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于2007年4~9月期间,在泉州湾河口湿地生长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的滩涂上,采用不同时期对互花米草进行齐地面刈割的方法,测定互花米草根系生理指标,探讨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根系生理产生的影响及机制,为利用物理方法治理互花米草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5月22日和7月21日的刈割使互花米草根系可溶性总糖含量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4月22日、8月20日和9月19日的刈割虽然也造成根系可溶性总糖含量变低,但其比5~7月刈割后根系可溶性总糖含量高很多;4~7月刈割导致互花米草根系代谢急剧减缓,尤其6~7月刈割使根系活力同比下降了90.58%~92.17%,而8月和9月的刈割则促进了根系代谢,表现为根系活力提高;各刈割处理都会引起互花米草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5~7月刈割使根系游离氨基酸增加量最大;5~8月刈割使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而4月22日和9月19日的刈割使根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4月22日和7月21日刈割使互花米草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保护酶活性下降,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减弱,而5月22日、6月21日、8月20日和9月19日刈割后,互花米草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保护酶活性上升,根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增强。7月刈割互花米草能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的扩散。

  • 标签: 互花米草 刈割 可溶性总糖含量 游离氨基酸含量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采用不同时期对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进行齐地面刈割的方法,通过对互花米草株高和株数的测定和比较,确定了有效控制互花米草扩张的刈割时期。研究结果表明:①4月22日对互花米草的刈割处理显著促进了互花米草株数的增加,但对其最终平均株高未产生影响。5月22日的刈割处理下,虽然互花米草在株高上略高于对照(未刈割)处理,但处理后其株数大大减少,与对照处理相比有明显差异。6月21日和7月21日的刈割处理,不仅使互花米草株高降低,也使其株数减少;尤其是7月21日的刈割处理下,互花米草的株数和株高都与对照处理有非常明显的差异。8月20日和9月19日的刈割处理,极大促进了互花米草的再萌发和再生长。②5~7月的刈割处理,可以有效减少互花米草的活根生物量;而4月和8~9月的各刈割处理,增加了互花米草的活根生物量,其中4月22日的刈割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促进了互花米草活根生物量的增加。各刈割处理都会造成互花米草死根生物量的增加。③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种群扩张的刈割时期是6~7月互花米草的穗分化期、孕穗期至抽穗期。

  • 标签: 互花米草 刈割 株数 株高 生物量
  • 简介:海域、无居民海岛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实施,对促进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资源生态价值和稀缺程度未得到充分体现,使用金征收标准偏低且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总体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为完善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保护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现提出以下意见。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有偿使用制度 无居民海岛 海洋资源保护 自然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吉林省林业厅,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长春、黑龙江、大兴安岭专员办:《国家林业局关于从严控制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占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地的通知》(林资发[2013]4号)下发以来,严格限制了勘查、开采矿藏和风电场项目使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的林地,有效减少了新增矿山和风电场项目的数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继续巩固禁限成效,切实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依法严格规范勘查、开采矿藏和风电场项目使用重点林区林地,现提出以下要求,请遵照执行。

  • 标签: 重点国有林区 矿产资源开发 内蒙古 林业厅 林地 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