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环氧丙烷的特性和传统储存方法存在的呼吸损耗、污染环境、易发生火灾爆炸的缺点,对储存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密闭储存方法,从储存、装卸、温度控制、储罐设计、设备选型、防火防爆等方面介绍了密闭储存新工艺。实现密闭操作后,减少了环氧丙烷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证了安全储存和装卸,该工艺在山东岚山港化工品储库应用2年,效果良好。

  • 标签: 环氧丙烷 密闭储存 工艺 设施 安全系统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而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土木工程就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提高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的全面控制,只有通过对工程施工工艺的创新,才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在具体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其施工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在不断的发展,只有采取优化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行业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不断的前进。

  • 标签:
  • 简介:<正>0引言当今,炸药不仅是武器的能源,也是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不可缺少的含能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很多工程领域,如定向爆破、爆炸成型及石油开发中,在军用和民用两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炸药是一种含能化工材料,它具有二重性,在研究、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一是

  • 标签: 单质炸药 工艺工作 定向爆破 含能材料 使用过程 实际工作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组成和设计要点,分析了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冷冻站的运行调节方法与控制策略,为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与节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监控 冷冻站 节能
  • 简介:为降低我国职业病的患病概率,考虑绝大多数作业场所涉及的风流、粉尘、瓦斯、CO及温、湿度等微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平台,并基于Fluent软件采用DPM和SpeciesTransport方程构建微环境数值仿真模型,以实现对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方案的模拟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受人体仿真模型、粉尘、瓦斯及CO等微环境因素影响,仿真舱体内各微环境因素的扩散不均匀,当抽风机风量为400m3/min、气溶胶发生器粉尘释放速度为10m/s、环境温度为293K、入口温度为303K、入口加湿量达到100kg/h、瓦斯和CO释放位置为距上顶板1/3位置处多点释放时,各微环境因素可达到绝大多数作业场所的仿真要求,最终确定出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方案。

  • 标签: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职业健康 微环境 作业场所 方案优化
  • 简介:摘要:对建筑电气进行节能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气设备的运行能耗,满足绿色建筑施工要求,有助于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同时也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明确设计原则,结合建筑使用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及节能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电气设计 节能 优化策略
  • 简介:介绍了一种基于Blackfin561的视频监控设备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各硬件组成模块,然后介绍了软件实现流程。之后针对系统软硬件特性对优化方法做了详细阐述、并完成对该系统的仿真优化,最后给出了关键的测试结果。该系统应用广泛,可用于安全防范、工业控制能场合。

  • 标签: 视频监控 系统优化 Blackfin561 混合高斯模型
  • 简介:为了研究现有水处理工艺对病毒的处理效果,评价水体安全状况,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I对病毒核酸物质染色,结合流式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对某饮用水净化厂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艺中水样的病毒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及比较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利用流式细胞法评估水样中病毒含量,对水样的固定、染色和稀释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到的病毒含量随着戊二醛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高温染色(80℃)可有效防止低估水样中的病毒含量;利用Milli—Q纯水作为稀释液所产生的背景值较小,有助于病毒群落的分离。仪器对病毒的最低检出限为4.04×10^4counts/mL(R2=0.99),实现了利用流式细胞法对水样中病毒含量的快速有效测定。将该方法应用于饮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病毒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净化厂的活性炭一超滤膜工艺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病毒,经超滤膜处理后的水样的病毒含量低于检测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处理工艺中水样病毒量突增,这可能是由于作为病毒宿主的细菌含量升高而导致,全套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的病毒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和改善。

