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比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介入治疗均是有效的血运重建策略。目前国内外公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比介入治疗具有更高优先级、更高的生存率、更低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介入技术发展迅速,面对高龄、复杂和并发多脏器疾病的患者,围手术期的微创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我国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介入技术发展不平衡,应由包括心内外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心脏小组讨论决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被诊断为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50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西药治疗方法,对两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为23例、显效率为92%,有效为1例、有效率为4%,无效为1例、无效率为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为17例、显效率为64%,有效为1例、有效率为4%,无效为1例、无效率为8%,总有效率为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 舒张性新功能不全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连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脓毒症组(LPS组)、黄连素干预组(Ber组)、对照组。LPS组给予腹腔注射LPS(10 mg/kg);Ber组实验前3 d开始灌胃Ber(50 mg/kg,每日1次),第3天灌胃1 h后腹腔注射LPS;对照组(Con组),分别给予双蒸水(2 ml/100 g)灌胃和生理盐水(1 ml/100 g)腹腔注射。LPS组和Ber组每组又分为3个亚组(n=6),分别于LPS注射后6、24和48 h进行后续实验(其中48 h亚组大鼠在24 h时给予灌胃Ber/生理盐水1次)。监测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以及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情况;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核内p65蛋白水平反映核因子(NF)-κB活化程度。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LPS 6、24和48 h组大鼠的LVSP、+dp/dtmax和-dp/dt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D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Ber 48 h组大鼠LVSP高于LPS 48 h组(均P<0.05),Ber 6、24和48 h组大鼠的±dp/dtmax均高于相应LPS组(均P<0.05),Ber 6、24和48 h组大鼠的LVEDP均低于相应LPS组(均P<0.05)。LPS 6、24和48 h组大鼠cTn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Ber 6、24和48 h组大鼠cTnT浓度均低于相应LPS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 6 h组大鼠心肌细胞肿胀肥大,心肌细胞纤维部分断裂,可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LPS 24 h组最为严重。Ber 6、24和48 h组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表现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相应LPS组轻。LPS 6 h、LPS 24 h和LPS 48 h组大鼠心肌组织上TLR4蛋白表达、心肌细胞核内p65蛋白浓度、心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Ber 6 h、Ber 24 h、Ber 48 h组大鼠上述指标较相应LPS组低(均P<0.05)。结论Ber可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机制考虑与其抑制LPS诱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 标签: 心肌疾病 脓毒性心肌病 黄连素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共68例,根据自由、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显著差于观察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和依从性得到提高,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QT间期离散度和肌钙蛋白在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4年11月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病房确诊脓毒症住院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30)、严重脓毒症组(n=30)和脓毒性休克组(n=30)。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采用ECG机及彩色超声超声超声机及彩色超声仪测定QT间期离散度。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Qticd及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QT间期离散度QTd与Qticd及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休克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容易引起左室肥厚,QT间期离散度能预测血透患者左室肥大、心律失常指标;肌钙蛋白能预测脓毒症患者心脏损伤程度。

  • 标签: QT间期离散度 肌钙蛋白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腔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13.33%)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双腔心脏起搏器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线粒体ATP合酶C亚基水平在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住的165例脓毒症患者,男103例(62.4%),女62例(37.6%),年龄(63±14)岁。使用人ATP合成酶脂质结合蛋白(ATP5G1)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入EICU后24 h内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4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临床结局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评价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高于对照组[(116±62) μg/L比(77±34) μg/L,P<0.001]。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01),死亡组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绘制ATP合酶C亚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cTnI)、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估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0.661、0.837、0.814、0.703、0.831、0.794、0.765,其中ATP合酶C亚基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39.44 ng/L、100%、75.2%。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TP合酶C亚基、BNP、左房舒张末期内径是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绘制年龄、尿素氮(BUN)、ATP合酶C亚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ROC曲线来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其AUC分别为0.719、0.772、0.656、0.868、0.884,其中ATP合酶C亚基的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31.24 ng/L、61.9%、68.7%。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BUN、ATP合酶C亚基、发生心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ATP合酶C亚基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并能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ATP合酶C亚基 预后
  • 简介:摘要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新引入教学的一个新概念。既指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模式,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进行统一标准要求,而是转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分析。从多维度的视角去评价一个学生的核心素质。

  • 标签: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评价标准 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不同左室射血分数的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室重塑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成功PCI的19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50%组、36%~49%组和≤35%组,主要终点为1年内再发急性左心衰、再发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非心源性死亡,同时分析1年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F。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LVEF组间MACE以及左室重塑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50%组MACE发生率32.6%(15例),36%~49%组MACE发生率32.0%(31例),≤35%组MACE发生率45.8%(22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三组1年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比例为(2.2%比12.4%比22.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室射血分数≤35%是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OR=2.696,95%CI:1.099~6.612,P=0.030)。再通1年前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62±4)mm比(56±5)mm,P<0.001]、左房[(42±6)mm比(40±6)mm,P<0.001]水平明显低于基线水平,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VEF[(43±10)%比(51±13)%,P<0.001]水平明显高于基线水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时复查三组心肌重构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3.1±0.6)mm比(55.1±0.5)mm比(59.1±0.7)mm,P<0.001]、LVEF[(62.1±1.1)%比(51.4±1.0)%比(37.0±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开通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可以明显改善术前LVEF>35%患者的预后,但对术前LVEF≤35%患者效果欠佳;术前LVEF可能是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再发急性左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左室重构程度以及左室收缩功能与术前LVEF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模具生产特点及模具定额管理的特殊性的分析,说明了模具标准化工艺的必要性,并通过标准化工艺制定标准化定额,从而使劳动定额达到标准化、平衡性、先进性。

  • 标签: 劳动定额 标准工艺 标准定额
  • 简介: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度异质性,发生在肾脏的DLBCL较罕见。本篇报道1例以孕期顽固性溶血性贫血为首诊表现的DLBCL。此患者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初步诊断为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进展快,呈现恶化趋势,后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左肾占位,但由于患者重度贫血伴重症肺部感染、贫血性心衰等情况,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为DLBCL。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继发性 肺部感染 贫血性心衰 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