rSO2作为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常规监测项目。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障碍 心脏手术 脑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局部一致性(ReHo)的特点,分析幻听症状与ReHo的关系。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的住院部或门诊10~16岁患者(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9例(病例组),其中男28例,女51例,年龄(14.1±1.3)岁。同时,选取32名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与病例组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根据阳性症状量表(SAPS)中幻听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无幻听组(0~1分)20例、轻中度幻听组(2~3分)36例、重度幻听组(4~5分)23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所有被试者fMRI扫描数据进行ReHo分析。年龄作协变量,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3组病例组之间进行协方差分析得出有差异的区,将差异区ReHo值与PANSS量表评分及幻听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ReHo降低的区主要位于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左中央前回、右中央前回(均P<0.05)。3组患者之间ReHo差异的区主要位于右侧颞上回、左侧额中回、楔前叶、左中央前回(均P<0.05);与无幻听组比较,重度幻听组楔前叶ReHo值降低(全体素46)(P<0.05);与轻中度幻听组比较,重度幻听组左侧额中回、左中央前回ReHo值降低(均P<0.05)。幻听评分与右侧颞上回、左中央前回ReHo值呈负相关(rs=-0.34,-0.32,P<0.05);阳性症状评分与右侧颞上回ReHo值呈负相关(r=-0.23,P<0.05)。结论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存在多个功能降低,静息状态下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异常可能与患者幻听的产生有关。功能异常可能是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潜在神经基础。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儿童青少年 磁共振成像 幻听 局部一致性
  • 简介:摘要伴脊髓与脑干受累以及白质乳酸升高的白质病(LBSL)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质病,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痉挛和背柱功能障碍,该病致病基因为DARS2。本文通过对LBSL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加强广大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提高诊断率。

  • 标签: 伴脊髓与脑干受累以及脑白质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 DARS2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部脓肿的具体CT表现,将脓肿影像学诊断水平加以提升。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5年2月浦北县人民医院收住院脓肿54例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发生脓肿位置、数目、规格形态等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脓肿CT呈大片状低密度区者46例,占总数的85.19%;增强扫描35例出现了强化现象,占总数的64.81%,其中有8例为多发性脓肿。小规格脓肿的CT表现有8例病患出现了手指状或者片状阴影。其中5例为颅骨内板紧贴。对其进行CT增强可见,2例出现了团块样强化现象,3例为圆形强化,有着较为明显的占位效应。结论脓肿的多分布区域在皮髓交界处,囊壁形状规则。

  • 标签: 脑脓肿 CT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蛋白质组学是在蛋白质、蛋白质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是继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之后生物系统研究的一大进步,虽然尚未完全成熟,但在生物学,特别是在医学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仅把蛋白质组学背景及其在胶质瘤和转移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脑胶质瘤 脑转移癌
  • 作者: 赵国光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41期
  • 机构: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癫痫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Email:ggzhao@vip.sina.com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种严重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一直以来是神经外科治疗领域的重要方向,新的癫痫理论与外科治疗技术成为未来癫痫外科治疗的新方向。本文将就网络及计划新时代背景下的癫痫再认识、癫痫网络的构建、癫痫网络外科的探索以及未来展望方面进行述评,以期探索癫痫的外科治疗新方向,推动新的癫痫网络外科发展方向,为癫痫患者提供新的精准治疗方法。

  • 标签: 癫痫 脑网络 癫痫脑网络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