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大气化学实验室以及大气本底、酸雨和沙尘暴等观测站网长期工作基础上,作为“大气成分轨道”的主要牵头实施单位,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积极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立足现有、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建设”基本思路,设计建设大气成分研究型业务体系,保证了各项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初步形成了12个研究和业务团队: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与大气光化学、臭氧与辐射、酸雨、边界层、数值同化、大气成分数值模拟、化学输送数值模拟、大气成分气候效应、大气成分反转数值模拟、常规预报要素分析。2005年在研和新获准的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对原有的观测站网和大气化学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增容及整合,重新布设了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按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规划,牵头实施“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4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正式进入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行列;完成了2个拟新建本底站(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论证试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了湖北金沙预选本底站站址,即将启动科学论证工作;开展“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人员培训,大力推进酸雨工作业务化。

  • 标签: 大气成分 服务中心 观测站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大气本底 化学实验室
  • 简介:中国气象局人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和新闻发布会于2004年12月16日在京举行。该中心是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为主体,联合中国气象局多家业务中心共建的科研型业务单位,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副院长张小曳研究员兼任中心主任。该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同时拥有国家级气象科研机构,业务单位和网络化观测体系的集合优势,集科研、业务、服务于一体,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服务中心 大气成分 观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科研机构
  • 简介:以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背景,分析陕西省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大项目集约化技术服务必要性,提出只有提高认识,落实防雷集约化,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才能在改革大潮中具备竞争优势,使防雷事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大项目 防雷 集约化
  • 简介:结合浙江省防雷技术服务发展的现状,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防雷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讨论了建立和完善防雷技术服务回访体系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介绍了防雷技术回访办法的主要措施、内容及试行情况。

  • 标签: 防雷技术服务 回访 思考
  • 简介:本文对2008年陕西省防雷中心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应用问卷调查取样和满意度指数计算分析等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用户对省防雷中心防雷减灾科技服务的满意程度,以此来发现自身不足、了解用户需求,进而制定出适应今后发展的对策,提升防雷减灾服务的综合能力。

  • 标签: 用户满意度调查 防雷减灾 技术服务 陕西省 满意度指数 实证分析
  • 简介:2009年9月24——-25日,第十一届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在贵州省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树立危机意识、把握发展机遇、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次会议是就当前科技科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为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或相关人员提供的交流场所,也成为气象决策部门倾听基层声音的一条途径。

  • 标签: 服务中心 气象科技 主任 危机意识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 简介:众所周知,在目前农业实行联产承包的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有一定难度,而气象部门由于受诸多因素所限,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就更难.但是,我省气象部门近几年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所取得的成果却令人刮目相看.我省气象部门共有147名农业气象科技人

  • 标签: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试验站 营口地区 种子包衣技术 稀植
  • 简介:2005年5月5日,初夏的阳光透过云层,懒洋洋地洒在大街小巷,人们正徜徉在“五一”长假的悠闲里,沉静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尽情地享受着宁静与温馨。下午3时35分左右,一阵突如其来的飑线袭击福州市区。霎时间,天黑地暗,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狂风骤起(据省气象台记录当时瞬间风力超过12级)。福州市区的市政、绿化设施多处受损。省局乌山大院由于地势较高,更是首当其冲,许多树木被吹倒刮断。有的倒在公路上阻断交通;有的压在电缆上,影响了供电、通信系统;

  • 标签: 气象台 抢险救灾 服务中心 共产党员 暴雨 狂风
  • 简介:科学、准确地对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采用剂量一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运用专家评估法,由农业专家估测气象服务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以此为基础分析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实证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种植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而后依次是牧业为4.20%、林业为3.93%、农林牧渔服务业为3.36%和渔业为2.90%。分析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动态变化表明,气象服务效益值随农业产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32%。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9%—5.88%,这一比率远高于全国,也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气象服务 效益评估 农业
  • 简介:农业是国民共济的基础.以农业服务为重点是气象工作的基本方针.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三高”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给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几年来,我们遵循省局提出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五个转变”(即:由部门内部纯业务的封闭半封闭系统转变为与农业不断发展相适应的开放系统;

  • 标签: 气象服务 农业开发 气象工作 农业气象 农业生产 封闭系统
  • 简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与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农业气象问题,因此,中国气象局批准实施了“中国农业气象服务典型案例总结”业务建设项目,旨在系统收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农业气象服务的典型案例,总结农业气象服务的经验和不足,探求可拓展的农业气象服务新领域,

  • 标签: 农业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局 典型案例 极端气候事件 农业产业结构 气候变化
  • 简介:设施农业因其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与传统农业相比,虽然设施农业受外界气象变化的影响有所降低,但却无法完全摆脱各类气象灾害的影响与制约。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气象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气象部门开展为设施农业服务非常必要。气象服务设施农业必须从监测、预报、服务着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效益。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工作只有不断走向专业化、精细化、设施农业发展才具有更为可靠的气象保障。

  • 标签: 设施农业 气象灾害 服务 对策
  • 简介:农业气象科技是“兴农”工作的主要组成部份。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尽快适应新形势,开辟农业气象服务新领域,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 标签: 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结构调整 国际竞争力 气象科技 农业生产 农业增效
  • 简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今年一月十七日视察中国气象局时指示:“气象科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气象工作要坚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特别要把为农业服务放在首位”这是党和国家对气象科技的作用、地位的高度评价,也是为气象服务工作再次指明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指示,在“九五”期间,把我省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上新的台阶.1“九五”期间气象为农业服务任重道远,大有可为1.1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5年、15年我国国民

  • 标签: 农业服务 气候资源 农业上台阶 气象部门 气象科技 开发利用
  • 简介:气象为农业服务,建设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主要借助于气象警报系统的建设.通过气象警报系统可以向社会、农村辐射气象预报、天气警报、农业科学技术及社会广泛需要的各种信息.目前气象警报网在吉安地区各县市普遍建成,并取得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渠

  • 标签: 警报系统 农业服务 天气警报 农业科学 春播期 网主
  • 简介:为了使许多不同的、分散的情报服务经验得到集中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以利于服务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完善以及服务资料管理的科学化,我们在IBM-PC微机上使用中文高级BASIC语言,研制了“农业气象情报服务材料编写模拟系统”(简称AMIES)。通过运行AMIES,系统将利用所具备的情报服务知识,迅速输出一份根据当前因子信息“编写”的相应服务项目的服务材料。

  • 标签: 农业气象情报 情报服务 子目标 模拟系统 资料管理 规则库
  • 简介:近年来,我台端正业务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新时期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方向、任务,把为农业服务,为当地党政领导指挥生产、防灾救灾服务放在工作的首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早稻播种期天气预报,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一仗.每年早稻播种期间,我区易受低温、阴雨、冰雹、暴雨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为了做好早稻春播预报,我们每

  • 标签: 播种期间 农业服务 农业发展 灾害性天气 当地党政 防灾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