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利用穆棱河2010~2014的水质指标数据,选择水体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磷含量、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氟化物含量、砷含量、石油类含量和pH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穆棱河水体质量。结果表明,穆棱河上游的水质总体好于中、下游,其水质基本属于Ⅱ~Ⅲ类水;中、下游的水质指标变化较小,但水质较差,基本属于IV类水。穆棱河水质季节变化较大,春季的水质优于夏季和秋季;在夏季,水质恶化明显,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增加。2010~2014期间,在各监测站水质指标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

  • 标签: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法 Spearman秩相关 穆棱河
  • 简介: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插值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距平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区1961~2010间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1961~2010期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区年平均气温累计上升1.85℃,倾向率为0.037℃/a;年平均气温在1993发生突变,研究区进入显著升温期;研究区降水量累计下降121.42mm,占同期降水量的19.9%,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强降水日数和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显著减少,但极端降水频率与强度总体上保持稳定。1961~2010期间,黄河三角洲湿地区气候以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为主要特征;人类活动导致的湿地下垫面变化是其重要的驱动因素;暖干化气候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变化特征 黄河三角洲湿地
  • 简介:基于2000和2010国家普查的府级的数据,瓷器半都市化的空间进化在这研究被分析。都市化的阶段是由考虑半都市化的re-examined。城市的开发的九种类型根据在半都市化和都市化之间的关系被介绍,并且也就是,瓷器都市化高被划分成五个阶段不同格,不同格,低协作,协作,和高度协作。结果证明那瓷器半都市化率从一个区域显著地变化到另外一个;它在2010的顺序从对最低价值最高如下:东方,中间,西方,和东北。内陆城市里的都市化和半都市化率在沿海的城市里比那些快增加大部分。另外,半都市化越过中国显示类似于都市化的一个空间模式,与东北区域的唯一的异常。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半都市化的空间集中决心正在增加。高值的集中区域在沿海的东方正在膨胀,而低值的集中区域在东北正在成长。最后,瓷器都市化模型的进化在学习十建议在都市化和半都市化之间的协作的一个变弱的趋势。半都市化能被看作瓷器hukou系统的特殊生产,它在城市里限制候鸟的永久解决。因此,当都市化和citizenization发展,瓷器半都市化趋势被期望展出一个颠倒的U字形的模式。

  • 标签: 城市化率 人口普查 中国 城镇化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模式
  • 简介:20158月14日,在呼伦湖设置采样点,采集水样,分析呼伦湖水体的化学特征,以揭示呼伦湖水化学特征、水体中的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湖水的pH为9.06-9.23,湖水为弱碱性水,湖东南部水体的pH相对较大;湖水中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为670-843mg/L,平均值为784.17mg/L,总体上东北部和中部湖水中的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较大;以CaCO3计的水总硬度为141.80-250.36mg/L,平均值为210.20mg/L,湖水属于硬水;湖水中的优势阳离子为Na^+,其占阳离子总数的80%;优势阴离子为HCO3^-,其占阴离子总数的73%;呼伦湖水体水化学类型为[C]NaⅠ型或HCO3^--Na^+型;湖泊水体水化学特征受蒸发岩盐和碳酸盐岩的控制,水体离子来源不受大气降水控制,主要受蒸发—结晶和岩石风化共同作用,且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离子组成和来源也有影响;自20世纪60代至70代以来,呼伦湖呈现淡水湖、微咸水湖不断交替的特征,与区域气候特征存在良好的响应关系。

  • 标签: 水化学特征 呼伦湖 人类活动
  • 简介: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11期枯水期(4月)的普者黑湖LandsatMSS/TM/ETM+/OLI影像数据,研究1977-2014期间枯水期普者黑湖面积变化;从降水量、农田面积、总人口和GDP等角度,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77-2014期间,普者黑湖面积波动变化,除2002和2009出现面积大幅增加外,其它时期湖面积在萎缩,且自1977以来,普者黑湖面积的萎缩速度在逐渐加快,2009湿地公园建成后,其面积萎缩速度有所减缓;2普者黑湖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干扰,湖面积萎缩与当地GDP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不相关;3普者黑湖面积减少地段主要集中在天然堤带、泛滥平地带和湖泊洼地带以及中游人口集中的村庄附近,减少的湖面积44%被开垦成农田;4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减缓了湖面积的萎缩态势,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达到了湿地保护的目的。

  • 标签: 普者黑湖 岩溶湖泊 湖泊面积 枯水期 遥感影像
  • 简介:20135-10月,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鱼泡中藻类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藻类植物178种,隶属于8门65属,其中,有绿藻门27属67种,占藻类植物总数的37%,硅藻门16属64种,占36%,裸藻门5属27种,占15%,有蓝藻门8属9种,占5%,其它藻类占7%;藻类植物细胞密度为7.45×10^5-103.85×10^6ind./L,20135-10月白鱼泡藻类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17.79×10^6ind./L,说明白鱼泡水体中营养化;藻类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46-3.327,其5-10月的平均值大于3,说明白鱼泡水质为轻污染状态,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07-0.998,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890-0.953,说明白鱼泡藻类植物较丰富;水温和总磷含量是影响白鱼泡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 标签: 藻类植物 群落结构 白鱼泡 多样性指数 典范对应分析
  • 简介: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生态脆弱性指数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1986-2012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1986-2012,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度平均为中度脆弱,其中,白城市、通榆县和乾安县的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度为强度脆弱;1986-2012,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整体逐渐加重;从空间变化上看,1986-2000,湿地生态系统强脆弱区由西部的通榆县向东部的松原市转移,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的湿地的生态脆弱程度逐渐加重,2000-2012,研究区东部的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程度逐渐加重。

  • 标签: 生态系统脆弱性 层次分析法 湿地 吉林省西部
  • 简介:在辽东湾水体中设置8个采样点,于20138月11日和11月26日,在8个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研究两次采样和各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群落关系。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65种,其中8月记录53种,11月记录43种;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还有少量的绿藻、蓝藻、裸藻和金藻,优势种为硅藻;8月,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danicu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asteromphalus);8月,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星脐圆筛藻、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和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centralis),8月与11月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组成存在差异,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发生变化。8月,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6.34×10^4-286.43×10^4cells/L,平均值为10^4.52×10^4cells/L;11月,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31×10^4-16.4×10^4cells/L,平均值为8.28×10^4cells/L。8月,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25-4.62,平均值为3.94;11月,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25-3.39,平均值为2.80,表明8月调查海域的生境质量好于11月。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多维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湾沿岸与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

  • 标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辽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