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沧州地区5个区域计算2012年汛期暴雨后各分区的产流量和实测径流量的对比,发现二者较接近。在对沧州市暴雨径流关系分析时,市区沿用P~R经验公式计算,非市区沿用(P+Pa)~日~R相关形式分区进行计算。

  • 标签: 降雨 地下水埋深 径流深
  • 简介:1前言平原区的地表水资源评价往往由于评价区内资料缺乏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加上近年来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造成使用传统方法来推求某一区域的地表水资源量困难更大。本文试图采用次降雨径流关系来椎求平原区的区域地表水资源量,以期达到提高计算精度的目的。

  • 标签: 降雨径流关系 地表水资源量 平原区 前期影响雨量 地下水埋深 流域下垫面
  • 简介:城区降雨径流过程主要受降雨过程和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开展城区降雨径流观测试验,对不同下垫面条件的降雨入渗一径流关系进行研究,引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4种下垫面条件的降雨径流关系进行摸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提出了科学化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建议。

  • 标签: 城区 下垫面 降雨 径流 研究
  • 简介:流域内降雨产生径流量的多少及时程分配,除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外,与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下垫面条件有关。在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的情况下,人为活动如兴建大量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小型水利工程、植树造林、封山育草等措施,使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亦将会引起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发生变化。本文以老人(辶山)水文站以上流域综合治理前后的降雨径流关系变化说明这一问题,借以浅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 标签: 降雨径流关系 小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小流域 洪峰流量 下垫面 流域治理
  • 简介:以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降雨-气象遥相关分析从74项大气环流因子中筛选出预报因子,建立月降雨量与预报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大气环流因子对月降雨量进行预报,并构建研究区域的SWAT模型,以预报的月降雨量作为模型输入,实现月径流量的预报。以2012年逐月降雨径流为例,模型对降雨径流预报的合格率均约为83%,预报效果较好。研究表明,根据降雨量-大气环流因子的统计相关关系预报月降雨,并结合水文模型进行径流预报,对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丹江口流域 降雨预报 径流预报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SWAT模型
  • 简介: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济南市三川流域(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降雨-径流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影响到济南市城市供水和保泉工程有效实施.利用1964-2011年近50年系列资料,采用滑动偏相关系数等方法,探讨三川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化规律,分析引起变化的内在机制与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三川流域降水具有显著增加趋势;受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取用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川流域径流具有不显著的减少趋势.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突变点发生在1988年前后,通过1988-2011年与1964-1987年系列对比分析,流域平均降水量增加12.57%、入库径流减少8.85%.结合实地调查和水利普查数据分析,在三川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化中人类活动(蓄供水工程修建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等)占主导地位.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人类活动为负效应.

  • 标签: 降雨径流关系 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三川流域
  • 简介:潮河流域是北京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受环境变化影响,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供水安全。利用水文气象长系列数据(1961-2014年)分析了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采用经验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近50年来在降雨波动且微弱下降趋势下,其径流呈现出较大幅度变化且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9年、1998年。1979年以后径流系数显著减少,其中1979-1998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占主导地位,其影响贡献率为-109.75%,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影响贡献率为9.75%;1999-2014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影响贡献率为-88.97%,气候变化影响贡献率为-11.03%。

  • 标签: 潮河流域 降雨-径流 趋势变化 突变点 影响因素
  • 简介:基于1991年-2008年香溪河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资料,将最大熵-Copula(MEC)方法应用于流域降雨-径流相关性分析中。结果表明:MEC方法生成的边缘分布能够有效拟合降雨量和径流量的观测值,且在边缘分布确定的过程中无需对线型进行假设,以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作为约束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变量的统计特征;GumbelHougaardCopula函数对于降雨量和径流量联合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好;香溪河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存在上尾相关性,这对防洪排涝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流域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最大熵 COPULA函数 香溪河流域 降雨 径流 相关性
  • 简介:根据水质点的主要行径路线,可以将一场洪水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部分。在水文计算和预报中,目前常被采用,且较为简单的方法是斜线分割法,该法在起涨点到地表径流终止点之间连一直线,认为直线以上是地表径流,以下是地下径流。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它只能大致确定地下径流总量,不能求其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地表径流终止点的确定,往往因人而异。本文以地下径流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联解经改进后的地下水库蓄泄方程和水量平衡方程推导出地下径流的分割公式,不但可以分割场次洪水,求出其地表和地下径流量及其过程,而且可以预报长期的枯季径流量,还避免了地下径流分割中的任意性。

  • 标签: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对数分割法
  • 简介: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和灰色灾变预测理论,根据南盘江流域27年(1961年~1987年)年径流资料,建立一套灰色动态CM(1,1)预测模型,并对1993年~1994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表明灰色灾变预测可作为水文长期预测的工具之一,为制定水电站的年度防汛措施和发电计划等提供参考.

