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球状星团M3的两组不同的绝对自行值,其中有一组为基于Hpaarcos星表参考是生的新绝对自行值,推导出M3于银心坐标系的空间位置速度,并利用DaupholeColin的银河系质量分布模型,计算了M3的轨道,考察了绝对自行的取值不同对轨道计算结果的影响。

  • 标签: 银河系 球状星团 绝对自行 轨道 银心坐标系 空间位置
  • 简介: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帮助下,设计并优化了一种用于被动型氢钟的新型电极式微波腔,具有腔Q值高、微波场分布优越、结构简单实用、腔频调节方便、结构强度大等优点,可用于高性能被动氢钟的研制。

  • 标签: 被动氢钟 电极 微波腔 计算机仿真 腔Q值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太阳风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的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啨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一阶二阶解7颗小行星轨道根数的长期周期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近点辐角的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均起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大于质量吸积的作用,故总的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近点辐角的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太阳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的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e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一阶二阶解7颗小行星轨根数的长期周期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近点辐角的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起到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不大于质量吸积的作用,故总的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近点辐角的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吸积作用
  • 简介:用1984-1999年期间的地极坐标序列两个大气角动量序列。分析了不同Chandler周期品质因子Q的取值Chandler摆动周期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与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相干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handler周期品质因子Q的取值观测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与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分析Chandler摆动的观测激发与地球物理激发的关系时,不能仅以观测激发与某个地球物理激发序列(如大气激发)的更好逼近来选择Chandler摆动的最佳周期,因为Chandler摆动是多种地球物理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Chandler摆动周期 大气激发 地极移动 激发机制 品质因子
  • 简介:CliffordM.Will提出,通过观测以很短周期(ο(0.1)a)围绕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旋转的一组恒星的轨道进动,在未来的1μas甚至0.1μas的观测精度下(从地球),能够测量中央黑洞的自旋质量四极矩,从而能够检验广义相对论中的黑洞无毛定理。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在星系中央存在一个围绕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恒星密度极高区域。这导致观测目标星的轨道运动会不可避免地被其他星体的引力摄动影响。基于一个包含了一阶、二阶后牛顿效应,参考架拖曳效应以及黑洞的质量多极矩的完全的N体数值模拟,本文研究了N体引力相互作用相对论进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只要在1ms差距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恒星,那么恒星轨道运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混沌。这种混沌现象引起的摄动将导致目标星体的轨道进动变得完全没有规则,进而导致利用轨道进动验证相对论在这样的N体相互作用下很难实现。

  • 标签: 黑洞物理 星系中心 混沌 相对论
  • 简介:以地球极长期漂移的观测值为约束,基于地球上8个冰盖的参数,调整并得到南极冰盖的地面质心位置可能不在南极点,而是位于余纬168°~170°、东经78°~82°附近。表明南极冰盖参数的改变极长期漂移方向的影响是灵敏的,冰期后地壳反弹引起的地球自转主惯性张量有约1.4%的相对影响。采用全球冰盖参数修正的南极冰盖参数估计得到极长期漂移的方向为西经78°.3,比作者等人2001年得到的理论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4°.8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于实测。估计表明,地球上其它29个小冰盖的冰融事件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对地球极的长期漂移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综合影响在目前的天文观测精度下仍可以忽略。

  • 标签: 冰盖 地球平极 地极 地壳 自转
  • 简介:文章详细介绍了VLBI电缆延迟测量的改进设计,针对在电缆延迟校正器研制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反射调制、电缆测量相位比较模块,并作了详细的推导分析。在校正器设计中还增加了数据自动采集模块,将计数、串口通信、实时控制功能集成到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芯片,提高了延迟校正器的使用灵活性,使数据采集实现完全自动化,降低了研制成本。

  • 标签: VLBI电缆延迟测量 相位变化 反射调制
  • 简介:本文内容是前一文提出正确的变质量体的运动方程及修正谬误的运动方程的一个严格证明。证明过程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式方法。这样,就可使前文更具有完整性。

