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温度对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幼贝生长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随温度变化的生长规律,在室内循环水控温养殖条件下,设置10℃、12.5℃、15℃、17.5℃四个温度梯度,在两个月的培养周期中对不同试验温度岩扇贝幼贝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其生长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对其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15℃,该条件下幼贝的壳高平均日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壳长与湿重的平均日生长量与17.5℃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前面两组。试验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幼贝存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

  • 标签: 岩扇贝幼贝 温度 生长速率 存活率
  • 简介:文章根据浙南沿岸3个海洋观测站大陈、坎门、南麂站51a(1960~2010年)SST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ST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南沿岸的SST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冬季南北差异最小,夏季南北差异最大;51a年浙南沿岸SST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17°C/a;SST变化存在3.5a、5a~6a、2a~7a及11a左右的振荡周期;SST主要由年循环分量决定,谐波拟合效果良好。

  • 标签: 浙南沿岸 SST 均一性 功率谱 谐波
  • 简介:介绍了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测量海表面温度的原理,分析了它们各自在反演海表面温度时的差异。在全球范围的海表面温度的遥感蛉测中,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感器本身的噪音、算法反演精度、传感器分辨率、搭载卫星的全球覆盖率等自身因素使辐射计的探测资料产生差别:大气状况、海面风速、测量海洋不同深度海水的表征温度等外界因子也同时影响着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了解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辐射计在各方面的优劣,有助于发挥各自特长,有效提高卫星监测海表面温度的精度。

  • 标签: 红外 微波 辐射计 海表面温度
  • 简介:本文使用HYCOM数值模式,根据两种海气通量数据集(COADS、ECMWF)和两种海气通量块体参数方案(常数块体参数方案和非常数块体参数方案)的不同结合,构成4组数值实验,分别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1)在本文的实验中,非常数块体参数方案优于常数块体参数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采用前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21℃,而采用后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63℃。2)HYCOM数值模式很好的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变化及西太平洋暖池空间分布的月变化。特别是实验2(采用COADS数据集和非常数块体参数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冬春两季平均SST仅比Pathfinder卫星数据集高0.02℃。3)不同的海气通量数据会对模式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对比采用COADS数据集的实验2结果与采用ECMWF数据集的实验4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拟区域的西北部,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1℃;在模拟区域的东南部,实验4比实验2的年平均SST高约1℃。两者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8°N、140°E附近及中国渤海,约为4℃(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4℃)。

  • 标签: 海洋模式 海气通量 海表温度 HYCOM模式
  • 简介:远洋渔业是我国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远洋渔业大国之一。近年来,由于产业自然规律受到国内外的影响,我国远洋渔业便面临着成本上升、世界渔业资源竞争力加大和渔业装备落后等困境,此时远洋渔业的发展出现了重重困难。因此,本文通过对钢制和玻璃钢制远洋渔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已达到为我国远洋渔船发展的新方向提供理论支持的目的。其中,经济效益主要通过从维修费、折旧费、油耗和作业效果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增收降耗,保护资源环境,保障渔民海上安全,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以及推进渔船船型标准等方面。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充分证明玻璃钢渔船的优越性和明显的增益效果,使承建船厂和使用单位更加完善的认识玻璃钢远洋渔船,促进远洋玻璃钢渔船的发展。

  • 标签: 玻璃钢渔船 远洋渔船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 简介:温度是水生生物尤其是贝类生存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温度对岩扇贝无水保活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本试验进行了温度对不同干露条件下岩扇贝存活率、半致死时间(LTd的影响以及温度胁迫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两项不同的试验。为了探明温度对岩扇贝存活率和半致死时间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的岩扇贝(壳长为(397±50)mm)在不同温度(5℃、15℃)、湿度(保湿组、不保湿组)和氧气(充氧组、不充氧组)环境下的生存分析、影响半致死时间的因素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低温、保湿、充氧均可以显著提高岩扇叽存活率、半致死时间(P〈0.05),其中温度变化对岩扇贝的半致死时间影响最显著,其次时氧气,最后是湿度。在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氧气交互作用显著(P〉0.05),湿度和氧气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这为确定岩扇贝苗种运输时间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探究温度变化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从低温开始逐渐升温(5℃、10℃、15℃、20℃、25℃),检测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过氧化氢酶活力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岩扇贝幼贝SOD活力在5℃时显著低于其余组SOD活力(P〈0.05),在10℃至25℃间,SOD活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T活力在5℃至20℃间变化不显著(P〉0.05),在2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CAT活力(P〈0.05);T-AOC水平在15℃时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温度从15℃升高或降低T-AOC活力都会显著下降(P〈0.05),降温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升温(P〈0.05)。这表明高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CAT活力有着明显的诱导作用、对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液中SOD、T-AOC活力有着明显的抑制

  • 标签: 岩扇贝 幼贝 温度 无水保活 抗氧化酶活力
  • 简介:对现有变形测量数据采集自动的测量机器人技术、GPS技术、传感器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综合各种技术优势,克服相应不足,进而组成综合数据采集自动系统是今后变形测量数据采集自动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变形测量 自动化 测量机器人 GPS 多传感器
  • 简介:针对信息海洋测绘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就目前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进行了分析澄清.对相关文献涉及的数据信息准确性、语言表述严谨性和学术观点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核实和讨论,提出了我们的观点:一是认为对一些重要数据的引用有误,容易误导读者,影响到引用数据的权威性;二是认为海洋测绘一直就归属于测绘学科,而不是游离其外,更不宜将其纳入海洋学;三是认为不能简单用海图集合这个概念来代替海洋测绘的成果或数据集合,海图集合论不是海洋测绘的核心理论;四是认为海洋测绘一直就是按照纵向分离、横向融合的理念和模式发展的,不依信息进程而改变,改变的只是它的发展深度和广度.

