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1月2日至8月2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郑永光研究员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OU)风暴分析和预报中心(CAPS:CenterforAnalysisandPredictionofStorms)开展了合作研究。访问期间郑永光还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环境模拟中心(EMC)集合预报组、风暴预报中心(SPC)、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NS-SL)等单位部分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

  • 标签: 预报试验 美国 试验平台 灾害天气 CENTER 国家气象中心
  • 简介:结合翁牛特旗实际,经过两年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北方旱作农田区保护耕作方式。改革目前传统耕作技术,保水培肥,省工节能,增产增收,促使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综合分析
  • 简介: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中,高山蔬菜、山地瓜果发展,已成为振兴山区经济、农民致富一条路子。海岛具有特殊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开发“一优两高”海岛农业,是一项兴岛、利民发展海岛经济重要措施。海岛生产西瓜,经济效益远低于渔业,所以无人问津栽培,历来靠大陆供应。本试验就是在海岛资源调查基础上,探索海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海岛具有丰富气候资源。引种西瓜,关键是气候是否适应,水土条件是否利于种植?而气候因素中尤以早期台风灾害是栽培成败关键。西瓜试验旨在探索合理栽培季节,趋利避害,争取早播、早熟、早市。本文西瓜种植适应进行分析。

  • 标签: 栽培季节 气候因素 气候资源 种植试验 农业资源 台风灾害
  • 简介:利用IAP9LAGCM模式印度夏季风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基本上模拟出了印度夏季风系统中各风系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模式中非洲大陆地形高度,设计了一组地形敏感性试验,对比了敏感性试验和控制试验结果,分析非洲地形高度印度夏季风影响。结果表明,非洲地形高度升高使得阿拉伯海热带区域、南印度洋副热带区域和非洲大陆东南部在低层分别出现异常反气旋、气旋和反气旋环流,这些异常环流使非洲大陆东岸越赤道气流增强,阿拉伯海热带地区西风气流增强;地形升高也会使印度半岛区域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增强,整层垂直上升速度加强,降水增加,故非洲地形升高最终导致了印度夏季风增强;而非洲地形高度降低,则情况相反,这充分说明了非洲大陆地形是印度夏季风形成关键因子。

  • 标签: 印度夏季风 数值模拟 非洲地形 敏感性试验
  • 简介:利用MM5模式云南两个具有代表强降水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模拟,通过下垫面植被敏感性试验,考察云南气候要素(降水、温度、湿度、风等)下垫面植被状况敏感性,从而达到了解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在云南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中作用与影响,以期提高未来天气、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及其人类社会发展影响预测和评估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植被状况改变云南气候要素值影响非常明显,这种影响一般在近地面至700hPa之间;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锐减,使云南降水范围、降水量、空气湿度急剧减小,温度、风力、蒸发能力、干旱指数迅速增大,加剧了云南干旱化和沙漠化,最终将导致云南天气气候和环境生态系统偏离本来平衡状态和演变过程。但下垫面植被状况改变降水中心、冷(暖)中心、干(湿)中心位置影响不大。

  • 标签: 植被 气候要素 敏感性试验
  • 简介:依托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项目“雷电电子设备破坏效应及其防护试验研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试验室与广州市气象局合作,于2008年进行“广东闪电综合观测试验”中开展了闪电环境下自动气象站电源线和信号线以及埋地电缆感应电压和电流特征观测研究,

  • 标签: 防护工程 破坏效应 电子设备 试验室 电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理论一种新机器学习方法,解决小样本条件下非线性问题非常有效。利用2004~2007年南京站逐日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南京市环境质量监测点逐日污染物浓度资料,使用SVM分类和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南京地区霾日分类预报模型和有霾日14时(北京时间,下同)能见度预报模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南京地区霾日SVM分类预报结果,Ts(Threatscores)评分均在0.4以上;而有霾日14时能见度SVM回归预报结果,按能见度误差范围为±3km算,准确率均达到了86%以上;加入当天08时新资料订正预报模型,其预报结果优于起始预报模型。二者预报结果较为满意,可以给实际业务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支持向量机 回归分析和预测
  • 简介:利用在内蒙古杭锦旗北部进行牧草引种试验数据,结合产量效益分析了4个牧草品种当地土壤与气候条件适应,初步得出适应杭锦旗北部气候、生态条件牧草品种,并通过产量效益分析,确定了适合当地牧草间、混作模式,为当地建立人工饲草基地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牧草 气候适应 引种试验 饲草
  • 简介:目前国内大部分探空站已经启用新一代探空仪——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L波段电子探空仪。新探空仪数据率、测量准确度和可靠都有较大提高。新探空仪使用湿度敏感元件是碳湿敏电阻。我们利用工厂添置能测到-30℃低温高精度湿度校准设备,进行了大量静态测试,进一步验证了碳湿敏元件与老探空仪使用肠衣敏感元件相比,灵敏度高,滞后小,在高空低温期间感应陕,测量准确度有较大提高。

