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灵魂,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录井技术与方法创新机制,具有继往开来指导意义。在总结录井“手工化”、“多元化”、“定量化”、“信息化”4个发展阶段和“快”、“准”、“”、“广”四宇发展方向基础上,提出录井采集技术创新机制主要为“移植”和“耦合”。“移植”主要方式是小型化和在线化,“耦合”机制可分为激发系统耦合与检测系统耦合两种,检测系统耦合又分为联用式与一体式。录井方法创新包括图谱转换、图谱分割、参数派生、数据耦合、图板建立、应用延伸6种机制。通过分析发现,录井技术原始创新不足,在耦合创新方面,国内以激发系统耦合为主,国外以检测系统耦合为主;在录井方法创新方面,国内具有一定特色,但跟国外相比,整体较为薄弱。

  • 标签: 录井技术 录井方法 创新机制 移植 耦合
  • 简介:为了快速、准确地判断油质类型,利用岩石热解分析、热解气相色谱细分分析参数及其衍生参数,包括主峰碳数、∑C21/∑22^1和(S0+S1)/S23个主要参数,建立了3种原油性质判断图板方法——主峰碳数与∑21、∑C22.关系图板法、(S0+S1)/S2与∑C21/∑C22+关系图板法和主峰碳教与(S0+S1)/S2关糸图板法。通过在渤海A油田应用效果证实,利用地化衍生参数图极剖断油质类型方法在储集层原油性质判断上娶有独特优势,应用效果更好。该技术应用简单,判断符合率高,且不受区域位置、构造位置、油源等差异器件影响,在新探区勘探作业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岩石热解 热解气相色谱 原油性质 ∑C21-∑C22 主峰碳数 (S0+S1)/S2
  • 简介:国内综合录井经过近30年发展,装备实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程度提高,自主研发各类录井装备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油区不同井型。但是海外高端项目以及海上平台与国外先进录井装备相比,国产录并装备在软件功能、硬件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国内录井企业在高端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占有市场份额小。故从高端录井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国产录井装备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旨在提升国产录井装备技术水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录井装备 技术 适应性 国产 高端市场
  • 简介:元素录井在国内多个油气田已应用多年,有效地解决了PDC钻头、空气钻井等钻井新工艺所造成常规岩届录井分层难题。近年来,随着钻井新工艺在川渝地区广泛直用,粉末状岩屑导致钻井过程中地层划纾困堆。通过对川渝地区4口井元素录井获取资料,建立了曲线趋势法、特征元素比值法、指数法3种地层划分方法,其在川渝地区10口井应用表明,元素录井分层与测井基本一,完全满足现场录井要求,解决了该地区钻,牛新工艺条件下地层划分难题。

  • 标签: 川渝地区 元素录井 趋势法 特征元素比值 指数法 地层划分
  • 简介:钻井工程对时效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地面录井手段由于固有的各种局限性已难以满足需求。为此研制井下工程参数测量仪,通过钻具钻压、扭矩、弯矩、振动以及钻井液温度、压力等井下工程参数井下随钻测量,能够获取井下钻具和钻井液真实工况,帮助优化钻井参数,准确和及时发现异常事故。通过对多口井试验数据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测量参数同现场工况及事故异常吻合良好。最后,展望了井下工程参数测量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随钻 井下 工程参数 数据分析 钻井时效 钻井安全
  • 简介:随着深水油气资源不断发现,固定式钻井平台向移动式钻井平台发展。作为移动式钻井平台之一浮式钻井平台受平台升沉影响,深水钻井取心技术面临取心钻具入井状态监测、取心进尺计算和取心深度校正等难点。通过分析深水浮式钻井平台设备特点,结合实际作业经验,设计出一套适合深水钻井取心作业深度测量操作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平台升沉对取心过程影响、判断沉砂情况、精确计算取心进尺,确保所取岩心满足设计要求。

  • 标签: 深水钻井 钻井取心 深度测量 潮汐绳 浮式钻井平台
  • 简介:定量荧光样品分析时,需要确定油层及刻度曲线,这需要分析人员具备地层识别能力,而且对于区域地层构造了解不清晰或地层复杂时,其确定难度较大。通过兮析待测样品与原油谱图形态相似程度,实现智能判断原油层位及进行刻度曲线选择,提高了定量荧光兮析准确性。该方法实现了油层智能识别,不需要人工判断原油层位及进行刻度曲线选择,便于在油田现场录井作业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定量荧光 谱图形态 油层识别 刻度曲线识别
  • 简介:考虑到页岩气与常规油气特征不同,在重庆武隆区块页岩气勘探中,运用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XRF)。通过对优质泥页岩段录井数据、测井相关资料、实验分析数据与最终测试结果和泥页岩中各元素含量对比分析、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其含气性,建立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与元素含量相关性。并应用脆性矿物含量对页岩气层进行初步解释与评价,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场快速评价提供良好参考依据。

