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视法和综合法的GPS时间比对得到的两地协调世界时的时间同步精度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都有实用价值。严格视的GPS时间同步精度为5~10ns,不严格视的GPS时间同步精度为10~20ns,综合的GPS时间同步精度为6~12ns。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GPS) 时间比对 时间同步
  • 简介: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急剧增加,同步轨道资源已变得十分稀缺。为此人们采用了多星位技术,来充分挖掘同步轨道资源。多星位中,由于卫星存在位置漂移的情况,安全问题成为维护卫星正常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考虑到同步卫星的轨道特性,常采用三程测距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测轨,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测轨弧段。连线干涉测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差分相位时延,这对卫星在垂直视线方向上构成了很强的约束。给出了连线干涉测量系统设计及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特性、测量数据精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连线干涉 多星共位 同波束测量 差分相位时延
  • 简介:一米级天文望远镜主镜常采用18底支承设计,以降低主镜面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误差。为了确保镜面变形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必须要设计出最佳的支承位置。综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提供的零阶、一阶、随机搜索等优化工具对支承位置进行优化分析,可以找到最佳设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优化方法。

  • 标签: 一米望远镜主镜 底支承位置 有限元分析 ANSYS优化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面附近的一个HⅡ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Ⅱ区辐射中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国外台站的2695MHz、4750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a)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1-3)×10^2cm^-3间,此外通过对G18.2-0.3复合子源IRAS资料的分析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该HⅡ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理、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500μ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2×10^4-10^5L⊙间。它表明与G18.2-0.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Ⅱ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一堆积”形成模式的合理性。

  • 标签: 银道面 VLBI观测 红外辐射 射电连续谱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HⅡ区复合体
  • 简介:根据北斗二代导航系统扩频信号结构及其性质,研究和仿真了B1频I支路导航信号的捕获算法,设计了滑动相关器来实现相关,并使用匹配滤波法剥离导航电文上调制的Neumann-Hoffman码。最后对捕获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该算法对接收信号的载波多普勒频移和初始码相位进行粗估计,为导航数据的解调、用户接收机的定位创造了必要条件。

  • 标签: BDS 捕获 多普勒频移 相关 匹配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