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新疆松湖铁矿床位于伊犁地块东北部,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目前共圈定5个矿体,L1、L2出露,IJ3、L4、L5矿体隐伏,其中L1规模最大,也是该矿床主要矿体.矿床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黄铁矿和褐铁矿.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块状、角砾状和条带状构造.蚀变类型主要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和钾长石化.矿床形成经历了隐爆一矿浆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2个阶段.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受热液作用交代改造的火山岩型铁矿.

  • 标签: 地质特征 成矿期次 火山岩型铁矿 松湖铁矿
  • 简介: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位于伊犁微板块北缘博罗科努岛弧带.矿区广泛出露石炭纪火山岩.该矿床由6个矿体组成,其中FeⅠ矿体为该铁矿床的主要矿体.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的化学成分组成中,Fe2O3含量与SiO2含量大致呈此消彼长关系.矿区的主要矿物共生组合为磁铁矿+石榴石+阳起石(绿帘石)组合.矿床大致可以分为2个成矿时期和5个成矿阶段,即隐爆-矿浆成矿时期的矿浆成矿阶段和热液成矿阶段;隐爆-热液成矿期的磁铁矿-石榴石阶段、阳起石-绿帘石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矿床成因属于受到热液作用叠加改造的火山岩型铁矿床.

  • 标签: 地质学 成矿期次 控矿因素 查岗诺尔铁矿
  • 简介:选取海南岛目前风沙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昌江县西部的昌化地区和海南西部最干旱的地方——东方市八所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30年代1:50000、50年代1:25000和70年代1:500003个时期的地形图,以及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图,解译了5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资料,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对海南西部沿海地区近8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近80年来,水田和建筑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荒草地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变化很小,以后持续减少;风沙化土地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以20世纪50年代最多;林地、旱地表现为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过程,其中林地是20世纪50年代最少,而旱地是20世纪70年代最少;防护林地从无到有到大面积增加.20世纪30—0年代是西部沿海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基础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一直通过正反2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海南西部沿海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风沙化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