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钴矿物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埃及人就曾使用钴蓝作为陶瓷制品的着色剂,我国从唐朝起也在陶瓷生产中广泛应用钴的化合物作为着色剂。1735年,瑞典化学家布兰特(Brandt)首次分离出钴,1780年伯格曼(Bergman)将钴确定为一种元素。

  • 标签: 钴蓝 产业 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 着色剂 化合物
  • 简介:PVC(聚氯乙烯)是世界五大通用树脂之一,其制品具有软硬度易调控、力学性能高、耐腐蚀、电绝缘性好、透明性高、价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但是PVC的稳定性差,在外界因素如热、光、氧及力的作用下易发生降解和交联反应,致使加工和使用困难,制品的颜色加深,力学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PVC的加工过程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热稳定剂,与树脂组成有协同作用的热稳定体系,提高PVC的热分解温度,延长使用寿命.目前世界已经商品化的PVC热稳定剂主要有铅盐稳定剂、金属皂复合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和稀土稳定剂四大类.

  • 标签: PVC热稳定剂 稀土热稳定剂 产业化 延长使用寿命 通用树脂 力学性能
  • 简介:在铜渣除氯原理基础上,通过铜渣除氯的探索性试验,确定对中上清进行铜渣除氯,并进行了中上清铜渣除氯半工业试验,确定了铜渣除氯的条件为:加入氧化剂和废液浸出铜渣1h,除氯30min,除氯率达70%;在将铜渣除氯应用于工业生产后,除氯率达60%,效果好。

  • 标签: 铜渣 温度 除氯率 PH值 产业化
  • 简介:2015年5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人民政府、包钢(集团)公司四方联合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稀土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坚持"开放联合、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支撑稀土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服务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稀土中心的成立,对于提升稀土资源的研发水平,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 标签: 稀土产业 包头稀土 技术创新主体 稀土高新技术 稀土功能材料 产业创新能力
  • 简介:日前,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担,相关单位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钨、钼的增值化利用产业化技术开发”顺利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四川省自贡市组织的有关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和技术指标,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 标签: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技术开发 产业化 利用 有色金属工业
  •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文印发),发挥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2015年11月1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以下简称"指南")。通知要求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好相关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工作。

  • 标签: 关键共性技术 产业技术研发 产业共性技术 中国制造 稀土资源 原材料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