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武安燕山西部铁矿的地质环境条件、矿山环境问题、治理原则及主要治理恢复措施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矿区治理后发展可循环经济情况进行了介绍。矿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废弃矿山 地质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自去年我市实施“百矿复绿”工程以来,矿山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矿业”新局面。今年该局又进一步推进“百矿复绿”工程,努力打造“绿色秦皇岛”。

  • 标签: 工程 复绿 秦皇岛市 矿产资源开发 绿化工作 绿色矿业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水利、交通、能源等一大批国家重大基础建设的实施,对土地的需求迅速增长,人多地少的国情又决定了必须保护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生态退耕进一步加剧了“吃饭”与“建设”的两难局面,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 标签: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用地 集约 基础建设 保护耕地 西部大开发
  • 简介:为了加强对开发区的用地管理,2003年6月承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承德国土资源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隶属承德国土资源局。经过筹备于同年10月15日挂牌正式开展业务工作。近一年来,在市局党组和开发区工、管两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分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有关入区企业的好评。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土地管理 集约用地 土地市场
  • 简介:当今人类社会经济80%的活动都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测绘,特别是现代化测绘,通过高科技手段和海量的基础地理信息,广泛服务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正如江泽民同志早已讲过的“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 标签: 山西 测绘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服务内容 市场需求
  • 简介:一、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特别是在人口不断膨胀,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更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4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为18.37亿亩,十年间耕地净减少1.14亿亩,人均耕地从1.59亩降为1.41亩。土地沙化、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 标签: 土地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耕地面积 国土资源部
  • 简介:1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挑战1.1优势与潜力1.1.1区位优势明显河北海洋具有毗邻京津、面向华北和西北主要能源基地的独特区位条件,这种区位优势在促进河北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以秦皇岛为核心地带的全省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生态保护 河北省 区位优势 滨海旅游业 区位条件
  • 简介:有人说,水为城之魂,路为城之脉,而滦河迂安生态防洪工程兼而据之——该市于2003年4月份开工建设的滦河迂安生态防洪工程集防洪、生态、城市建设三大效益于一体,其整体效益日益凸现。

  • 标签: 防洪工程 生态 滦河 迁安市 纪实 2003年
  • 简介: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成果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修正模型,以都江堰为示范区,运用地理格网法、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都江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都江堰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86.95亿元,呈高值聚集分布格局;人均生态服务价值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约为1∶3,说明生态系统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不容忽视。

  • 标签: 地理国情普查 都江堰市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当量因子 价值评估
  • 简介:以平顶山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在GIS和RS技术支撑下定量分析土地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个因素层12个因子层构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在ENVI4.5支持下对平顶山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林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多因子图层,在ArcGIS10.0支持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度等地形因子。最后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模块对相关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为:平顶山最适宜用地占29.01%,较适宜用地占13.53%,基本适宜用地占14.71%,不适宜用地占16.05%,不可用地占26.70%。最后,结合评价结果,针对平顶山建设用地的特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 指标评价体系
  • 简介: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国务院做出的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三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区、)党委政府支持下,在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共同努力下,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展顺利,第一阶段成效显著,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勘查开发 矿产 保障能力 能源资源 政府支持
  • 简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审计,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客观、科学、准确地进行生态审计,需从客观的地理国情出发,实现对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等的动态监测和客观评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效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

  • 标签: 地理国情监测 生态文明 生态审计 测绘
  • 简介:第一,紧紧围绕四项重点经济工作,全力提供资源保障。研究制定了支持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了朔黄铁路二期工程、青银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以及石家庄滹沱河改造、信息产业园、保定汽车生产基地、邯郸纵横集团等一大批建设项目用地。完成了河北省矿产资源可供性论证,会同省发改委编制了《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599家国有企业办理了土地资产处置手续,涉及资产量90多亿元。

  • 标签: 经济建设 资源保障 矿产资源 建设项目用地 土地资产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4个方面构建成都市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市2008-2012年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分析,科学合理地反映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成都市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