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4102接地电阻测试仪是目前防雷检测中的常用仪器,准确的接地电阻测试值的取得是对一项测试的基本要求,而接地电阻值的取得与很多因素有关。本文仅根据4102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列举了接地电阻测试中出现的几种反常原因并作了简要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反常现象的一些对策

  • 标签: 接地电阻 反常原因 对策
  • 简介:针对宁都县近年来稻瘿蚊常有重度发生的情况.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水稻生长季节雨日、雨量明显偏多,有利于稻瘿蚊的重度发生,易造成水稻大减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对策,做到及时预测,及时防治。

  • 标签: 稻瘿蚊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通过分析高度误差形成机理,结合大连探空站2011年7月26日雷达高度误差报警个例,分析高度误差报警机理,总结高度误差原因解决方法。结果表明:产生高度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气压“飞点”引起的误差、距离跟踪不正确引起的误差、雷达旁瓣跟踪引起的误差、频偏引起的增益降低产生的“飞点”、天气因素引起的误差和天线水平引起的误差等。本文从经常性误差报警、偶尔性误差报警和特殊天气引起的误差报警3个方面分析高度误差原因解决方法,以期为高空气象探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L波段雷达 气压高度 球坐标高度 高度误差
  • 简介:合理施用氮肥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氮肥施用中,目前普通存在着施用量过多或过少,施用时间不合理,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米质的改善,而且还污染了环境,降低了氮肥的使用效益。自80年代开始,模拟优化技术引入作物(水稻)生产系统后,已研制出了许多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如“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模式”、“双季稻—冬作高产栽培模式”等。这些模式对水稻的施氮量和施氮方法虽有所改进,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但均为经验模式,未突破传统的施肥概念。近年来,以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施氮技术模拟优化软件MANAGE-N,充分考虑了不同品种(作物参数)、不同气候条件(光、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不同土壤条件(土壤参数)等影响水稻生产发育的各种因素,因而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 标签: 增产效果 原因分析 施氮法 吸氮量 产量构成因素 经济系数
  • 简介:报表预审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负报表预审工作多年,最感头痛的问题是云,减少错误,我的做法是:在纠错当中找窍门,建立三项防错制度。要做好这项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本人担能、天记录错误最多,预审难度最大。为在防错上面做文章。采用三种解难方法,

  • 标签: 预审工作 观测记录 报表 防错
  • 简介:利用近54年三峡库区6个气象站的逐日雾、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的历史资料,对1954年以来三峡库区雾的气候变化特征,尤其是近几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大雾的变化及其产生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954~2007年三峡库区雾日数呈弱的增加趋势,而2000年后库区的雾日明显减少。相对湿度与雾日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相对湿度与气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气温变化影响相对湿度变化,从而影响雾的发生频率是三峡库区雾变化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后,在全球变暖大背景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三峡库区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明显减小,是导致雾日大幅减少的直接影响因素。另外,分析还显示,无论是雾日数还是相对湿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年代际振荡特征,2000年后三峡库区相对湿度减小进而雾日减少正是受到了这种年代际背景的影响。就目前的观测表明,三峡水库蓄水的小气候效应影响小或还没有明确显现。

  • 标签: 长江三峡库区 气候变化 相对湿度
  • 简介:近年来,氢气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由于操作等原因,发生事故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本文从物理学的角度对静电产生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静电对制氢,用氢的威胁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宜,减少或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静电引起的危害。

  • 标签: 静电 氢气 危害 可爆 制氢 用氢
  • 简介:研究了商洛地区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提出小麦三虫三病长期预报方程,对预报方程进行了复相关系数检验,1992年试报效果较好。提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作物病虫 气象因子 预报 防治
  • 简介:根据茶叶的生长特性,从气候学的角度讨论了在金溪县种植茶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高产对策.

  • 标签: 茶叶 气候条件 论证 对策
  • 简介:对玉树地区6个台站1960—1999年的雷暴日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并结合2002—2006年该地区发生的雷电造成的灾害情况分析,初步总结近40年来玉树地区雷暴特征和雷电灾害成因一些防御对策,为玉树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玉树地区 雷暴 灾害 防御
  • 简介:旱涝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影响季节长,受灾程度重,是福建省的主要自然灾害。龙岩市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旱涝灾害发生,因灾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仅1996年“8.8”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8亿元;1962年秋至1963年春的严重干旱,全市受灾面积达89万亩,其中34万亩无法插秧,损失粮食795万公斤。

  • 标签: 旱涝灾害 防御对策 灾害特征 直接经济损失 闽西 发生频率
  • 简介:气象部门开展防雷管理工作已有十几年历史了,前期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支持,靠的只是我们干部的一股热情和闯劲,但这样总让人觉得做起来心里不实在,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杂牌军”的感觉。自从《福建省气象条例》、《气象法》一些相关配套的地方性文件的相继出台,政府和社会终于承认气象部门是防雷工作唯一合法的管理者了。

  • 标签: 防雷工作 县局 气象部门 《气象法》 管理工作 法律依据
  • 简介:海东地区位于青海东北部,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是青海省的主要产粮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特点,使海东地区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极高,危害十分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增长。研究气象灾害的时空规律,客观地制定防御对策,这对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加速脱贫致富

  • 标签: 海东地区 防御对策 农业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出现频率 农村经济
  • 简介:1引言近期,三明市人大和市政府通过调研,拟对市行政审批有关项目进行新的一轮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市气象局雷击风险评估范围过大,要求缩小行政审批范围,并取消防雷设计审核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如是这样,势必影响原有依赖行政审批政策支持的防雷技术服务的项目和范围、影响气象科技服务的收入、影响气象事业的投入等。

  • 标签: 防雷工作 气象局 行政审批 雷击风险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 气象科技服务
  • 简介:阐述了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即: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不足,覆盖面存在明显空隙;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公共基础设施抵御气象风险的现实不相适应:基本公共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存在较多问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相差较大。提出发展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我国气象 服务现状 气象服务
  • 简介:利用驻马店市气象观测站提供的相关气象数据2000—2013年驻马店市逐月观测雷暴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驻马店地区雷暴日活动时间、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驻马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7.6d,雷暴日数呈现出缓慢减少的总趋势,属于中雷区;除了12月和1月份外,一年中驻马店地区都有雷暴天气出现,尤其是3—7月份为雷暴多发月份,占总雷暴日数的89%;夏季出现雷暴天气的概率较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很少出现雷暴天气。

  • 标签: 雷暴 分布 特征 防雷减灾 对策 驻马店
  • 简介:我站在冬季有冻土项目的观测任务。2004年12月31日,最低气温-4.8℃,土壤有冻结,浅层5cm地温低于0.0℃,却测不到冻土。认真查看冻土器管内水量足,无缺水,内管、外管的零线与地面齐平,再看冻土器周边地段的土壤情况,发现冻土器外管周边土壤被马尼拉草根盖住,严重影响土壤温度下降。把草根清除干净,土壤适当松动,次日低温正常测到冻土。

  • 标签: 冻土器 土壤温度 原因 最低气温 马尼拉 外管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全面发展,各种现代化设施特别是弱电设备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普及和应用,而伴随着雷击事故这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三明市的雷击事件就发生了66起,死亡2人,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6.25万元。作为担负着防雷社会管理职能的气象主管机构,能否做好防雷依法行政工作,防雷管理职能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安康,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气象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 标签: 依法行政工作 防雷 直接经济损失 社会管理职能 社会经济 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