  • 标签: 元素分析 页岩气 含气性 气测录井 元素俘获 岩石脆性
  • 简介: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一项显微测试方法,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显微分析技术之一,它可对样品逐点、逐线、逐层扫描并三维重建成立体图。将该技术引入录并行业,通过激光波长、强度及不同岩性穿透性等实验分析与研究,认为激发波长为488nm时,荧光强度最大,对岩石穿透性最佳;在激光强度为75%时穿透效果最好;提出了应用不同物镜扫描成像所需扫描分辨率以及部分参数优选值;重复性和一性实验结果约为99%。阐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对岩石骨架、微孔隙和流体识别方法;进行了基于岩心、岩屑等岩石样品物性参数分析测试,讨论了基于该技术储集层岩石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分析方法;并就该技术应用优势及拓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基于实验及相关理论分析论证,认为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可以对现代钻井技术条件下细碎岩屑样品进行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快速准确获取,较好地解决了录井定量评价油气难题。

  • 标签: 激光扫描共聚焦 储集层 录井 物性参数 应用前景 定量评价
  • 简介:为了深入研究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与流体赋存关系,明确储集层油水比例及其流体在微观孔隙结构中赋存状态,提高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符合率,在简述岩心显微荧光薄片数字化应用系统功能以及量化数据采集与处理基础上,以该盆地25口井共90个试油层为统计分析对象,应用显微荧光量化数据,结合常规荧光描述,首先确定了碎屑岩储集层显微荧光解释评价标准;然后针对量化数据中荧光发光面积和颜值与储集层流体性质研究,建立了利用荧光发光面积与颜值划分不同储集层解释评价图板。将该标准与图板相结合不但可实现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有效解释评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体现储集层是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2016年在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及其腹地20余口井收到了较好应用效果。

  • 标签: 显微荧光 图像 图像特征 碎屑岩 储集层 解释评价
  • 简介: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油田构造条件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区内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较大,测井、录井解释符合率均不理想。为了探讨南贝尔油田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的有效方法,将基于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判别法引用到流体性质解释过程中,取该区22口探井、评价井已获试油验证储集层流体10项参数原始样本数据,以其通过降维得到3个主成分作为判别因子,并求取经主成分计算后新样本均值向量和样本协方差矩阵。在假设油层、干层、油水同层、水层4个不同类属总体协方差矩阵相等前提下,构建该区储集层流体性质马氏距离判别模型,并依据判别函数值最大准则确定判别结果。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判别模型回判准确率为93.33%,预测正确率约为80%,可为该油田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南贝尔油田 主成分分析 马氏距离 流体性质 判别模型
  • 简介:煤层气地质导向工作内容包括钻前邻井资料准备与研究、施工方案制定、导向施工现场实施、宅钻后资料总结汇报等,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现场煤层气录井地质导向施工3个关键技术阶段,即导向施工前准备、着陆轨迹控制和水平段轨迹控制。针对煤层气水平井钻探过程中遇到地质和工程难题,在山西煤层气现场实际施工中,以T-P08井为例,从地层地质特征入手.通过地层倾角计算、地层精细对比、地质模型建立与更新、细分煤层内外部结构特征等技术手段,为地质导向提供基本地质保障,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煤层气录井地质导向方法,并从导向施工前准备、着陆轨迹控制、水平段轨迹控制3个关键阶段进行了应用分析。实践证明,该方法井眼轨迹控制效果较好,可实现水平段井斜角匹配地层倾角在优质煤层中快速钻进。

  • 标签: 煤层气水平井 录井地质导向 着陆轨迹控制 水平段轨迹控制
  • 简介:钻井液有机处理剂与地层气叠加效应给气测录井识别油气显示及解释评价造成极大影响。为运用分析色谱峰值特征方式判别真假气测显示,采用处理剂样品VMS分析数据,归纳了有机处理剂在色谱分析曲线上显示正序列、反序列及无规律3种独特形态,以烃组分特征变化作为分析重点,采用扣除烃组分基值方法获得准确烃组分数据;对于不同有机处理剂影响下储集层解释,(近)反序列组分峰值特征处理剂影响时,气测图板解释主要参考C1、C2值;无规律以及(近)正序列组分峰值特征处理剂影响时,采用基值扣除法进行气测解释,应用实践表明,不同处理剂烃组分特征条件下利用相应方法及参数进行解释评价,可寞现储集层流体性质准确判断。

  • 标签: 有机处理剂 气测影响 特征 油气显示 识别 解释评价
  • 简介:针对渤海油田随钻着陆过程中气油界面识别困难问题,通过对大量录井资料研究,形成了一套识别气油界面的气测录井方法。首先通过气测重组分变化趋势初步识别气油界面,然后用气测比率参数趋势法验证确认,最后选择合适着陆点位置,地质导向水平井着陆。该技术方法2015—2016年在渤海油田7口水平井进行应用表明,可为水平井随钻着陆决策提供有效方法和依据,成功避免了水平井二次着陆.平均每口井节约作业时间12h,7口井共降本近百万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 标签: 气测录井 气油界面 随钻着陆 地质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