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倾倒通常发育一组反倾坡向的结构面,其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倾倒岩柱旋转弯曲折断破坏。一旦岩柱产生旋转,岩柱倾角随之变化,阻止其进一步翻转的摩擦力也将增加,随着倾角的变化,逐步使岩柱侧面的棱与面接触转换为连续的面接触,倾倒变形会随之停止,由失稳状态重新回到稳态。本文用非连续性变形分析方法DDA对Hoek经典倾倒例题进行验证,模拟了倾倒变形使岩柱产生旋转和张开裂缝,从初始岩柱间面与面接触转化为棱与面接触,再回到面与面接触,最终重归稳定的全过程,初步讨论了倾倒变形的制动机制。

  • 标签: DDA 倾倒变形 制动机制
  • 简介:溪洛渡水电站左岸电站进水口布置在上缓下陡的斜坡上,本文对斜坡各部位岩体松驰情况逐一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处理方法。

  • 标签: 溪洛渡 电站进水口 工程地质
  • 简介:三门核电循环水泵房基坑为超深基坑(最深处为32.3m),处于基岩面埋藏较浅且上部覆盖较厚淤泥层和回填石层的特殊区域。本工程依据地层条件,将基坑划分为完全基岩、基岩埋深浅且无淤泥地层的、基岩埋深较大且有较厚淤泥层的3种类型。分别采用3种支护型式:放、排桩+岩锚、排桩+深搅重力墙+岩锚,有效解决了滨海软土区的地下水位高,淤泥质软土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小,基坑侧壁受水平荷载大、易失稳等难题。典型断面计算结果表明,锚拉力最大为361.84kN;基坑侧壁最大水平位移为19.26mm,支护桩最大正负弯矩值为711.36kN·m和-787.52kN·m,基坑顶部最大沉降量为50mm,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 标签: 循环水泵房 超深基坑 支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