  • 标签: 湿敏元件 L波段 特性试验 湿度敏感元件 电子探空仪 测量准确度
  • 简介:3年棉花栽培试验农业气象概况王玉衡(哲盟气象处)前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给我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出了十分艰巨任务。同时也为我盟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生产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为此盟气象处结合内蒙古气象科研所于1992年批...

  • 标签: 棉花栽培试验 农业气象 棉花产量分析 气象条件
  • 简介:基于蒙特卡罗集合预报方法建立了一个北京地面臭氧集合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排放源、气象场在内154个模式输入和参数进行了扰动,共包含了50个集合成员。利用该集合预报系统模拟了北京奥运会期间一次臭氧过程(2008年8月11日~8月13日),分析了集合预报系统在概率预报,最优集合子集预报以及表征预报可靠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与原确定性预报相比,集合预报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预报信息,通过概率预报可以提供不同事件发生概率,臭氧事件预报准确率更高。采用最优集合子集预报方式时臭氧预报均方根误差比原确定性预报低了10%以上。

  • 标签: 集合预报 臭氧 不确定性 北京奥运会
  • 简介:在对云南2001年5月31日~6月2日强降水过程较为真实模拟基础上,云南特有的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河河谷喇叭口地形结构对此次云南强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都有着不可忽视作用,它不但能改变近地层气流走向,而且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同时,改变云南南部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气流走向和水汽分布也都有影响,但相对而言不如红河河谷作用显著;而降低云南东北部地形,则使云南北部近地层气流辐合线发生变化,它主要对此次云南北部地区降水产生影响,但对该地区水汽输送影响不大。

  • 标签: 低纬高原地形 强降水 数值模拟 对比试验
  • 简介: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分别耦合传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模拟了2001年冬季北京冠层大气动力、热力特征,并和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更能细致描述建筑群城市冠层大气动力、热力作用.由于建筑群动力、热力作用,使北京城区温度升高,风速减小,湍流动能增强,形成了明显增温区、阻风区和湍能增强区,中心均位于城区高大建筑群附近,并向郊区递减.

  • 标签: 城市冠层 动力效应 热力效应 建筑群
  • 简介:华南暴雨试验研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专项华南地区是我国主要暴雨区之一,暴雨导致洪涝灾害造成极大经济损失。70年代末,我国气象工作者开展“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以及近年进行暴雨监测预报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是,要深入揭示其物理机制...

  • 标签: 华南暴雨 试验研究 攀登计划 中尺度诊断 数值模式 外场试验
  • 简介:以丹玉3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春玉米25%、35%、45%、55%、65%、75%、85%和95%共8种供水处理条件下玉米出苗率及玉米根系和叶片水分胁迫响应,旨在探索辽宁春玉米播种和出苗期间水分胁迫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影响,分析不同水分胁迫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玉米出苗率在中度到重度干旱条件下(〈45%),为不能播种指标;在轻度干旱条件下(55%),为非经济播种指标;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65%—75%),为适宜播种指标;在85%左右时也为适宜播种指标;在偏湿条件下(95%),为可播种指标。玉米出苗期间,水分胁迫玉米植株和根系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根系影响比对植株影响更显著。

  • 标签: 辽宁 春玉米 出苗期 水分胁迫 土壤含水量
  • 简介:根据全区单管炮现状、库存高炮零配件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完成了增雨防雹单管炮试验改造工作。(1)改造后单管炮最大射击距离8500m最大射击高度6700m,自动发射机构性能与新炮相同;(2)采用了新喷焊技术,耐磨镍金属比原来更加结实耐用;(3)通过创新试验改造,排除了年久失修、磨损严重单管炮作业时危险,保障了高炮连续发射,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 标签: P482 增雨防雹 高炮 喷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