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祁连县托勒、野牛沟、祁连三站1959—2008年历年逐月、逐日降水量和蒸发量及0.1-25mm各等级降水日数,用气候诊断方法,对统计量的平均值和年代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水分资源时空的变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祁连县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分布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的趋势。②祁连县各季除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其余季节都呈上升趋势,夏季降水最多,冬季最少,秋雨多于春雨。⑧祁连县三站≥0.1~≥25.0mm不同等级夜雨率总体呈逐步增大的趋势,托勒和祁连≥0.1~≥25.0mm夜雨率较野牛沟大,≥0.1mm夜雨率各季呈现冬季大于春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的情况。(多蒸发量,祁连大于托勒大于野牛沟。年内蒸发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月份和1月份.

  • 标签: 祁连县 水分资源 时空分布 夜雨率
  • 简介:1试验示范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试验示范区位于准格尔旗东北部,东靠黄河边缘,地处39°50′N,111°10′E附近,属山地地形,多丘陵、沟壑,国家重点能源基地之一——准格尔煤田就在该地境内。该地区年平均气温6.5~7.0℃,年平均降水量380mm左右,...

  • 标签: 农业气象 畜牧业气象 气候资源 水分资源 光能资源 秸杆资源
  • 简介:结合黄南州矿山及牙同公路修建炸药雷管库实际防雷施工个例,通过介绍仓库防雷、探讨了炸药雷管仓库的防雷设计和防静电措施。

  • 标签: 炸药 雷管 仓库 防雷分类 直击雷 静电
  • 简介:鄂尔多斯市地处37°35′24″~40°51′40″N,106°42′40″~111°27′20″E之间,属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温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日照充足,气温日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干旱、冰雹、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是制约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

  • 标签: 鄂尔多斯市 农牧业生产 气候条件 干旱半干旱 国民经济发展 气象灾害
  • 简介:由于高电阻率的土壤特性,山地民爆小型仓库防雷接地装置的设计与施工一直是难点之一。本文提出了山地民爆小型仓库多支避雷针可以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利用仓库的基础接地体作为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及其接地电阻值可适当增大的观点,并分析了其安全性、科学性及合理性。另外,还提出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用砼接地体降低接地电阻值的设计思路,该方法具有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防水土流失、降阻性能稳定、减少污染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山地 民爆仓库 接地装置 砼接地体 探讨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实时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卫星雷达和自动站监测资料,对0608超强小型台风桑美的特征和强度突变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小型台风的特征和强度突变的原因和诊断思路。分析结果表明:小型台风在高度场和气压场分析中容易被忽视,但涡度场分析对小型台风强度突变有指示意义,正涡度平流、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有利热力及水汽条件有利于桑美强度发生突变。

  • 标签: 桑美特征 台风强度突变 诊断分析
  • 简介:内蒙古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气象服务“三农三牧”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的调研工作为基础,总结了2010年以来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 标签: 灾害 防御 服务 报告
  • 简介:2011年6月23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了有关"中国的减排目标以及国际谈判战略"的小型研讨会。会议邀请美国东西方中心资深研究员张中祥博士作主题报告。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任国玉研究员主持了研讨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罗云峰博士介绍了会议背景以及主题报告人的主要学术背景。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 主题报告 开放实验室 国际谈判 研究员
  • 简介:文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并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对策将促进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 简介:乡镇加密气象站是气象信息探测的精细化要求,也是气象服务的需求,特别是贵州喀斯特山区特殊地形更是不可忽视,因此,无论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系统建设的需要,还是本地区气象服务的需求,都应加大对乡镇加密气象站的建设和管理,而且应以自动站为主,人工站为辅。通过对加密区域气象站运行现状、资料应用服务效果等分析,提出了对策。

  • 标签: 气象监测 业务能力 中小尺度 气象服务 喀斯特山区 气象站
  • 简介:文章重点介绍赤峰市局第三次农牧业气候区划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供正在开展或尚未进行第三次"区划"的盟市及旗县参考.

