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2015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常规观测、系统升级改造及科研实验情况。激光观测数据质量已成为国际激光测距台站关注的重要问题。2015年度对上海天文台激光测距系统的接收系统、控制系统和地靶校准系统等进行了改进,使观测数据质量明显提高,数据稳定性达到国际标准;为提升激光测距能力,开展了效率更高、噪声极低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nanowiresinglephotondetector,SNSPDl测距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SNSPD技术成功实现最远20000km卫星测量试验,为实现远距离、小尺寸空间目标的激光测距突破提供了途径:针对白天激光测距望远镜精确指向的关键问题,研究了恒星与大气散射光谱曲线的峰值差异性,并应用短波截止滤光技术,实现了对星等小于3mag的恒星的白天监视,使望远镜白天指向误差均方根优于10”。该研究成果己应用于本站白天卫星激光测距,尤其是高轨卫星激光测距,并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系统改造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白天恒星观测 观测报告
  • 简介:上海天文台1.56米望远镜的#1CCD照相机,在2002年安装时一切正常。之后的十多年间,CCD芯片没变,但控制系统几经维修,其测光性能也几度变化。2004年开始,I波段测光性能发生奇怪退变,CCD上若干小区域的灵敏度下降约3%,并且呈现小的非线性(平场改正无效)。但此现象仅限于I波段,亦即仅涉及近红外光,B,V,R波段均未发现异常。大约在2009-2011年所拍摄的CCD资料,其测光结果呈现严重非线性。何时发生此类严重非线性现象,需要对拍摄的所有CCD资料检测才能确定。2013年对控制系统进行维修后,测光性能基本恢复正常。1.56米望远镜曾经是中国国家天文光学开放实验室的一部分。现在该望远镜的所有观测数据已进入中国虚拟天文台,按有关规定,其所有的CCD天文观测资料对整个天文界开放使用。未来潜在用户需要注意其性能变化,以免被误导。

  • 标签: CCD 测光 非线性