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影响红树林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红树林景观质量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优化方法,以茂名市水东湾红树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准则、14个指标的水东湾红树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景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各指标评价值,然后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后确定景观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自然生态价值,其权重为0.43,景观美学价值次之,权重为0.3,社会使用价值权重最低,为0.27;指标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水质状况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其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147和0.129,归一化权重较低的是照明系统的布置和驳岸处理方式,分别为0.022和0.029;2准则层中评价值较高的是自然生态价值和景观美学价值,分别为3.761分和3.756分,评价等级都为"良",社会使用价值评价值最低,为2.9分,等级为"中";指标层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外部交通便捷性、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值都在4分以上,等级都为"优";驳岸处理方式、内部空间通达性、公共设施的布置、活动空间的丰富性和照明系统的布置评价值都在3分以下,评价等级都为"中";3水东湾红树林综合评价值为3.527分,评价等级为"良",说明水东湾红树林景观的质量良好。

  • 标签: 红树林 景观质量 评价 层次分析法
  • 简介: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早期试点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正式验收后,其发展重点已经逐步由基础建设转向后续管理维护。为了保障国家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对其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至关重要。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并建立了国家湿地公园有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基础、管理计划与决策、管理措施及落实、管理效果、管理监督与评估6方面34个指标,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标准和具体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有效管理评价提供了依据。最后,以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开展了试评价

  • 标签: 国家湿地公园 有效管理 评价 层次分析法 星湖
  • 简介:森林自然度是描述森林状态的指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原生状态或受人类干扰的程度大小,对其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是森林近自然经营研究中的关键环节。研究基于空间尺度,构建白云山森林自然度评价体系,通过格网形式对研究区域进行细化,并对白云山森林自然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云山森林自然度指标值大部分处于0.31~0.60和0.61~0.80之间,就其等级而言,属于第三、第四等级,即较低等级;而整个研究区范围内自然度最高的是荷依岭景区、明珠楼景区与摩星岭景区相交的天然次生林群落,自然度最低的是白云山群落的外围度假区。

  • 标签: 森林自然度评价 格网 白云山风景区
  • 简介:通过调查和采样,测定了安庆菜子湖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法,评价了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生态危险;对土壤重金属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都低于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表明研究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除Pb之外,土壤其他重金属含量都大于长江流域土壤背景值,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的累积。随土壤深度增加,不同重金属含量变化存在差异,Mn含量在增加,并在底层富集明显,Zn、Pb、Cr和Cu含量波动变化,Ni含量在减少。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风险等级整体偏低,属轻度污染。酸模(Rumexacetosa)群落下的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最高,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也最高,其次为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下的土壤,细叶薹草(Carexrigescens)群落下的土壤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低。土壤中Cu、Pb、Ni和Zn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农业活动是其主要来源,Cr可能来自自然源,Mn和Ni的来源较复杂。

  • 标签: 退耕湿地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 简介:利用市场价值法和替代法,对新疆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食物和原材料、科研文化、生态旅游)进行评价;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恢复使用法、替代花费法和替代法,对新疆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供水与蓄水、涵养水源和调蓄洪水、固碳释氧、水质净化、保育土壤、物种保育和栖息地)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使用价值为13.15×108元,直接使用价值为1.45×108元,间接使用价值为11.70×108元,间接使用价值是直接使用价值的8.07倍,单位面积提供的使用价值为42879.97元/hm2。

  • 标签: 科克苏湿地 生态服务功能 使用价值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