  • 标签: 环境学 病毒 流式细胞法 饮用水 污水
  • 简介:以长期运行的闭合式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RAS)中的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序批式厌氧/缺氧/好氧(SBR-A2/O)工艺研究不同碳磷比(COD/ρ(P))对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N在50~70mg/L的RAS废水,当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率较低,随COD/ρ(P)升高,去除率逐渐增加;在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38%±8.33%和62.44%±4.97%。维持COD/ρ(P)在25~30进行试验,RAS废水中各污染物去除稳定,水体中TN、TP、NO-3-N、PO3-4-P、NH_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61%、62.69%、60.21%、60.46%、45.55%和84.94%。进水为高质量浓度NH_4+-N((16.07±1.09)mg/L)废水的条件下,COD/ρ(P)〈22.49时,出水NO-2-N远高于进水,积累明显;COD/ρ(P)≥22.49时,NO-2-N去除率可达100%;NH_4+-N的平均去除率为87.29%。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循环水养殖系统 脱氮除磷 碳源 氨氮
  • 简介:考虑材料塑性,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以结构的造价为优化目标,对框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按照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计算钢框架结构的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 标签: 爆炸荷载 塑性 框架结构
  • 简介:目前主要的救援措施有疏散、避难场所、居民建筑的保护、个人保护装置的使用。当考虑不同的目标时就会有不同的保护措施。应用多目标优化的理论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重大事故的双目标安全规划方法,两个目标分别为区域风险的最小化和社会经济成本的最小化。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这种应急响应规划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安全工程 应急响应规划 双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 简介: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是承受顶板压力的主体结构,选择支架的主要根据是其将要承受的周期来压荷载。为预测周期来压,构建了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的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LSSVM模型进行训练,其中LSSVM预测模型的参数由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将各LSSVM模型得到的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组得到完整的周期来压荷载预测波形。通过在重构时的计算发现,在某周期下,荷载的时序序列有一定的混沌性。与其他3种模型进行比较,基于小波和混沌优化LSSVM的预测模型得到的最终荷载波的精度更高,收敛性也较好。

  • 标签: 安全工程 周期来压预测 小波处理 混沌优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简介:根据Fisher最优分割的理论,研究其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可行性。以福建省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实例,用Fisher法计算不同分类方式下的最小误差函数,确定最优的分割方法,确定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的8个监测点用Fisher法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反映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结果。

  • 标签: 环境学 Fisher法 最小误差函数 优化布点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简介:引言某企业6.5万吨/年氢氧化钾(纯KOH,包含固碱和液碱)项目由盐水精制工段、盐水电解工段、及固碱工段等部分组成,本次节能技术革新与安全设施改造主要是针对固碱工段的固碱工艺方法。改造的目的一是利用导热油炉给流程图见图1。

  • 标签: 安全水平 节能技改 产品结构 应用 优化 设施改造
  • 简介:经过27个小时连续鏖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Ⅱ工区于6月17日顺利完成东人工岛暗埋段CE6段顶板混凝土浇筑。至此,历时14个月的岛上现浇隧道结构暗埋段施工完美收官,为港珠澳大桥实现桥隧转换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后续隧道敞开段和上部房建结构施工创造了安全的条件。

  • 标签: 分段施工 结构施工 暗埋段 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 工艺
  • 简介:2010年,南通市通州区全年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29起,同比下降38.6%,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没有发生亡人事故,无较大以上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杜绝了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转型阶段,通州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呈持续下降态势,这些成效主要来源于该区安监局优化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树立超前服务意识,构建监管长效机制。

  • 标签: 优化工作 监管方式 通州区 安监局 南通市 机制
  • 简介: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粉尘爆炸事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了遏制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和《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上一期已重点解读了《目录》,本期对《指南》进行详细解读。

  • 标签: 可燃性粉尘 防爆技术 技术指南 工艺设施 作业场所 行业
  • 简介:考虑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规律,建立了煤储层基质孔隙和裂隙双重介质的气、水两相排采数学模型,对刘家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平井排采煤层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结合经济效益约束方程,研究了储层中垂向井位对水平井产能、经济效益的影响,从水平井长度、井筒直径方面对水平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确定了优化后水平井的排采强度。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生产曲线吻合较好,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和地质模型是可靠的;水平井的产气量和经济效益与储层的渗透率密切相关,渗透率最大的层位产能、效益最好;存在一个产能最优水平段长度、最优井筒直径。

  • 标签: 安全工程 水平井 优化设计 排采强度 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