  • 标签: 南盘江流域 年径流量 灰色预测
  • 简介:现行水资源评价中,对河川径流量计算时,一般采用分项还原法。该法能对流域内经工程调节的水量、工农业用水等项目进行分项估算;而对由于人为措施改变下垫面条件所产生对径流的影响则未予考虑。为此,本文拟利用水文模拟方法,估算人为措施对河川径流的影响量,作为改进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参考。

  • 标签: 人类活动 河川径流 影响 水文模拟
  • 简介:天然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为了解决天然河道径流的来水丰枯变化大和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相对均匀的矛盾,通过水利工程来调节和改变径流的天然状态,解决供需矛盾,达到兴利除害目的的措施称为径流调节。本文从库容曲线的计算和内插方法、供水保证率和破坏深度、蒸发和渗漏损失、泥沙和洪水利用等方面,论述了各因素对调节计算及工程规模的影响,提出在前期工作论证中加强基础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提高计算精度,优化水库的调节及运行调度方案,为工程规模的合理论证提供科学、严谨、合理、准确的技术支撑。

  • 标签: 径流调节 库容曲线 保证率 损失 泥沙
  • 简介:塔什库尔干河是叶尔羌河山区的主要支流,径流为冰雪融水补给型。下坂地水库抠纽位于该河中下游,坝址处河床高程2900m,是综合开发利用叶尔羌河水资源的龙头水库,灌区123万亩。坝后电站装机14万kw,担负喀克两地州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峰任务。谈河仅有8年实测水文资料,如何利用仅有的实测资料推求该河的径流量,是该项目的设计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本流域及邻近流域水文气象特征量的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论证.提出适合本流域特征的径流与探空站高空气温相关的分析方法.为融雪补给且缺乏资料地区径流分析提出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

  • 标签: 水库枢纽工程 径流量 坝址 龙头水库 河床 实测资料
  • 简介:关联规则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现结合水文长期预报的特殊性,将关联规则挖掘分析方法应用于径流长期预报中。根据预报目标初选出预报因子,构成长期预报事务数据集。然后将其进行离散化处理,对离散化后的数据集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满足事先设定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强关联规则,解释规则并建立模型。以嫩江江桥站汛期径流长期预报为例,挖掘出满足要求的强关联规则,这些强关联规则中蕴含着北太平洋海温变化和江桥汛期径流的关系,说明了关联规则挖掘分析方法在径流长期预报中的可行性。

  • 标签: 海温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长期预报
  • 简介:以天山山区某河流域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域内降水、气温、年径流量资料作为时间序列,选用投影寻踪回归法、多元回归法建立模型,预测天山山区某河流在不同气候背景下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认为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天山山区某河年径流呈增加趋势,降水对径流量增减变化的影响显著,天山山区河流径流量的增加趋势与新疆出现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结论一致,也说明天山山区河流年径流量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呈现增加趋势.

  • 标签: 投影寻踪回归模型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过程 影响分析
  • 简介:陡河水库建于1958年,位于唐山市区东北部10km处,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30km2,总库容为5.152亿m3。自建库以来,在防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利用模型对水库天然径流量进行准确预测,将为水库及时修订调度方案,及早做好供水和蓄水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水库实现蓄泄结合、科学调度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灰色拓扑预测 陡河水库 年径流 城市供水 天然径流量 集水面积
  • 简介:耦合降水集合预报信息与水文模型是水文预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由于大气运行初始条件及模式的不确定性数值降雨预报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基于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FS)提供的1~8d预见期的降雨集合预报数据,研究了基于扩展型Logistic算法和异方差扩展型Logistic算法发展的5个统计后处理模型对淮河流域息县子流域GFS预报降雨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5个模型对GFS预报降雨均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但随着预见期的增长,各个模型的校正能力呈衰减趋势。总体而言,相较于基于扩展型Logistic算法的3个模型,基于异方差扩展型Logistic算法的2个模型具有更优的校正能力。

  • 标签: 集合降雨预报 集合后处理 扩展型Logistic算法 异方差扩展型Logistic算法 GFS
  • 简介:降雨数值模拟是延长水文预报预见期的重要方法,但由于降雨数值模拟中驱动数据所提供的初始场和边界场条件和大气的实际状态并不是完全吻合,导致模拟结果存在误差。减小降雨数值模拟的误差是提高水文预报精度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大气数值模式和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模拟过程中,高精度的降雨信息是准确模拟的关键。本文基于WRF模式和三维变分数据同化方法,选取雷达反射率和GTS(GlobalTelecommunicationSystem)数据作为同化资料,开展基于数据同化的降雨数值空间分布模拟研究,从降雨的空间展布和指标评价两方面对同化前后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化后的模拟数据在CSI指标和RMSE指标上都优于同化前的模拟数据,说明同化后模拟数据的误差小于同化前的误差;将同化前后的数据展布在网格图中,发现同化后的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降雨的空间分布规律,说明通过数据同化方法提高了模拟降雨和实际降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改善了WRF模式模拟降雨空间分布的能力。

  • 标签: 分布模拟 同化降雨 数值空间
  • 简介:针对由于非线性小样本河川年径流量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采用时间序列法的分段预测机制,为了消除预测模型选择的的误差,须考虑样本数据发生的概率因素考虑,鉴于此,基于数据量多少的原则可对概率进行量化,提出一种数量概率量化的方法,结合时间序列,进而可建立一种河川年径流量的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选用一次或二次函数相结合的分段模型。为了验证方法,基于开都河年径流量数据,作出考虑和不考虑数量概率量化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考虑概率的预测准确性有较大提高,并基于其对该河未来数年的年径流量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时间序列 年径流量 概率 数量 一次函数 开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