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二十世纪后期,灾害抗逆力在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领域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灾害抗逆力研究的系统梳理,初步厘清了灾害抗逆力的定义、维度和测量。笔者认为,抗逆力概念的界定具有张力和多维性。从内在构成看,抗逆力可以包括鲁棒性、冗余性、丰富性、快速性四个维度。从作用领域看,抗逆力可以有技术、组织、经济、社会四个维度。灾害抗逆力的测量可以有结构和过程两种方式,其中结构侧重于结构测量的方式,包括系统的多样化、结构的去中心化、组织的网格化,社会资本是抗逆力的结构要素,侧重于过程测量的方式,包括减少产出压力、集体决策或分散决策以及临机决策。综合来看,灾害抗逆力的研究在概念上仍然比较模糊,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都有待发展,这是未来抗逆力研究需要克服的难题。

  • 标签: 灾害抗逆力 定义 维度 测量
  • 简介:危机管理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的特点,对于危机的学术理解和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公共行政学作为危机管理研究核心学科之一,对危机管理研究有着学科自身的理论逻辑和历史沿革。本文在梳理西方公共行政领域内关于危机管理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于危机定义的理解。整体上,笔者将其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而将危机定义划分为个体事件和动态过程,客观标准与主观认知两个维度。

  • 标签: 公共行政 危机定义 历史发展 定义维度
  • 简介:学界对怒江水电开发论争的原因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从政策论证的角度加以审视,发现其之所以争议不断,是因为论证主要由精英人士的价值理念主导,而精英人士之间的价值理念又是不同的,且难以调和。为了各自的理念能够获得优势地位,支持开发怒江的精英采取了直接启动决策议程、主导方案选择过程、结成同盟、形成支持网络等行动,反对开发怒江的精英则通过咨询会、上书、签名、实地调查、公开辩论、寻找决策程序缺陷,利用新闻媒体、国际组织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途径遏制支持开发者的行动,影响论证结果。这使得该事件政策论证表现出独特性。

  • 标签: 政策论证 怒江开发论争 精英主导
  • 简介:随着极端灾害的日益多发,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愈加突出,给传统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带来极大挑战。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并为灾害应急管理带来新思路。本文以2016年6月23日14时30分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生的特大龙卷风为案例,以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为研究平台,运用案例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具体分析微信在"6·23阜宁特大龙卷风"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使用情况,以深入探讨和总结微信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价值。文章认为,与其他通信手段和信息渠道相比,微信在信息发布上占一席之地,在危机沟通上遥遥领先,在治理参与上行之有效。但是,在重视微信正面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在真实性、冗杂性和不平衡性等方面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技术、措施,使微信更好地融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 标签: 灾害应急管理 微信 信息发布 危机沟通 治理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