  • 标签: 测绘学 海洋测绘 信息化 海图集合 探讨
  • 简介:介绍总结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近年来11个工作组对海道测量相关领域标准的制定、修订、跟踪等研究情况,分析了其工作特点,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和技术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为海洋测绘领域跟进掌握国际组织的工作动态,参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海道测量 标准化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服务和标准委员会 工作组
  • 简介:高校行政主要是指行政力量的泛,实质是权力的错位、越位、失位,即特权.从根本上讲,高校去行政就是防治特权.特权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衙门”“一言堂”“重关系”是其最为典型和突出的表现.高校行政即特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庸俗、教育乏力、制度失效、惩处不力于高校特权现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去行政必须根据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规律及其自身特点,着眼整体预防和治理,坚持以教育为先导、制度为重点、惩处为手段,力求从根本上遏制高校特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 标签: 高校行政 去行政化 特权现象 防治对策
  • 简介:数字地图背景支持下的大地测量数据库改变了传统数据库的管理、应用和服务模式,扩展了大地测量数据库应用范畴.介绍了大地测量数据库与地图数据库的关联过程和实现可视大地测量数据库管理的技术途径.

  • 标签: 大地测量数据库 地图数据库 数据关联 可视化 数字地图
  • 简介:在GPS/水准网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力资料确定网区的高程异常走向,再利用各点的大地高和正常高求得高程异常,借此精确确定沿海地区局部的似大地水准面。

  • 标签: GPS水准 大地水准面 精化 沿海地区
  • 简介:球体模型系统是目前GIS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以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丰富直观的信息表现能力迅速成为空间信息集成共享的有力平台。以Skyline软件平台为基础,介绍了数字海洋可视系统的体系架构、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方法。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在多源海洋信息可视集成共享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SKYLINE 数字海洋 球体模型 可视化 数据共享
  • 简介:舟山渔民画是舟山海洋文化的特色品牌和文化名片。近年来,舟山渔民画的产业化开发受到重视,舟山渔民画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问题不容忽视。与舟山渔民画及其衍生品相关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类型,渔民画创作者、衍生品开发者、行业协会、政府等多个主体应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促进舟山渔民画的产业发展。

  • 标签: 舟山渔民画 产业化发展 知识产权
  • 简介:地图可视系统用户界面是实现用户和地图可视系统交互的关键环节,但是单一的用户界面严重制约着用户对地图可视系统应有功能的使用。基于此,提出了用户界面模板的观点,通过对用户界面元素和用户界面类型的研究,设计了几种常用的用户界面模板,并说明了模板的实现过程。

  • 标签: 地图可视化 界面 模板
  • 简介:论述了满足地图可视的基本条件和载负量限制;论述了地图比例尺、地图概括及其相关概念的派生逻辑。阐释了由相似比较派生的地图学概念和地图学概念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不断增加和丰富的必然逻辑。

  • 标签: 地图学 可视化 逻辑 地图比例尺 地图概括 数字地图制图
  • 简介:首先构建离散水深的Delaunay三角网,快速进行Delaunay三角网中点、边、三角形之间拓扑关系的存储。然后计算相邻离散点的平均距离,使其作为水深边界提取的距离阈值。最后遍历Delaunay三角网,利用边与三角形的拓扑存储结果和距离阈值,提取出离散水深边界。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内存占用少、计算效率高等特点,能够实现离散水深边界的快速智能提取。

  • 标签: 离散水深 边界提取 拓扑关系 海图编制
  • 简介:介绍了利用Surfer8.0软件进行重力异常数据格网的方法,并结合重力场数据的特点,编制了相应的数据格式转换程序,直接利用Surfer8.0软件中几种数据插值方法,对陆地、山区、海洋等不同地形数据进行格网化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urfer8.0软件进行重力异常数据格网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重力异常 格网化 SURFER 8.0 数据转换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SIS海冰模式中引进两种盐度参数方案即等盐度方案和盐度廓线方案对海冰模拟所存在的差异。利用盐度廓线方案导出的表征盐度与海冰温度间关系的方程比等盐度方案多出一项,将定义为盐度差异项。盐度差异项对海冰厚度的热力作用表现为:在海冰厚度增长季节(11月到次年5月),盐度差异项通过升高海冰内部温度,抑制海冰增长;在消融的第一阶段(6.8月),盐度差异项通过升高海冰内部温度加快海冰消融;在消融的第二阶段(9.10月),盐度差异项通过降低海冰内部的温度抑制海冰消融。但尺度分析表明,盐度差异项要比方程中队海冰温度作用最大项小1.2个量级,如果采用一级近似,可以略去盐度差异项,因此盐度差异项对海冰增长和消融影响很小。同时利用冰洋耦合模式(ModularOceanModel,MOM4),分别采用两种盐度参数方案模拟北极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度的季节性变化,模拟结果也表明两种方案模拟得到的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度的季节性变化相差甚小。

  • 标签: 北极 海冰模式 盐度参数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