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式炼焦工艺能够扩大煤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焦炭质量,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目前我国的捣设备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应做好对捣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大力推广捣炼焦工艺。

  • 标签: 捣固 炼焦 工艺
  • 简介:对1号高炉炉体状况做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办法。利用2006年8月份高炉检修时机,实施了喷补造衬、钢砖灌浆、炉皮挖补、安装铜冷却柱、铁口压力灌浆等技术。由于停、开炉及施工方案制定合理.实现了安全停炉和快速恢复的目的,为今后酒钢高炉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降料线 喷补造衬 冷却柱 压力灌浆
  • 简介:项目针对为涟钢7#高炉提供焦炭的煤化新能源有限公司5.5m大型捣焦炉长期存在的严重垮煤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捣性能试验装置,开展对捣焦炉煤饼垮塌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各项研究,建立单种煤和配合煤捣煤饼强度风险评价体系,极大的提高了捣焦炉的煤饼稳定性。

  • 标签: 试验装置 煤化 煤饼 研究 涟钢 性能
  • 简介:白点是钢中比较常见的低倍缺陷。白点作为钢中的显微裂纹,很可能成为疲劳裂纹源,降低钢的强度。为此,探讨了钢中白点的特征和形成机理,提出了消除白点的根本措施,以改进其机械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 标签: 白点 特征 形成机理
  • 简介:针对炼轧厂炼钢方坯连铸机零星脱方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分析探讨方坯脱方缺陷生成的机理,尤其考虑设备因素对于脱方现象的影响,通过数据检索、现场情况分析验证,就脱方缺陷控制提出有效整改措施。

  • 标签: 连铸方坯 脱方 机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涟钢7号3200m3高炉是国内第一座全部使用捣焦的大型高炉。本文介绍了与涟钢7号高炉配套的捣焦炉的概况及其主要配煤结构与焦炭质量指标,同时d阐述了涟钢高炉3200m3高炉在使用捣焦中所采用的原料条件、主要操作制度及取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涟钢3200m3高炉全部使用捣焦取得了良好的操作结果,证明了捣焦在大型高炉上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大型高炉 捣固焦炉 涟钢 应用 经济技术指标 操作制度
  • 简介:以某企业500kA铝电解槽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阴极内衬扎工艺,总结出了延长内衬寿命的无接茬阴极内衬扎工艺并投入工业应用,对提高铝电解行业内衬施工质量有借鉴作用。

  • 标签: 铝电解槽 阴极内衬 无接茬 扎固
  • 简介:煤气鼓风机是焦炉煤气输送管网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焦炉及化产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对鼓风机运行可靠性及检修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对鼓风机常见故障特征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检修经验总结了各类故障应对措施和方法,以期为离心鼓风机的检修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检修水平。

  • 标签: 煤气鼓风机 动平衡 同轴度 半速涡动
  • 简介:通过比较相同冷轧与罩式退火工艺下Mn-Si系和铌微合金化2种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微量铌在冷轧罩式退火低合金高强钢中的强化机理。利用OM、SEM、TEM和拉伸试验机分别对2种钢的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比分析表明:相对热轧板来说,2种钢冷轧退火板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的尺寸都有所长大,导致了强度降低。相对Mn-Si钢而言,铌微合金化钢热轧板和冷轧退火板中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尺寸更细小,细小第二相析出物的数量也更多,在相同的延伸率水平下明显提高了强度。冷轧罩式退火板的强化机理分析表明,铌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钢的主要强化方式是细晶强化和NbC的沉淀强化;研究认为质量分数为0.025%的铌时细晶强化更强烈。

  • 标签: 微合金化 强化机理 冷轧退火 析出物 高强钢 铁素体晶粒
  • 简介:介绍了涟钢技术中心针对冷轧厂罩式炉生产的ST37-2G氧化色缺陷的形成机理研究情况,发现主要是高温退火下Mn向表层富集氧化形成的缺陷。

  • 标签: 形成机理 机理研究 氧化色
  • 简介:中板厂生产的Q345B低合金钢板存在表面麻面缺陷,致使一定数量的钢板改判。本文通过对Q345B低合金钢板及连铸坯进行取样,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钢板成品板、连铸坯表面缺陷以及加热炉氧化铁皮进行分析研究,对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 标签: 表面缺陷 氧化铁皮 连铸坯
  • 简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溶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0℃溶处理后,σ相消除,组织中只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在950℃-1200℃温度区间,随着溶温度升高,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降后升,在11000(2时达到最小值,而延伸率先升后降,在1100℃溶处理时达到最大值。

  • 标签: 2205双相不锈钢 固溶温度 Σ相 力学性能
  • 简介:研究了K4169高温合金在各种工艺条件下及向熔体中加入复合细化剂时的晶粒组织.结果表明.降低浇注温度和加入复合细化剂可以明显细化冷凝后基体的晶粒和提高铸件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在通常的浇注温度1400℃下加入复合细化济.对合金熔体进行或不进行过热处理时.可使圆柱锭的品粒分别细化至ASTM11.7级和ASTM3.2级: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分别达96%和99%以上.当浇注温度为1420℃,加入复合细化利并对合金熔体进行过热处理时,可使圆住锭晶粒细化至ASTMM10.5级,断面等轴晶的比例达90%以上,提出了晶粒细化的机理并对晶粒细化后断面等轴晶比例增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晶粒细化 细化剂 高温合金 浇注温度 晶粒组织 铸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