  • 标签: 天体力学 三体问题 变质量体 运动方程
  • 简介:本文讨论了GPS相对定位中基准站的作用。通过实测资料的解算表明,在区域网的GPS相对定位解算中,为了克服参数之间的强相关性,得到非奇异解,应该固定基准站的坐标或给于它强的先验限制。本文也分析了基准站坐标偏差基线的长度的影响。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天文地球动力学 GPS 基准站 定位精度
  • 简介:DE200/LE200DE245/LE245都是行星月球的精密历表。DE200/LE200已在很多领域(例如SLRGPS)中得到了广泛应用,DE245/LE245却是刚发表不久的新历表。DE245/LE245中增加了DE200/LE200中没有同时提供的月亮天平动。本文主要比较DE245/LE245DE200/LE200的差别对月球探测器着月点位置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如果要使着月点位置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采用DE245/LE245历表比DE200/LE200历表更好。

  • 标签: 行星星历表 月球运动 月球探测器 登月轨道 飞行轨道
  • 简介:通过佘山站模拟式微波辐射计的改进,摒弃了传统的绘图仪,提高了数字化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成本。系统设计以ARM核微控制器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核心,外接存储器其他外围电路,很好地实现了数字自动零点补偿和数据采集功能,使得硬件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功能更多、可扩展性更强。

  • 标签: ARM FPGA 零点补偿 数据采集
  • 简介:主要介绍上海天文台利用FPGA技术研制高精度数字分频钟的设计工作。采用FPGA技术实现了诸如数码管的控制、按键的处理、高精度秒信号的产生以及与外秒间同步等设计所需功能。设计电路大大简化,使得功能更加可靠,性能更加稳定。

  • 标签: FPGA 高精度 数字分频
  • 简介:氢脉泽是现代一种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标准,在基础理论、导航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型、易搬运、高性能氢原子钟的研制势在必行。介绍了一种主动型双真空氢原子钟的小型化设计,并将其与传统型氢原子钟设计进行了比较。

  • 标签: 主动型氢脉泽 小型化 双真空
  • 简介:由理论计算统计分析估计了佘山40厘米天体测量照相望远镜不同天顶距带内的光谱型差。研究了星等差与观测残差的关系。发现光谱型差星等差射电星的光学定位的影响不明显,在归算处理时可以忽略。

  • 标签: 天文望远镜 光谱型差 星等差 射电星 光学定位 射电望远镜
  • 简介:在建的上海65m射电望远镜计划进行L到Q等8个波段的观测,其中K波段(18~26.5GHz)观测带宽达8.5GHz,为了实现宽带微波信号从天线接收机到终端控制室近500m距离的高质量传输,采用1~12GHz的宽带微波信号光纤传输链路。在介绍光纤传输链路的构成总体性能参数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光纤的衰减色散特性,阐述了宽带微波信号光纤传输链路的设计方案,并与电缆传输链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光纤传输链路的优势方案的可行性。

  • 标签: 宽带微波信号 光纤 光纤传输链路 噪声系数
  • 简介:给出的卫星激光测距的二轴系统实现了通过软件控制望远镜coude光路调整、接收系统SPADAPD的自动切换、视场光阑大小的自动调节、以及发射光束指向的精确控制。该系统是基于MPC07运动控制卡,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实时控制,旨在实现不同功能的调节,提高卫星激光测距的自动化程度。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技术指标及软件工作方式。

  • 标签: 激光测距 MPC07SP运动控制卡 二轴控制 VISUAL basic coude光路
  • 简介:为满足天马望远镜Q波段(35-50GHz)双波束致冷接收机的需求,介绍了一种Q波段宽带圆极化器的设计。圆极化器采用90°移相器与正交模式转换器组合的方式,其中,90°移相器利用双壁波纹移相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工作带宽内可以达到90°±3°;正交模式转换器采用十字转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各端口反射系数好于-25dB,输出端口隔离度好于-60dB。文章还给出了实际加工90°移相器与正交模式转换器具有指导意义的容差分析,并且给出了90°移相器与正交模式转换器组合的仿真结果。组合而成的圆极化器性能满足天马望远镜Q波段致冷接收机的设计指标:端口反射系数好于-20dB,输出端口隔离度好于-32dB。

  • 标签: 圆极化器 90°移相器 正交模式转换器
  • 简介:下一代候选超宽带馈源进行了分析对比,并设计了一种圆形四脊张角喇叭,该喇叭在7:1的频带范围内在波瓣图相位角0°45°所对应的E面D面取得了近乎常数的波束带宽,并且在2-14GHz频段范围内回波损耗均在10dB以上。最后圆形四脊张角喇叭的增益性能和波束带宽特性进行了探索研究。该喇叭的研究中国VLBI2010的超宽带接收系统的设计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射电望远镜 超宽带馈源 四脊张角喇叭 增益 波束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