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1小时间隔的GMS-4数字展宽红外资料和部分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199355日下午至夜间发生在甘肃、宁夏等省(区)部分地区罕见特大沙尘暴的形成原因。结果指出,这场沙尘暴主要由冷锋前部的一次飑线活动造成的。飑线的形成,是冷锋强迫出的小对流单体群和冷锋云系分裂出的云区合并及与中纬度地区短波槽云系相互作用的结果,飑线的强烈发展,则是飑线云系、中纬度短波槽和孟加拉湾强热带风暴登陆后向北伸展云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局地性强烈增温共同造成的。飑线的移动大体与700—500hPa间的平均气流方向一致。最后对此飑线的可预报性问题作了讨论。

  • 标签: 沙尘暴 飑线 甘肃省
  • 简介:建立格尔木地区2011—2015沙尘暴天气实况数据库,利用常规资料、中尺度等分析方法对格尔木区域性沙尘暴(至少两站以上)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总结过程的典型特征,通过同类个例异同点的对比分析,总结同类天气物理概念模型,预报指标,为同类天气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沙尘暴 中尺度分析 概念模型 格尔木地区
  • 简介:1气候概况今年春季天气回暖早,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出现近几年少见的多雨天气,春末东部局部地区出现旱情.终霜日提前,光照充足.

  • 标签: 2002年 春季 气候影响评价 内蒙古 气温 降水
  • 简介:运用天气图、T213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及相关的实况资料,综合分析了20024月5日08~23时发生在江西中北部的1次罕见的雷雨大风,并伴有局地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过程,从而揭示了本次过程的生消成因以及在热力、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 标签: 雷雨大风 强对流 物理量场 分析
  • 简介: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图、全国自动加密观测资料和石家庄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河北省中南部的一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和风向在河北中南部的辐合促进了水汽的辐合。块状回波与带状回波交接处出现最大暴雨中心,逆风区和弱辐合区与较强降水相吻合。邢台次云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北部主云区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邢台北部低于-42云区范围扩大,邢台狭窄的强对流回波带形成。地面加密风场的变化以及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均对短时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带状回波在地面辐合线附近快速强烈发展,而且随着河北中南部地面辐合线的消失而原地减弱。

  • 标签: 短时暴雨 强对流 地面辐合线 带状回波 冀中南
  • 简介:浙江省2005春季平均气温偏高,其中4月份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少.3月中旬因寒潮影响,全省出现大到暴雪,这是自1970以来,浙江3月出现的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春季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多且活动频繁,给各行业造成严重损失.

  • 标签: 春季 气候 大雪 强对流 强对流天气 气温异常
  • 简介:本文根据高空环流特征、地面图、卫星云图、高低空要素场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中的物理量场对海东地区乐都、民和两县200355日的大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总结出预报这类大降水天气过程的一些参考依据。

  • 标签: 大雨天气 过程分析 数值预报产品 物理量场
  • 简介:分析了200555日下午福建中南部飑线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高空槽和地面锋面过境前,福建处于中低空西南急流中。大气层结不稳定、上干下湿配置、逆温层以及地面上的高温、低压系统、露点锋是有利飑线天气发生的条件。飑线下游地区的负变压加大了变压梯度,使风速增大。较强的螺旋度、中尺度扰动低涡系统为飑线过程的动力触发机制。

  • 标签: 飑线 露点锋 变压风尺度分离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037月4~5日出现在西宁及海东部分地区冰雹天气环流特征发现,强对流天气一般在特定的环流形势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与蒙古冷槽相配合的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是最为典型又十分常见的强对流天气形势,其水汽条件是由中小尺度系统自身携带或高层特别是400hPa上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得到满足。假相当位温场和总温度场在垂直方向的变化能够准确地反映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真实情况。在出现强对流天气前6~8h前,降雹区上游存在着明显的上升运动区,本地区一般为下沉运动区或上升运动表现得很弱。另外对自动站资料中逐时本站气温、水汽压、本站气压、风向、风速等要素的分析中发现,在降雹前均存在明显的气温下降、水汽压上升、风向和风速发生突变等现象,从而得出较有利的预报依据,以供预报参考。

  • 标签: 强对流过程分析 冰雹 环流形势 水汽条件 中小尺度
  • 简介:1天气概况今年55日中午12时左右,我省河西走廊的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及中部偏北地区的白银、定西等地市,自西北向东南出现了大风、沙尘暴天气,平均风力6—7级,最大风力9级。15时42分首先在金昌市附近生成黑风,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能见度降为0m,瞬间最大风速34m/s,达12

