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化工化肥行业规范规定,半水煤气中含量不得超过0.5%,在实际掌握中,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安全指标,只要不超标,不爆炸,对生产的影响微乎其微。其实,这是一个对节能降耗、对煤气炉运行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氧含量 行业规范 半水煤气 安全指标 节能降耗 煤气炉
  • 简介:1概述间歇式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是一种放热和吸热间歇式循环平衡的过程,是利用以空气和蒸汽作为气化剂,在固定床层造气炉内进行固相燃烧和气化,气相燃烧、气化和热裂解反应的系列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间接式恢复制气过程消耗热量的工艺过程。其生产半水煤气的质和量受到入炉空气中21%的氧气含量的影响,现行的生产过程不容易发挥生产装置的效率,能耗高,产气量低,污染严重。

  • 标签: 气化剂 间歇式 应用 增氧 合成氨原料气 气相燃烧
  • 简介:1概述型煤富连续气化技术是一项综合了粉煤成型技术、固定床煤气炉技术和空气分离制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技术。它把粉煤成型用于气化,使企业避开了以优质块煤焦为原料的独木桥,走上了以本地粉煤为原料,成本低、资源丰富的广阔大道。同时,也避开了采用国外粉煤气化技术,投资大、消化期长、见效慢的曲折道路。

  • 标签: 粉煤气化技术 富氧 型煤 系统工程技术 固定床煤气炉 粉煤成型
  • 简介:我国是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如何利用我国煤炭资源的优势发展煤气化,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目前我国应用的几种煤气化技术状况如下:

  • 标签: 煤气化技术 富氧 型煤 煤炭资源
  • 简介:就水煤浆气化炉下降管使用中出现的鼓问题,分析了原因,并从设备和工艺改造、工艺操作和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 标签: 气化炉 下降管 鼓包
  • 简介:双筒煤气炉是笔者几年前提出的专利技术,其基本运行过程是吹风时A、B炉同时吹风放空,制气时蒸汽和加氮空气先从A炉下部进入作上吹,而后通过A、B炉上部联通管到B炉作下吹,煤气从B炉下部出来去废热锅炉。反过来,蒸汽和加氮空气先从B炉下部进去作上吹,然后到A炉作下吹,周而复始。

  • 标签: 煤气发生炉 富氧连续气化 专利技术 运行过程 废热锅炉 煤气炉
  • 简介:1项目概况我公司现有9台由2610造气炉,其中4台是由巾2400炉夹套加大改为的巾2610造气炉,2009年生产合成氨11万吨,尿素15万吨,甲醇1.5万吨。造气原料煤为2/3山西粉煤+1/3湖南粉煤,使用腐植酸钠烘干煤棒,吨氨耗煤1.7~2.0吨。

  • 标签: 运行总结 富氧制气 造气炉 腐植酸钠 合成氨 粉煤
  • 简介:造气工序是合成氨生产的首要环节,该过程长期以来主要采用间歇式气化工艺,单台炉系统生产能力低、消耗高。而采用富连续气化,不但大大增加生产能力,且最主要的是可使用籽煤,显著降低成本。

  • 标签: 富氧连续气化 造气工序 控制 生产能力 合成氨生产
  • 简介:1前言富连续气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原间歇式固定床气化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调整改造而成的,它是一种介于粉煤气化和传统间歇固定床气化之间的煤气化技术。经多年的发展改进,其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体现,有其独特的技术和经济价值。

  • 标签: 最佳经济效益 富氧技术 间歇式固定床 煤气化技术 发掘 固定床气化
  • 简介:描述了采用气相色谱仪和SC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分析工艺气中痕量羰基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方法。介绍了SCD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说明了SCD检测器与以往传统总硫分析方法相比其优势的地方。

  • 标签: 微量硫 SC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 安捷伦气相色谱7890A
  • 简介:低温甲醇洗是利用甲醇在低温下良好的选择吸收性能,脱除原料气中的H2S、COS和CO2等酸性气体。而影响甲醇吸收特性的因素众多,本文重点讨论了引起甲醇中水含量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 标签: 甲醇 低温 水含量 措施
  • 简介:间歇式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工艺,以空气和蒸汽作为气化剂,在同定床层造气炉内进行固相燃烧与气化、气相燃烧与反应等,是一种放热和吸热循环平衡的过程。其质和量受到入炉空气中含量的限制,不容易发挥生产装置的效率,能耗高,产气量低,污染严重。针对间歇式气化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开发了专利技术“增间歇式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

  • 标签: 合成氨原料气 气化剂 间歇式 增氧 气相燃烧 生产装置
  • 简介:随着不断严峻的环保形势,对尿素废液的达标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尿素的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对影响尿素解吸水解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探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对ACES解吸水解系统排放的工艺冷凝液中氨含量偏高进行分析及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尿素 解吸水解 环保
  • 简介:从鲁奇气化炉粗煤气出口处引一根φ14管线,粗煤气经冷却后进入油吸收瓶,经过油吸收瓶吸收粗煤气中的油并进一步降温后的净煤气进入气体流量计统计净煤气流量,用二甲苯萃取油分离称重。并从压力、温度、升温速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其对油含量的影响。

  • 标签: 鲁奇气化炉 煤气出口 油含量 压力温度 升温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