  • 标签: 图层 技术问题 赤峰市 农牧业气候区划
  • 简介:黄南州防护雷电中心在对隆务河流域13座小型水力发电站进行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时发现,大多数水电站存在一定的防雷安全隐患,其中郭么日电站和奴合加电站分别在2003年和2009年发生了两起雷灾事故。针对这些水电站普遍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和对两起事故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系统解决这些水电站防雷安全隐患对策和防护措施。

  • 标签: 小型水电站 防雷保护 对策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贵德县34所中小学校舍校址的鉴定案例,提出如何做好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措施。

  • 标签: 学校 防雷 安全
  • 简介:1前言自2002年始大多数台站蒸发量由小型蒸发器观测值改用E601型蒸发器观测值,两者观测数据差值较大,不具有可比性,使得前后数据不连续(见图1)。当政府和客户需要提供情报服务时,所提供的数据不能反映前后连续的蒸发情况,容易造成误导。本文利用平行观测资料,对E601型蒸发量与小型蒸发量的折算率进行分析,以便于导出具有比较性的蒸发序列。

  • 标签: 小型蒸发器 观测资料 折算 蒸发量 观测数据 情报服务
  • 简介:本文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06年5B8日发生在闽北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高低空环流作用下,江淮流域的MCC东移加上高空弱冷空气的南下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强的垂直风切变、低层的低空急流辐合、近地层的暖式切变和地面的低压环流引起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这次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同时通过对卫星云图扣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认为这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具有中气旋特征的超级单体风暴造成。

  • 标签: 冰雹 T-LogP图 MβCS 中气旋 超级单体风暴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于东西湖区这样一个拥有保税物流中心和国家级高科技开发园区以及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区而言,管理好不断涌入的大量小型化工厂雷电防护设施,显得尤为迫切.如果雷电防护安全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将有可能造成重大雷电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威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对于化工厂特别是小型化工厂雷灾隐患的消除,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小型化工厂 雷电防护现状 管理方法.
  • 简介:利用高空、地面、物理量、FY-2E及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15年3月31日格尔木地区巴尔喀什湖冷槽型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特强沙尘暴的触发系统主要是冷锋过境,而冷湖中尺度低压系统则起到了激发和加强作用。

  • 标签: 沙尘暴 中小尺度分析
  • 简介:将GIS技术与中小区域泥石流短临预报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中小区域短临泥石流滚动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凉山州泥石流无缝隙的滚动预报,预报间隔为1h,预报时效为3h。模拟预报结果表明:系统可应用于预报业务。

  • 标签: 中小区域 泥石流 预报系统 研制
  • 简介:基于1981~2012年宜昌站日均流量、长江上游287个气象站逐日雨量及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长江上游中小洪水过程128例,分析其洪水、致洪降雨月分布特征,并研究其天气成因。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中小洪水多发于7~9月,且过程持续时间6~9月呈逐渐变长趋势,其中过程洪量7月最大,洪峰流量及次洪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6月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及南亚高压偏东偏南,贝加尔湖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急流在重庆—宜昌、乌江汇合,造成降水各子流域分布不均,中心位置偏东,强降水日数少但强度较大;7月副高及南亚高压西伸北抬,中高纬地区多短波槽活动,西南气流强盛,辐合区范围大,造成降水范围广且分布均匀,强降水日数多;8月副高进一步西伸北抬,中高纬环流平直,辐合中心位于长江上游流域西北部,配合高热高湿的环境场,造成降水分布不均匀且局地性强,中心位于岷沱江,过程面雨量大;9月以后,副高继续西伸,南亚高压南压东移,受深厚东北槽影响,地面冷空气活跃,西南暖湿气流减弱,降水中心位于岷沱江、嘉陵江,强度减弱,过程面雨量小。

  • 标签: 中小洪水 次洪量 面雨量 天气成因
  • 简介:本文通过对罗源县63所中小学188座校舍防雷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罗源县中小学校舍防雷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罗源县雷暴特点和全县中小学雷灾统计情况,从雷电防御技术和雷电综合管理两方面提出防御措施和对策。

  • 标签: 中小学 校舍 防雷现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