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3月2—4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lobalClimateObservingSystem,GCOS)“全球气候观测:通往未来之路”会议在荷兰阿姆斯特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发表大会主旨演讲,来自气候系统观测相关领域与组织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全面评估了GCOS计划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作为一个国际协调性的观测系统网络。

  • 标签: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阿姆斯特丹 荷兰 世界气象组织 艺术与科学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两大沙漠,降水对其形成和演变意义重大。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降水融合资料以及2010年8月19日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对比研究了巴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一次典型降水个例。结果表明:(1)巴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其它月份降水量均较少;(2)降水融合资料能够细致地刻画出两大沙漠不同季节日均逐时降水量的变化特征;(3)通过个例分析发现,沙漠周边站点资料无法全面反映整个沙漠的降水情况,而降水融合资料显示的降水过程与NCEP资料的高空形势以及要素场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能够较为细致地反映沙漠降水的全貌。

  • 标签: 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漠 融合降水资料
  • 简介:利用在巴吉林沙漠开展的陆表能量水文过程野外综合试验太阳辐射及降水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试验期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局地大气透明度的因子。结果表明:夏季降水不仅对浮尘天后的大气透明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在完全晴日间的降水也使日平均大气透明度增加约9.0%,进而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产生较大影响,而近地层的蒸散增强导致的空气湿度增加对局地大气透明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在我国西北干旱区沙尘多发地带夏季降水事件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 标签: 沙漠 太阳辐射 透过率 降水
  • 简介:利用观测的海温资料和海平面气压资料,检验了CMIP5(CoupledModelIntercomparisonProject5,CMIP5)多模式对留申低压(AleutianLow,AL)特征指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的模拟能力;从AL周期及变化趋势等方面,分析了CMIP5模式预估的未来AL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MIP5模式及其集合平均能够很好地模拟AL的环流结构,对AL的气候态有着较强的模拟能力,尤其是模式对于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能力直接影响其对于AL的模拟效果。模式的集合平均对变率强度的模拟偏强,且对于变率的模拟效果逊于对气候态的模拟。22个模式中的16个模式能模拟出AL强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对年代际周期有着较好的刻画能力。Historical试验下对于AL的变化趋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对于两种不同排放情景,随着排放的增加,AL更加偏北,强度增强,年际、年代际周期变得更加显著。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模式的集合平均以及多数模式模拟出AL有着向北和增强的趋势。

  • 标签: CMIP5 阿留申低压 气候特征 全球变暖
  • 简介:1概况根据中国气象局和蒙古气象局联合工作组会议纪要关于沙尘暴监测预警合作项目的有关安排,中国气象局将援建蒙古共和国3个沙尘暴监测站(尔拜赫雷、温都尔汗、戈壁一阿尔泰)进行沙尘暴的长期监测,2009年进行尔拜赫雷和温都尔汗2个沙尘暴观测站的建设,建站任务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承担。

  • 标签: 沙尘暴 观测站 都尔 建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