  • 标签: 天气概况 沙尘暴天气 最大风力 最大风速 西北向 次黑
  • 简介:利用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常规气象数据,ECMWF再分析数据以及L-波段无线电探空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对20175月长三角地区的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重污染过程是天气系统、地面及边界层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东亚大槽东移、冷空气南下并配合地面高压的发展使河西走廊、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出现沙尘天气,为后期长三角地区沙尘的输送提供了沙源;850hPa上较大的风速为上游沙尘源区向下游长三角地区输送提供了通道;高压中心的下沉运动和白天增强的热对流活动使得高层沙尘影响地面具备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当沙尘抵达长三角上游地区后,不断减弱的冷空气和趋于静稳的近地面形势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剧了此次污染过程。

  • 标签: 沙尘 重污染 天气形势 边界层 后向轨迹
  • 简介:在热带风暴或台风(以下统称为台风)的预报服务中,本地区受台风影响产生的过程雨量(以下简称台风雨量)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预报项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1951—198783例登陆于广东——浙南的台风在过第二警戒线前后三天850、500hPa二层八种物理量场进

  • 标签: 物理量场 锋面分析 锋区 水汽通量 预报服务 假相当位温
  • 简介:19855月24日半夜至25日,兰州市出现了一场大—暴雨,日雨量达45.0mm。这是一次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的大范围降水,雨强中心在兰州、临夏。兰州市内又以七里河、城关区及榆中县的梁坪、上庄一带雨量为大,普遍达40—50mm,实属罕见。打破了兰州自1932以来春季日雨量

  • 标签: 兰州暴雨 暴雨过程 过程分析
  • 简介: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自19958月份起处理、上网GMS—5卫星云图,给各网络用户提供三个通道、二种投影共五类云图图象产品,即红外兰勃脱图、红外麦考托图、可见光麦考托图、水汽兰勃脱图和未投影的可见光图.本文介绍了卫星图象产品的特点、接收情况及各种云图的观测原理,供大家参考.1新卫星与GMS—4卫星的不同点及接收简况GMS—5卫星是19953月份日本发射的静止卫星,它与GMS—4相比作了一些改进,将GMS—4的红外探测通道波段10.5~12.5μm分割为两个通道,红外1:10.5~11.5μm,红外2:11.5~12.5μm并增加了红外3为水汽通道,波段为6.5~7.0μm,可见光波段从0.55~0.75μm改为0.55~0.90μm.

  • 标签: 卫星图象 产品简介 水汽图象 红外云图 红外探测 卫星云图
  • 简介:自气象系统引进电解水氢设备后,取代了化学制氢方法,使用结果表明:一是可以节约经费和原材料;二是可以避免环境污染;三是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空气象台站原先采用化学药品氢气,氢氧化钠和矽铁粉加水经化学反应后生成氢气,其排出的含有强腐蚀性的硅酸钠等污水溶液,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腐蚀土地、房屋.西安站以往的作法是将氢残渣和污水引入陷井,对水源的污染严重地威胁到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据汉中局近几年反映,

  • 标签: 电解水制氢设备 制氢方法 矽铁 西安站 气象台站 气象系统
  • 简介:我局1993在地局服务科和弋阳县局二、三块进行了“上交一定设备占用费和管理费,实行创收实体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全额风险承包责任试点,今年在大多数创收实体推广.从去年试点和今年运行的情况来看,我认为,经济风险承包责任和目标管理责任相比,在竞争性、自主性、风险性、开

  • 标签: 承包责任制 自收自支 占用费 目标管理 弋阳县 承包单位
  • 简介:20123月5-9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了CMIP5(第五阶段全球耦合模式对比计划)研讨会,会议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主持,近170位参与模式对比研究的专家受邀参加(其中中国代表13人),展示了160余篇报告和墙报,并且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研讨。

  • 标签: 夏威夷 美国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对比计划 耦合模式
  • 简介:据防汛部门统计.我市汛期有85%以上的年份防汛工作总有一段紧张时期,因此汛期暴雨历来是我们预报工作的重点,也是主攻的对象.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省台汛期(5—7月)对全省的暴雨分片预报中,对我片所在地新余而言,暴雨预报的概括率(含对我片

  • 标签: 暴雨预报 汛期暴雨 防汛部门 降水预报 省台 偏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