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多年的气象仪器检定工作中发现,玻璃液体温度表出现的最常见的故障就是温度表的液柱中断,它是能够修理或者有可能修复的.由于玻璃液体温度表材料和构造的特殊性,其修复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可导致温度表报废.所以,掌握其修复技术非常重要.下面就长期检定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种温度表液体断柱的修复方法做一介绍,供参考.

  • 标签: 气象仪器 玻璃液体温度表 液柱中断 修复方法 撞击法 手甩法
  • 简介:大气加热率强度与结构是驱动全球大气环流的关键因素,实际加热率分布与云三维结构密切相关。作者使用三维蒙特卡洛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计算了云分辨模式所得3个典型三维云场的加热率廓线及通量;定义了两个参数来同时描述加热率廓线的垂直分布和强度,通过与独立像素近似算法对比,定量统计分析了高分辨率下云三维结构对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分辨率条件下云三维结构对加热率廓线和通量影响十分显著,且不同结构云场所体现的影响各具特点,提出需要考察现有大气模式中云三维结构对当前所用加热率计算方案的订正方向。

  • 标签: 云三维结构 加热率廓线 辐射传输
  • 简介: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从西南地区降水年际变化规律入手,运用统计学方法从时空角度分析了与其相伴随的环流型和非绝热加热的关联。结果表明,当西南地区降水偏多时,东西向异常气旋、反气旋分别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上空以及青藏高原西南侧上空对流层中、高层,西南地区对流层高层被异常偏北风控制,低层被异常偏南风控制,中层伴有较强的异常垂直上升运动,且与异常非绝热加热源区基本重合,而青藏高原西南侧上空对流层中层为异常的垂直下沉运动,且与异常非绝热加热汇区基本重合;反之亦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气候动力学方法揭示了导致西南降水异常的可能物理过程:高原西南侧爬升流的异常垂直运动通过影响南支气流向下游的水汽输送异常,进而导致西南地区非绝热加热异常,最终实现对西南地区降水的调制作用。

  • 标签: 青藏高原 西南地区降水 非绝热加热
  • 简介:由原国家计量总局于1980年颁布的《气象用内标式玻璃温度表检定规程》和《气象用棒状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已施行十年.实践证明,它对统一我国气象用温度表的检定方法,保证量值准确一致起了重要作用.十年来,由于检定工作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特别是1988年国家标准GB8747颁布施行,原规程必须和国标一致,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决定对以

  • 标签: 液体温度表 检定规程 国家技术监督局 检定工作 修订稿 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